64排CT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64排 CT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赖丙林 罗文圣 曾忠杰 彭吉东

赣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CT影像进行放射性肺损伤定量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与我院进行胸部放疗的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将患者接受放疗后的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改变最严重时的随访CT图像融合到定位CT图像中,准确的勾画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改变范围(VRL),结合患者的实际CT图像和治疗方法,获取双肺体积(V双肺)和不同剂量区间的VRL、V双肺,而后分别将各个参数带入至VRL/V双肺、VRL(不同剂量区间)/VRL、VRL(不同剂量区间)/V双肺、VRL(不同剂量区域)/V双肺共4项比值,得出定量表示放射性肺损伤程度的多组比值数据,分析不同指标与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之间的关系,准确的找出放射性肺损伤高于2级的具体指标。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程度高于二级,三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人数有4例。结论:经过分析后发现CT影像学的改变范围可以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定量分级,VRL(10~40Gy)/V双肺是分析的最佳指标。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CT;影像学;定量分析;

对于放射性肺损伤来说,该疾病是胸部肿瘤患者在经过放疗后非常常发的一种并发症,大约有7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进行胸部放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在临床中其也被称作为放射性肺损伤,在这70%以上的肺癌患者中,有大约20%~30%的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1]。而对于一部分临床症状严重者,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呼吸困难,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中必须要快速识别放射性肺损伤,并且准确的判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目前,针对放射性肺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主要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以及西南肿瘤协作组等不同的分级标准,但是这每一种标准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而且对医生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依赖性,这样一来,就导致同一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的评价结果不同,最终影响到后续的治疗结果[2]。为此,本文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与我院进行胸部放疗的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寻找一种更为客观的判断标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与我院进行胸部放疗的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成者,其中包括放疗前初步定位CT图像和放疗结束后至少6个月的随访胸部CT图像;(2)随访CT图像和定位CT图像未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或肺集体改变,比如大量胸腔积液消失、出现大量胸腔积液或肺液复张、不开等。

排除标准:患者随访CT中出现异常影像学表现,但经过后续检查后发现为肿瘤进展或伴发感染者。

1.2方法

1.2.1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分级

通过调查患者住院病历记录、门诊记录或采用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与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病情相关的治疗情况和症状情况。分别在纵隔窗和肺窗,观察随访CT图像,而后与患者放疗前的定位CT图像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够辨别随访CT图像中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改变范围。根据收集到的患者信息,由经验丰富的2~3名医师采用CTCAE5.0版本对患者的放射性损伤进行临床分级,并将其作为定量分级的参考标准。

1.2.2放射性肺损伤的范围量化

采用MIM6.5版软件具有的图像融合功能,将患者结束放疗后,在接受6个月随访内出现的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改变范围最大时的随访CT图像融合到包含治疗计划的定位CT图像中。如果自动融合的效果不理想,则可以采用边框配准的方式加以调整,也可以进行手动调整。完成图像配准后,在随访CT图像的肺窗中,逐层手动勾画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的改变范围,最后根据治疗计划就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

1.2.3放射性肺损伤的程度量化

获取定位CT图像中原始勾画的双肺体积,根据治疗计划获取双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而后采用比值关系,对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加以量化,最后量化不同患者的具体放射性肺损伤程度。

1.3统计学意义

采用 SPSS 23. 0 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 % ) 表 示,采 用 χ2检 验。检验水准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研究,如何计算得出,在5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程度高于二级,三级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人数有4例。VRL/V双肺指标的AUC值在0.661~0.737间,比较有差异(P<0.05);VRL(不同剂量区间)/V双肺(相应剂量区间)

指标的AUC值在0.735~0.811间,比较有差异(P<0.05);VRL(不同剂量区间)/V双肺)指标的AUC值在0.588~0.821,在这其中,VRL(0~10Gy)/V双肺指标的AUC值是0.588,其余指标的AUC值均高于0.739,比较有差异(P<0.05)。

3.讨论

放射性肺损伤不仅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但是在以往的有关于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其发生因素加以分析,缺少对放射性肺损伤诊断与分级的研究的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证实,准确的判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并加以有效的处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不良事件[3]

在如今的放射性肺损伤定量分级中主要采用CTCAE5.0与RTOG标准进行分级,前者能够多各种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评估,针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评估中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干预措施以及活动状态等。但是,因为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患者出现气短、咳嗽等症状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疾病所引发,从而对最终的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后者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往往重点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当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时,采用该标准则很能进行准确的界定。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放射性肺损伤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的损伤程度,得出了放射性肺损伤定量分级的最佳标准,经过结果表明,VRL(10~40Gy)/V双肺是分析的最佳指标,可以将此作为放射性肺损伤定量诊断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安妮,孙晶晶,胡鈱琪.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21,27(03):236-240.

[2]刘学武,刘敏,姜忠于,等.食管癌患者血清TAP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12):1084-1087+1094.

[3]许群英,蒙以良,黄升武.Ⅲ/Ⅳ期非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分析[J].癌症进展,2019,17(21):2520-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