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

冯露

身份证号码: 43068219930306****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但高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企业管理问题,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严重阻碍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相应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变化、工程成本增加、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均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出现相应的财务风险,而如何应对相应的财务风险,则成为企业管理者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对财务风险做好相应的衡量以及防范措施,才能保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进而在建筑行业内走的更远。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引言

建筑企业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将涉及多种多样项目资金的支出,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其整体的经济运转效率水平,就需要针对其中的财务风险进行把控,促使建筑企业的资金能够在有效规划的过程中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切实针对每一环节的开展过程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进而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1财务风险管控的价值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而言,其主要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环节,由于工程项目的多样化特点,例如成本投入规模大、资金需求高、回款周期长等,使企业在筹资、投资以及运营等方面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能够使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控机制更为完善,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并且,还会优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更好的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将财务风险管控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手段,降低财务风险。

2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2.1现金流和项目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资金周转不灵、项目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招报标、采购、库存管理不合理,导致资金超支或资金沉淀情况,同时在资金资源尚未得到最优配置的过程中将难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管控;二是部分企业未从根本上落实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尚未将财务风险管控落实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中,期间忽视对员工、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的全方位监管,由此将使得各项项目无法合理调配资金,进而增加引发财务风险的概率。

2.2财务预算与成本管控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建筑施工类企业特殊的结算模式使得这类企业往往需要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垫付大量资金,所垫付资金需要等待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后才能收回。这就使得项目成本控制成为建筑施工类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要点。在财务预算及成本管控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对市场、工期及潜在财务风险的预判分析能力对企业运营及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一旦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对项目本身了解程度不够全面、深入,不能全面地考虑运营、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人员、设备等资金往来,将会导致建筑施工类企业在企业日常运营及项目施工过程中无法良好、有效地把控资金流动。这可能导致建筑施工类企业在运营、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增加,实际成本管控过程与财务预算间存在较大偏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频繁调整预算及成本管控,从而导致财务管理部门难以实现对施工全过程财务往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追踪和评估分析,甚至导致建设项目施工周期延长,从而影响项目的竣工验收,使企业垫付的资金不能按时回收。

3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

3.1注重投标规划,拓宽融资渠道

建筑行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通过投标或议标等方式才能承建相应项目。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投标难度也在逐步上升。但在工程前期投标过程中,切忌盲目投标、过度经营,导致财务风险加大。在整体招标过程中,必须有相关财务部门参与,对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估,对招标单位的信誉、经营、资金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避免与缺乏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对工程资金的垫资、支付、回款方式进行充分了解,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压力。在工程项目开展之前,需结合相应情况对资金进行相应筹划,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除需进行银行贷款之外,可以适当的筹集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行融资增加其的流动资金,将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多种融资渠道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正常施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3.2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提升合同履约能力

首先,做好合同履约管理工作,细致分析合同履约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签订施工合同后,需要组织管理人员组建成项目管理架构,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进度,依据施工合同履约条款开展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安排生产施工,对合同履约风险进行防控,并且,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强化成本核算以及风险识别,对合同履约时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点进行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防止合同履约环节财务风险的出现。其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组建风险控制办公室。立足风险防控视角下,对内控制度进行及时调整,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通过风控办公室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使企业风险识别及分析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3.3优化财务管理,着力建设健全、高效、稳定的财务管理体系

从企业管理的财务职能看,财务管理的根本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治理结构,来适应公司的投资体制和产业架构,保证投资安全和资本增值;第二,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财务内控机制,来保证公司上下级之间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和财务信息的及时、完整、准确和预见性。不同的企业组织模式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两个问题。企业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政策,依照行业准则及标准。其次应当赋予财务部门更明确、更严格的管理职责。最后也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实施,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4增强企业运营效能,降低运营风险

为防止运行风险出现,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财务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基于资金收支主线下,确保资金安全,使资金利用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对于多年未变的债券债务,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加大债权催收力度,减少烂账、坏账问题的出现;第二,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筹资能力,将重点放在企业信用评级提升上,尽可能减少债务性融资规模、增加权益性融资规模,从而降低资产负债率;第三,提升各职能部门协同管理水平,打破职能分工壁垒,对项目预付款以及垫资款使用进行严格把控,做好完工项目的决算办理工作,明确债权;第四,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加大对于项目成本的监管力度,定期盘点存货、机械设备以及工程物资等,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业务财务一体化发展是大趋势,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未来只有加强财务规划、优化管理流程、防控财税风险,使企业具备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内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艳.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纳税,2020,14(12):88-89.

[2]刘榕.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刊),2021(36):195.

[3]邓长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