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2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 县小学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 现状研究

李沛轩1;郭祥东 2 ;徐宇鑫 3 ;迪力木拉提 ·吐尔洪 4 ;陈文铎 5

(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辽宁省 沈阳市 110102 )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它的目的性,规律性和计划性促使着青少年的体质不断增强,身心等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中小学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保障中国体育强国发展的必要因素,所以关注中小学的体育运动开展情况成为必然。本文结合朝阳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以及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基础,从而更好更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关键词:朝阳市;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


前言

阳光体育运动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以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本,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力量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体育行为,使我国儿童的体育素质增强。本文结合朝阳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通过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进行总结评价,为学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基础,从而更好更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朝阳县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调查了朝阳县4所小学(包括中心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书籍期刊,以及网络资源收集并整理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的资料,为本文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访谈法了相关体育教师和校长分别进行访谈咨询,了解近几年朝阳县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和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观点,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并处理得出相关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朝阳县小学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

2.1.1 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分析

调查可知,目前小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十分有限,年级越低认知度越低,说明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还是不够重视,宣传的力度也不够,对国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和加深。

2.1.2 朝阳县体育课开设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朝阳县部分小学由于受场地和体育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可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开展的运动项目比较老套,例如:丢沙包,跳绳等。缺少开展一些能吸引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学校的老师比较少并且年龄偏大,缺乏先进的体育知识,不能给学生准确的规范的相关教学。由此可见,学校可开展的体育活动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这对小学生养成体育习惯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1.3 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必要性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还是比较支持的,青少年正是处于学习新事物,全面均衡地发展自身能力的初级阶段,所以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更感兴趣;而家长认为学生发展智力远远胜过练习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师,最大的职责就是保障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正是为这一目标而开展进行的,大多数体育教师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1.4 朝阳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朝阳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状况实在令人堪忧。大课间是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时间段,虽然能够保证大课间的活动时间,但活动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互动和能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活动。这也是阳光体育运动难以深入开展的主观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应当创建积极活动的氛围并对学生进行有利的引导,从主观方面减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阻力。

2.2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2.2.1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热情,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对体育活动是具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但是校方并不重视室外锻炼。有的学校认为学生的文化成绩是最主要的,学生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追求智力的发展,喜爱体育活动只是学生爱玩的天性,是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校方应加以干涉和限制,并对其贪玩行为进行约束,才能让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

2.2.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而言确实比较薄弱,朝阳县只有三位体育教师。通过访谈知道,他们对其它学校的“阳光体育”实施情况不太了解,并且对本校的体育运动也没有明确的计划,这样,学生人数多,教师人员少,越发的使教师产生厌烦和怠惰心理。

2.2.3学校场地器材匮乏

学校的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场地仅仅只有教学楼前的一片水泥地,如果组织不当的话,经常连课间操也无法正常举行。全校性的体育活动更是无法开展。器材也只有几个乒乓球案台,下课后经常产生拥抢现象,而器材室的物品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之所以能够如此蓬勃的开展,是因为它符合了广大青少年的口味,能够满足青少年的锻炼需求,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身心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在一些小的乡镇及偏远落后地区学校的开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差距。朝阳县开展情况不容乐观,距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学校和家长对“阳光体育”的认知也非常有限,怎样摒弃旧观念与如何重新开展已经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2 建议

转变校方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一些不成熟的观念。要让其认识到体育并非仅仅只是“玩”,而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加强学校师资力量。聘请专业的人才进行有效指导,促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锻炼;或者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并增强学校场地器材建设和体育经费的投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提供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撑。打造区域特色,充分落实和实施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朝阳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刘宇豪. 深化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问题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7(12):18.

[2] 陈祥栋.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改革发展思考[J]. 数码设计(下),2021,10(4):257.

[3] 刘光宏,杨晓晨. 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运动,2017(19):61-62.

[4] 李猛. 菏泽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34):97-97,99.

[5] 李爱珍,高磊. 江西省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J]. 教育界,2016(3):171-172.

1 作者简介:李沛轩,江苏省连云港市,2002年6月20日生,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2020级学生,本科学历,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