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虚构贸易背景之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甄别虚构贸易背景之策略

杨惠梅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是国际商事主体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就货物或服务交易达成一致意见,这是贸易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然而,有些贸易主体(企业)通过虚构贸易背景去银行融资套利或虚增贸易收入,以达成其逐利的目的。对银行而言,如何去识别虚假贸易背景、防范银行资金风险,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从合同磋商到签订履约全过程资料中甄别贸易真伪。

任何一笔国际贸易都有交易磋商的过程,或者通过邮件,或者通过微信,或者通过传真,如果得到这些磋商过程的佐证资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对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予以确认。

合同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在双方业务往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合同中会约定交易双方的地位、出口商品规格、数量、单价、总价、装运日期、起运港、卸货港、价格术语等要素,而每一个合同要素都存在勾稽关系,可以关联到境内或者境外的一些场景。通过对要素间信息的核对、相应材料的收集,便可确认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比如:如果涉及到CIF交易,则保单应由出口方购买,从出口方查看保单投保的情况可以佐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如果是FOB条款,则由买方负责投保,从出口方企业查看不到保单。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了解,出口方发出商品后,货物如果在海上出险时,由谁对货物的灭失进行救济?交易对手是采用预付款的方式,还是采用信用证或者托收的方式?账期分别是多少?如果缺乏对出口货物的保护,有理由对关联的交易产生怀疑。这些都需要在合同中逐一进行清晰的约定。

每一份合同都是非常严肃的法律文书。如果违反合同约定,不履约或者履约不合格,都将面临一定的损害赔偿,并有可能引起仲裁或诉讼。通过对企业既往合同履约记录的检查,银行从业人员可以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情况、资信状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从企业账务系统中甄别贸易真伪。

任何一个公司都必须对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正确地核算损益是公司正常、稳健运营的前提条件。而每一份合同的签订、履行、回款等,都会在其财务系统中进行如实反映,通过对比其中的一些变化,便可以看出虚构交易的蛛丝马迹。

如一家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汇入汇款融资时,与客户约定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此时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就应该列有短期借款及应收账款,其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企业向银行申请1000万元的应收账款融资,则在最初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端登记应收账款1000万元,负债端短期借款1000万元;如果后续企业收到了其中的应收账款500万元,按照与银行的约定,应该将这笔款项首先归还银行的融资本金,财务报表应反映为应收账款减少至500万元,短期借款也同步减少至500万元,如果企业没有按照约定执行,而是将收回的500万元购入了存货,就会出现资产端为1000万元,包括存货500万元和应收账款500万元,负债端为短期借款1000万元,虽然资产负债相等,但其中存在着勾稽关系的不对称,即1000万元的短期借款对应的受让应收账款只有500万元,这就是应该引起关注的蛛丝马迹,从法理上来说,短期借款余额超过受让的应收账款余额是不能成立的。

国际贸易必然与国内贸易背景存在关联性。如在进行出口业务时,如果是生产型企业,就存在着从国内企业采购原材料、半成品进而加工为产成品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出库入库流程,增值税发票的开立,账务处理等情况。同时,如果出口的商品涉及到退税,还会有相应的申报退税以及退税账户的入账,从这些财务信息都可以察觉贸易背景是否真实。

每一份合同都会在财务系统中留下记录,包括合同签订的日期、业务人员、合同金额、合同履约时间、回款时间、回款金额等信息。通过跟踪财务系统中的合同记录,全流程审核合同的生命周期,据此来评估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三、从公开网络渠道查询相关信息甄别贸易真伪。

在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登录有关网站查实相关信息。例如: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站https://www.singlewindow.cn/,可以对进口、出口报关单进行实时查询,以确认报关单的真实性;登录https://www.track-trace.com/网站 ,可以对报关单、提单上显示的集装箱编号查询,以此验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四、从企业融资后续进程中甄别真伪。

外贸企业和银行间通常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银行审查企业贸易背景的真伪可以把多笔业务关联起来去核实。在确认了单笔贸易背景真实性之后,对于融资银行来说,防范资金风险还需要及时监控企业回款。银行需要甄别客户的资金是属于外贸业务,是属于自营还是代理?在自营业务的模式下,企业将国内采购的商品,按照约定办理付款,银行根据应收账款的账期匹配相应的融资款项,给企业解决资金的短缺,后续收到的应收账款回款将及时偿还融资本息,实现贸易融资的资金闭环。如果回款资金没有回流到放款银行,而是回到了另外一家银行,企业将该笔资金挪用,未及时还款就会出现应收账款回款资金的悬空,对银行的信贷资金构成损害 ,反常之中必然存在着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未来虚构贸易背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此,银行从业人员和企业合作方都需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综上所述,贸易背景真实性是牵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如果从多维度搜集佐证资料,就能够有效排查出虚构的贸易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