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EB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1000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 EB 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1 张夏 2 古绍敏

1 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402160; 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402160

【摘要】目的:分析10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EB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该疾病患儿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的NA-IgG、VCA-IgG、VCA-IgM、EA-IgM以及 EBV-DNA 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gG以及VCA-IgG阳性率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越高。VCA-IgM、EA-IgM以及EBV-DNA中,12岁以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越高;但在13岁以上,这三种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降低。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多合并EB病毒感染,可通过EB病毒血清学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该疾病患儿有无感染EB病毒。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EB病毒;检测结果

呼吸道感染属于儿童群体的高发疾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在小儿感染中,EB病毒属于常见的致病病毒,并有相关研究发现[1],约90%以上的3-5岁儿童有被该病毒感染史。本文旨在分析通过EB病毒血清学检测了解本地患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情况,特做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约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学检测。研究在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条件下开展。患儿中,男525例,女475例。年龄1个月~16岁,平均年龄(10.03±0.43)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疾病诊断标准;②所有参与研究人员的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者。符合上述所有选项者纳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具备上述任意1项者不纳入本研究。

1.2 方法

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EBV早期抗原检测以及检测仪分别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有限公司、德国欧蒙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美国ABI公司提供。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型号为 ViiATM7DX型,酶标仪型号为Tecansunrise。

EB病毒抗体检测:清晨,抽取3mL患儿空腹静脉血,将血液置入促凝管中。静置半小时后,在每分钟3000r的条件下进行十五分钟的离心,对离心后的标本进行血清分离,再进行相应的检测。根据检测说明书对四种EB病毒抗体进行测定,测定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室内质量控制通过设定阳/阴性对照以及临界值完成。通过对临界质控物A值与待测样本A 值的比值判断样本定性。如比值在1.1以上,则为阳性,如未超过0.8,则为阴性。如在两者之间,怀疑为弱阳性,应重检样本。

EB病毒DNA(EBV-DNA)检测:清晨,抽取2mL患儿空腹静脉血,将血液置入EDTA-K2 抗凝管中。将样本颠倒混匀,充分混匀静脉血与抗凝剂,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将淋巴细胞进行提取,取2uL上清放置PCR反应体系中上机开始测定,通过定量扩增曲线对EBV-DNA载量进行计算,如测定结果在500copies/mL以上为阳性。试验结束后,通过EBV-DNA含量的标准品绘制曲线,同时设置空白对照以及阳/阴性对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四种EB病毒抗体(NA-IgG、VCA-IgG、VCA-IgM、EA-IgM)以及EBV-DNA阳性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值计算软件为SPSS 26.0,617bafe63b7ae_html_8b35d40147f1b802.gif ”代表正态计量数据,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通过χ2检验完成样本率对比;统计学有意义为P<0.05。

2 结果

1000例患儿中,13岁以上患儿仅15例,占比1.50%。不同年龄组之间的NA-IgG、VCA-IgG、VCA-IgM、EA-IgM以及 EBV-DNA 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gG以及VCA-IgG阳性率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越高。VCA-IgM、EA-IgM以及EBV-DNA中,12岁以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越高;但在13岁以上,这三种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降低;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四种EB病毒抗体以及EBV-DNA阳性率情况 [n(%)]

组别

例数

NA-IgG

VCA-IgG

VCA-IgM

EA-IgM

EBV-DNA

1岁以下

312

82(26.28)

97(31.09)

44(14.10)

21(6.73)

49(15.71)

2-3岁

287

141(49.13)

161(56.10)

53(18.47)

49(17.07)

74(25.78)

4-6岁

212

129(60.85)

154(72.64)

45(21.23)

42(19.81)

101(47.64)

7-12岁

174

138(79.31)

155(89.08)

43(24.71)

45(25.86)

96(55.17)

13-16岁

15

13(86.67)

14(93.33)

2(13.33)

3(20.00)

3(20.00)

3.讨论

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由EB病毒诱发的呼吸道感染尤为常见,该病毒是以飞沫途径在儿童中传播[2]。结合本研究结果得出,以12岁以下儿童为EB 病毒感染的主要群体,本研究结果与祁春茹等学者[3]在《中国药物与临床》中发表的相关文章观点一致。

而本研究还得出,不同年龄组之间的NA-IgG、VCA-IgG、VCA-IgM、EA-IgM以及 EBV-DNA 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IgG以及VCA-IgG阳性率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越高。VCA-IgM、EA-IgM以及EBV-DNA中,12岁以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越高;但在13岁以上,这三种指标的阳性率显著降低。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患儿在不同年龄段时,其免疫系统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故对该病毒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1岁以内的患儿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最多,者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仅凭借从母体中得到的抗EBV-IgG很难抵抗病毒的侵袭。而3-12岁群体是感染EB病毒的主要群体,这是由于该年龄段儿童主要在学校生活,且无较强的自我防护能力,极易受到感染。而在12岁以后,VCA-IgM、EA-IgM以及EBV-DNA的阳性率降低,提示了,该年龄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基本完善,抵抗病毒能力增强。而NA-IgG以及VCA-IgG阳性率仍增加,提示该群体中有既往感染的患儿。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EB病毒感染率较高,应叮嘱家长做好儿童防护。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EB病毒感染协作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委员会.EB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8,32(1):2-8.

[2]刘水音.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7):73,82.

[3]祁春茹,周向红,张振兴,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3192例EB病毒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054-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