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成因及运维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成因及运维策略

杨锡琨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在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是其核心构件,通信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促进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若是出现了通信电源的故障则会导致整个电力通信网的损坏,严重的会直接影响通信功能的正常使用。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合理应用,在电力发展的过程中,电力通信网络系统需要为电网提供数据管理和语言管理功能,促进电网安全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制定严格、有效的设备维护服务对策,推动通信电源发挥正常功能。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通信电源;故障发生原因;运行维护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电力行业中,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通信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电力通信水平的提高给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但同时电力通信的故障问题也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针对通信电源的特点和组成实施分析,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运维方案,推动电力通信网的稳定运行。

  1. 分析通信电源的组成和特点

  1. 分析通信电源的组成内容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的组成内容包括基础电源、引入电源、浮充电源以及变换器电源四种类型,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电源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电力通信传输和通信设备供电等功能。基础电源,一般是通过自身产生的电负荷向电力通信设备提供电力的设备,供电构件为蓄电池。引入电源的作用,及时促进电力通信网设备发挥开关启停、数据计量以及电能量导入等功能,引入电源不具有储电的效果,主要作用就是进行电能的控制和引入[1]

  1. 通信电源的特点分析

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网络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整个通信设备中占比较低,不过受到电源故障的影响,很多电力企业在设计和选购通信带宽能源的时候就需要结合通信电源的特点和性能进行选择。一般来说,现代化通信电源的特点包括集中监控、防雷接地、油机供电、高频开关等,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设备自动化开工和监督作用,从而促进电力通信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 通信电源中存在的故障问题

  1. 蓄电池故障问题

通信电源最常见的故障问题为蓄电池故障,故障的发生原因是由于电池在过大的供电压力下引发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从而也升高了电流,电力的紊乱也引发了蓄电池中电子元件的损坏。出现了蓄电池的故障由于电池柜和地面直接接触,如果接地的电流较大则会引发电池柜绝缘层的脱落,导致充电柜失去了绝缘保护的作用,那么蓄电池发生短路的问题则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设备发生损坏。

  1. 高频开关失压故障分析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主线路的失压情况是导致高频开关发生故障的主要因素。线路失压的问题发生率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的线路失压都会引发高频开关出现故障,只要在引入电源高频开关的应用中整流模块处于零压状态下则会引发高频开关电源的失压,从而引发故障问题,导致电力通信网络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电力传输设备都无法正常的开展工作。

  1. 电源设备管理水平较差

通信电源故障问题的发生原因包括:设备自身运转失灵、设备短路等,同时人工管理不佳也是引发通信电源出现故障的主要因素。通信电源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较差,则无法实现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从而也不能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严重影响通信电源合理使用。电力企业要提高通信电源设备的管理力度,保证通信电源稳定、可靠的实施[2]

  1. 通信网设计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在实施电力通信网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通信网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上,对通信网的结构、设备选择上无法给予高度重视,电力通信网中的通信电源作为主要动力的来源,由于通信网规划不够合理则引发通信电源发生故障,无法为通信网提供持续的电能。同时,通信电源发生故障后的应急处理和备用电池配置上存在很多的问题,通信站发生紧急故障后,电源设备很难做出相应处理,对通信电源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网络结构、电缆接头等,前期设计不合理是引发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

  1. 机房环境比较恶劣

通信电源故障的发生除了通信网设计不够完善的因素,同时与机房环境也密切相关。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中有很多电子元件,如果不能针对通信网络设备的应用环境实施合理掌控,则导致设备的寿命无法满足要求,设备运行中则极易发生故障问题。通信网络电源室设备的类型比较单一,环境控制要求也比较低,从而由于环境因素引发的故障率较高,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房环境的维护[3]

  1.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应用的对策

  1. 优化通信电源运行的环境

通信电源的稳定运行需要针对通信电源的运行环境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和温控系统,实现对电源所处环境的调节,同时还能实现监控人员对电源设备的远程监控,在电源温度升高或运转过程中都可实现电源温度的调节,发挥电源散热的效果,保持将电源调节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中。由于在潮湿和粉尘较多的环境中会提高电源的运行负荷,因此电源的运行环境需要保持合理的干燥度和清洁度。

  1. 促进电源的优化配置

电源的资源配置主要通过电源设计程序的控制水平体现出来,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电力企业稳定发展为基础实施,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确定电源供电量的设计,同时保证电源供电量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源的资源配置需要根据电力通信网的载荷情况进行,以免出现设计与实际情况脱离的问题,通过组织设计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电源程序设计的研究,能够实现从多个方面促进电源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化[4]

  1. 重视对电源开展定期维护

通信电源的定期维护需要得到企业领导人员的高度重视,在电源定期维护和检修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发生故障的电源要及时更换。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的推动要向创新角度发展,通信电源涵盖的学科较多,仅仅掌握电工知识无法针对故障和发生原因给予准确的判断,电力企业要组织维护检修人员参与相应的培训,通过积极学习和培训提高检修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构建是保证电力通信行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电力通信网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的管理制度需要具有前瞻性,才能实现对通信网络这种分散、故障频发工作的有效管理,充分考虑通信网规模和设计结构,促进管理人员落实自身职责,针对通信网中安全隐患等问题加强管理。通信网出现的电源故障要实施电缆接头管理、材料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等,在严格的管控之下由于通信网自身运行引发的故障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1. 应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

通信监控的主要内容有高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等,监控系统具有集中维护、故障分析以及维护提醒的功能,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是根据不同的电源设备设置相应的监控单元,各自形成独立的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监控技术在通信电源中的应用,预示着通信电源维护和管理从人工维护转变为信息化监控管理,科学的而管理手段提高了供电质量,自动记录故障问题,满足通信生产的需求。

  1. 小结

在电力通信中的通信电源故障的发生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安全性和效率都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加大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管理力度,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转变管理人员的思维意识,可促进通信电源运行和维护水平,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在电力行业中,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通信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予军,陶娜,文莉雅,等.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及维护处理技术分析[J]. 通信电源技术,2021,38(4):218-220.

[2] 陈思,高原,牧元利,等.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及维护关键技术[J]. 通信电源技术,2021,38(4):178-180.

[3] 王瑞程,高鹏举,陈绍伦,等.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的维护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3):117-119.

[4] 李孝华,苏龙.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故障的维护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518-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