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的工程测量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桩基础工程的工程测量问题

姚国庆

身份证号码: 37132519901026****


摘要:在建筑项目中,通常在建筑项目中使用的深层基础施工技术是桩基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桩的类型不同,需要进行施工测量。在测量工作中,桩基础测量基础工程工作,工程设计和项目施工应在设计图纸中明确基础建筑物桩位置的位置,并在拟建区域的地面上标出桩基础施工。在测量桩基施工时,应进行实时监测,施工后应检查工程质量,并进行桩基完工测量。主要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有必要从实际分析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桩基施工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测量;问题;措施

1桩基础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桩基础设计本应该是轴心受压。但如果有偏位,那上部荷载就不是作用到桩的中心线上,这对桩基来说就是偏心受压,大幅影响桩的结构受力情况,如果不加以补救,就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但在施工环节,不免会出现桩位偏差,只要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即可。一般可以通过系梁或承台进行调整,偏位过大的话就需要补桩。

在施工当中的测量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紧密相连,所以应控制测量足够精确、便捷。所以测量员,必须时刻高度重视测量成果的整体正确性,在测量工作当中,注意严谨细心,万不可心存侥幸或者有一丝马虎,测量桩基础时更要如此。虽然可以容许一定的测量误差,但是却严禁测量错误出现。如果测量出现错误,就定会引起结构物空间出现放样位置错误,如果照常施工,除了会令企业损失不必要的经济效益外,还使企业荣誉受损。

2桩基础测量的准备工作

2.1图纸的审核

设计图经常存在以下一些常见问题:(1)建筑总平面定位图与桩基础平面布置图定位坐标或尺寸不一致。(2)地下室桩基础平面布置图与塔楼桩基础平面布置图交接位置存在叠桩或相冲突的现象。(3)桩基础平面布置图其中的局部示意图尺寸比例与全图尺寸比例不一致。(4)交接位置图纸分开设计,经常在A图纸上的桩基础注明某一部分详看B图纸。(5)工程桩与支护桩设计相冲突。

2.2桩位编号及坐标提取

桩位编号和坐标提取是测量放线的数据源。一旦桩位坐标数据错误,所有后续工作都将出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桩位号和坐标的提取采用二次复核系统,即测量员提取桩位号和坐标数据后,由测量监理进行复核。不同的CAD插件用于坐标文本提取。CAD提取桩位坐标时,应充分熟悉图纸,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文字说明,排除图纸审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取桩位编号和坐标。避免由于对图纸理解不足而导致错误的桩位编号和坐标提取。

2.3交接和检查定位测量基点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对基准网和场地进行书面交接,并向规划设计部门提供必要的平面和高程点,对测量成果和场地控制网(点)进行复测。然后将场外控制点引入施工现场,并报业主和监理对复测结果进行统一审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点和现场联络点的数据进行校准。同时,通过混凝土保护控制桩位,并在地面上明确设置围挡栏杆,避免施工机具与车辆碰撞。

2.4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检定

测量设备为精密仪器,需要加强维护、定期检定和检定。仪器验证有效,通常为一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施工前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将影响测量导联点和放样的精度。

2.5测量方案的编制

目前,几乎所有的桩基测量方案都放在桩基施工方案中,基本上是通过的。写的是原则性的内容,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整个施工环节中,调查必须始终贯穿始终。在整个施工测量方案中,注意按照测量服务工程的原则,严格控制测量误差,以免造成施工误差。此外,在测量作业中,应尽可能避免进度延误,延长控制点和导点的复核周期,并注意测量事项。因此,在测量控制中,应以点带面,并通过不同的测量设备安排相应的人员,定期检查控制点和现场引导点。测量放线时,还应注意避免短边控制结构的长边。测量师应熟悉上述内容,并严格要求自己不要犯错。

3桩基施工调查质量控制点

3.1桩位置偏移问题

在桩基础施工中,桩位置偏移问题主要是指桩顶部中心点相对于桩的水平桩位置轴和垂直桩位置轴的位移。桩的类型不同,桩的位置偏移如下:有所不同,但通常需要将偏移值限制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通常,桩顶部的高度差相对较小。在测量过程中,偏移值可以通过拉线法确定。必须在原始水平或恢复水平之间的引导点处拉桩。对于细尼龙绳,从桩顶中心到尼龙绳的垂直距离应以平方测量,测量数据为桩位置偏移量。但是,有必要在附图中不仅指示文件位置的偏移,而且还要指示偏移的主方向。一些桩顶的高度变化很大。在偏移量测量中,应在图纸上标明桩的偏移方向,以进行数值统计和分析,并确保桩基工程的施工测量质量。

3.2单桩竖向静载荷

桩基工程施工测量完成后,沉降量受桩基工程荷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试验研究表分析单个垂直静荷载。桩和桩基工程中采用的桩材料不同,材料强度也不同,因此实际施工中的荷载和变形特性也不同。在工程测量中,必须首先确定单桩的竖向静载能力。在荷载试验中,有必要分析单桩承载力设计是否满足工程标准的要求。技术参数可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测量员可在施工现场确定单桩竖向极限静荷载的标准值,且必须保证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试验的单桩数量至少为1根。试验中测得的单桩数量应大于或等于3根。只有这样,试验参数才能有效,并验证单桩的竖向静载强度。保证桩基施工测量的有效质量控制。

3.3竣工测量

桩基础施工测量应贯穿施工阶段。通常,测量数据必须通过测量建筑物驾驶室中桩的位置来转换。测量桩帽时,通常为小木桩。桩的桩位主要用于标记桩位。此时,需要在桩位周围均匀分布一圈白灰,以便于桩施工。桩基础。实测距离与承台设计长度误差在2cm以内,实测距离与相邻承台设计长度误差在3cm以内。它能有效地管理桩基,保证工程竣工测量的质量。在建设项目施工验收阶段进行的测量称为竣工测量。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了解施工情况的样本,并为后续工程中单个工程的部分竣工测量奠定基础。完整性调查按施工部门划分,分步进行,在调查实践中相互配合。比较和分析数据,检查质量和进度。全面控制桩基工程的施工问题和整体施工措施。通过断面图、分类图、详细坐标图、竣工图和高程表,对竣工测量结果进行集中显示,实现桩基施工竣工测量的全面质量控制。

4工程测量发展前景

借助多传感器集成系统,测量机器人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进一步发展,应用范围将得到扩展,图形,图像和数据处理的应用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开发用于转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它进一步与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土木工程、工程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学科相集成,以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例如防灾、环境保护和安全监控。

工程测量的发展范围从土木工程测量和三维工业测量到人体科学测量,例如人体特定部位或器官的显微测量以及显微图像处理。

多传感器混合测量将实现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例如电子全站仪,GPS接收器和测量机器人的集成,它们可以在没有控制网络的情况下在广阔的地区进行测量。

CIS和GPS技术与工程项目紧密集成,在工程测量与设计与施工管理的集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型复杂结构,几何重构,设备三维测量和质量控制将是未来工程测量发展的重要特征。

结论

万丈高楼平地起,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房建结构受力具有决定作用。桩基础测量工作是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前提。目前测量工作者鱼龙混杂,企业应严格执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坚持继续教育的制度。作为测量员,也要恪守职业道德,树立必要的责任心,努力学习测量知识,熟练掌握现代操作技术,选用稳定、精度高的先进测量设备,学会操作测量智能软件等,以不断增大测量效率、提升测量精度、防止人工干预等,以免测量出错。

参考文献:

[1]秦玉吉.测量放线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略谈[J].地质装备,2019(4).

[2]刘刚.桩基测量放线的计算技巧[J].山西建筑,2019(33):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