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林海波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0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规模比较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单位多,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还面临的风险,造成更高程度的损失。所以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1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概况分析

桥梁在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交通道路枢纽,为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并且也是当前社会基础性设施。下部结构作为桥梁工程施工要点,对桥梁整体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是指桥墩、桥台等基础结构,这些基础结构的相互结合形成整个桥梁主要受力部分,桥台作用链接于各部分结构,设置于桥墩之上。

为实现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质量,还需要深刻认知到施工特点,主要如下:第一,施工规模比较大,施工可用区域的面积比较小。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规模比较大,但是下部结构施工可用空间是有限的,增大施工难度。第二,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工艺繁杂。桥梁下部结构涉及到桥墩、地基等环节,涉及到诸多施工工艺,为对上部工程承载需求的满足,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进而保证下部结构施工质量。第三,地下管线施工复杂,施工影响大。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所在区域拥有复杂的地下管线,周围建筑、构筑物比较多,使得对其周围有着较大影响。桥梁施工建设也会给周围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带来影响,噪音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对其影响程度进行降低。

2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

2.1 桥台施工

第一,开挖桥台基坑。在确定出桥台基坑施工位置之后,还需要选择使用机械和人工操作的结合方式开挖。在应用机械施工的时候,因为设备震动会影响到地基,需要在距离基坑底部的0.3米位置进行采用人工开挖施工。第二,钢筋施工与模板安装。技术人员经过深入了解到施工图纸之后,还需要依据有关的力学原理、焊接技术标准做好钢筋焊接,在进行模板表面刷漆的时候,应该保证周围环境干燥性,并且不会存在着任何粉尘、杂质,在相邻模板之间缝隙中,插入海绵、胶条,最后进行接缝位置刮平处理,尽可能对其密封性进行提升。

2.2 混凝土施工

第一,混凝土拌制和运输。混凝土原材料主要是桥梁工程施工主要施工材料,在拌制的时候,还需要对各材料配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以满足要求。另外对材料含水率进行控制,若是在阴雨天气施工,还需要增大材料的含水率测试频率,如果说产生偏差,应该及时调整。严格做好混凝土材料拌和,对时间的严格控制,保证其均匀性,不能出现离析等现象。拌和制作的完成后,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且搅拌车罐体应该保持1-4rpm的匀速转动。第二,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保证其出料口、现浇位置可以保持在2米范围内,并且浇筑的时候应该保持两侧的对称浇筑,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严格控制其下料厚度,为避免单侧材料的淤积问题,在下料时应该保持四周载荷均匀、合理性,避免模板变形、迁移的问题。

2.3 梁模板施工

梁模板的施工首先需要做好固定梁底,在完成之后将其铺设至下部结构侧模板的位置。在施工阶段注意在平行梁模板之间进行固定一个撑木,随之加强。在进行撑木设置的时候,还需要注意间距不能超出20厘米,支撑尽可能的宽,并且做好固定。在钉钉子的时候可以发挥出钉子固定作用,避免产生位移。钉子深度不能过深,避免拆模时会难以拔出。而柱模板施工注意要点是在施工之前,在距离柱子的下部结构比较远的三面进行侧模搭建,之后将其撑木垂直放置在模板,保证其撑木不会产生变形。随后钉入岗顶,对其设置固定好。将其柱模板下部结构的高度矫正为同梁底板的模板高度为一样的高度,距离在10厘米左右,并且施工阶段还需避开螺栓。

2.4 系梁和承台施工

本项目的承台需要采用常规施工技术,形成干环境后,破除桩头并且对其混凝土垫层进行浇筑,再绑扎钢筋、安装模板之后实现承台混凝土的浇筑处理。中、小型的承台混凝土在一次性的浇筑,大型承台则是采用分层浇筑处理,施工阶段还需要及时采取有关温差措施,尽可能的避免温度变化过大而造成的裂缝问题出现。

2.5 墩身施工

本项目的墩身则是包含柱式墩、薄壁空心墩,墩柱采用了翻模方法、爬模方法。墩身的钢筋在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半成品,做好现场绑扎施工。混凝土则是采用了拌合站的拌制处理,现场采用汽车泵送方式入模,对于高墩身采用的是地泵泵送入模施工,插入式的振捣棒振捣,墩身在浇筑完混凝土的24小时后,便可实施拆模处理。在模板拆除后,进行一布一膜包裹,并且做好滴灌养护,养生期是不能少于七天。墩身的施工外观质量、安全控制是很关键的,模板设计和安装、混凝土配比、浇筑振捣、混凝土养生、预埋件设置等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方法,进而保证墩身的外观质量。在进行墩身高空作业的时候,施工脚手架、安全通道的设置、模板安装与拆除、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与养生都有着比较大的风险,还需要对其认真施工设计,做好临时结构的合理布置,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2.6 盖梁施工

盖梁的施工则是采用抱箍、落地钢管支架或者是在墩身上设置预埋牛腿施工作业,在支撑支架的完成安装后,进行底模的安装,做好钢筋绑扎和侧模安装之后,再浇筑混凝土。搭设支架和盖梁底板支设在支架上。采用抱箍方法施工的时候,墩柱的混凝土强度还需要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之百后进行,采取夹垫土工布、橡胶板等措施,进而避免对混凝土表面有所损伤。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确定出抱箍在墩柱上标高、位置,将其两个半圆抱箍经过高强螺栓进行固定在墩柱上。第一,钢抱箍在墩柱上固定好后,实施牛腿加固,且在牛腿上架设工字钢、贝雷梁进行纵向承力结构,在上铺设分配梁形成承力支撑架,踩踏钢板和安全防护安设之后,做好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装,进行混凝土浇筑。第二,混凝土的浇筑主要是采用汽车泵送和吊车吊斗入模方式,在拆模之后及时做好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避免混凝土表面浇水,避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散失,造成混凝土体内外的温差比较大而出现的温度裂缝,养生期为七天。第三,盖梁外观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施工控制的重点,模板设计与安装、混凝土配比与浇筑振捣、混凝土养生、预埋件设置都是采取特殊设计方法,尽可能对其梁盖外观质量进行保证。梁盖不管是采用支架、抱箍方法现浇,支架结构、模板体系则是需要经过专业设计方法计算,尽可能的保证施工阶段强度、刚度、稳定性,在支架完成之后做好预压施工,预压荷载不能小于1.2倍的盖梁自重荷载。

2.7 撑条施工

因为桥梁工程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在下部结构施工过程汇总,撑木位置也会产生相应变化,所以在进行设置侧模位置的撑木过程中,还需要在设置好模板后,应用钢钉实现固定侧模、撑木。

2.8 钢筋施工

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结构,在下部结构施工阶段还是很关键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好钢筋质量、规格,保证钢筋质量达标。并且就下部结构区域钢筋材料还需要依据一定规定要求进行,在绑扎钢筋的时候,严格遵守技术要求进行,并且加垫块起到进行保护层的保护作用。

结束语:

结合以上分析得知,道路桥梁工程的下部结构施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桥梁施工企业还需要注重下部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严格依据有关标准开展下部结构施工,对上文所说的下部结构施工注意点进行严格注意,在完成后做好检查,尽可能避免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出现。在实践阶段需要做好多加思考,不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熟练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曲先乐,董文超.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09):1777-1778.

[2]焦娜.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4):00319-00319.

[3]娄全军,姜军.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57-57.

[4]蒋舒娅.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17):1-5.

[5]周立宏.论山区高速公路路桥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0,(1).

[6]刘伟.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1).

[7]田顶立.浅谈山区高速公桥梁梁的设计[J].工程与建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