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视角观城市更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国土空间视角观城市更新

张淑芳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摘要: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深入推进,规划人员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在城市设计规划中赋予城市更鲜活的生命力。作者试图站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分别从生态保护与修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城中村更新等方面,浅析城市更新。

关键词:国土空间;视角;城市更新

引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城镇、生态等功能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质量和效率。国土空间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应当建立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之上,完成相应的改造任务,促进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更新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中,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现状,打造具有特色与风格的新城市。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城市更新中生态问题一直受到多数人的关注,根据国土空间的规划要求,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城市更新的重点。生态保护需要采用地理学、生态学等多种综合学科研究方法,相关人员还需要深入地了解城市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环境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纵向、横向双向指标固化,加大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控力度。同时还要根据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保护的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进行。对于生态修复不能够只局限于恢复和重建,应当从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有效地解决当前城市的生态问题。通过植树造林、水系统治理和改造,对区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带动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化[1]

2015年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了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城市建设也在响应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所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和修复也被列为了重点要求。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是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城市更新时,需要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质量的角度出发,明确所需保护的生态空间布局,并根据生态功能划定合理的生态保护红线。同时需要对生态空间加强管控,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进行细化管理,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城市更新,需要做好实地调查工作,了解所改造的环境,采取合理的方式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相关工作。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传统文化是城市建设与更新中需要保护的重点之一,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国土空间规划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也是当前工作人员在城市更新当中的挑战之一。城市当中的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护,以文化遗产廊道为例,规划人员需要具体分析文化遗产廊道的类型,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来构建文化遗产廊道。在进行文化遗产廊道保护时,需要保证遗产的真实价值,提高遗产点在社会上的认可度。

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组成的部分之一,规划人员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时,需要挖掘其内在的特色与价值。微改造和公众参与结合是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采取微改造模式,能够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地保护,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减少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不断地改善整体物质环境,有效地避免传统改造模式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应当鼓励更多的企业与居民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当中,并收集各界人士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意见,结合多方的力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效率。

在城市更新当中还存在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规划人员需要从增强保护观念和兼顾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用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并通过详细的调研,在保留工业元素特色的基础上,注重激活工业遗产功能,实现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而且还可以采用创意产业开发的模式,优化工业遗产自身以及周边环境的活力,提升文化遗产的工业服务效率。

(三)城中村更新

城中村属于城市快速发展当中的特殊空间地块,通过对城中村进行及时地更新,能够实现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对城中村进行更新时,需要坚持科学规划、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将城中村看作一个整体,通过不断对各个区域城中村进行更新来达到城市整体更新的目的。同时在进行更新时,还应当采用主体伙伴模式、文化导向的改造策略,利用文化实现环境优化和产业发展,取得社会和谐城中村的再生综合效益。而且还需要注重对城市低收入人群居住权的保障,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确保城中村更新工作的有序进行[2]

在城中村更新的过程中也应当提高城中村居民重振家园的意识,通过加强社区建设,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城中村建设的过程当中,对土地、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而且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中村的居民也应当提高了收入,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改善,只要和居民之间做好良好的协调工作,城中村的更新也会得到了居民的支持。在城中村更新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用地的拆除重建工作,为了更好地推动改造的有序进行,相关人员应当要尊重居民的主体地位,应当保留该地区原有的文化遗产,并以此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支撑。在改造之前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并对改造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衡量和精准的把握,争取在保护传统的文化的基础之上,完成城中村的更新与改造

[3]

(四)老旧小区优化

老旧小区由于建设的时间较早,建造的年限较长,往往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针对老旧小区的优化可以采用微改造的模式,通过社区与公众参与来推动微改造,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避免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提升老旧小区的改造水平。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降低市场成本投入,保证居民和企业的利益。在进行小区优化改造之前,应当做好居民的相关工作,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当中,并通过共商、共建、共治来强化居民的意识,有效地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进行[4]

不同老旧住宅小区的特点不同,因此相关人员可以对改造和更新的模式进行探索。一种是在保持原有住宅家建筑的物质形态,只对住宅内部的进行改造,使之达到现代宜居的各项标准。另一种是相对的彻底的重建改造,这种改造模式应当保证在物质面貌焕然一新的情况下,让居民在文化、社会联系上等方面还能够感受到原有社区的熟悉感。实际上无论采取何种改造更新的模式,都应当征求居民的意见,了解他们内心的意愿,共同协调如何改造出更好的新住宅小区。当前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也是较为普遍的,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居民也需要承受一些成本分担,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应当与居民相互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城市更新的工作[5]

三、结束语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视角进行城市更新时,应当从生态保护与修复、历史文化保护遗产与利用、城中村更新、老旧小区优化的角度出发,在保留城市原有的特色基础之上,采取合理的改造方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相应的改造任务。在进行城市更新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城市进行详细调研,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而且还需要做好与居民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城市更新与改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打造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彭长歆.国土空间视角下城市更新与空间优化[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03):4.

[2]王畅.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被撤并镇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港口小城镇为例[J].城市住宅,2020,27(08):58-62.

[3]栾景亮.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更新[J].北京规划建设,2021(01):5-8.

[4]胡盼.城市更新视角下旧城改造的思考研究[J].商讯,2021(24):155-157.

[5]陈捷.推动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可持续发展[J].中国房地产,2021(2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