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什么?如何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心肌梗死是什么?如何治疗

钟竹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97

急性心肌梗死指心肌出现死亡或部分坏死,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者完全堵塞,导致远端部分血流被迫中断,心肌处于缺氧、缺血状态所致。具体发病机制如下:冠状动脉内斑块外层较薄,内层脂质核较大,某些应激状态下,斑块易产生破裂,血小板聚集快速形成血栓。但由于冠状动脉较细,血栓增长达到一定量后,会导致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所供应的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最终导致心肌逐渐坏死。

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低血压、休克、心率失常等。疼痛是心肌梗死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只有极少部分患者发病时无疼痛,大部分患者发病时心前区伴随剧烈的疼痛,并且持续时间长,几小时或更久时间,病人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焦躁不安、多汗、恐惧、胸闷等症状。疼痛中期可能出现患者血压持续下降,严重的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休克的症状,引发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非常严重的一种形式,一般说的心肌梗死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另一种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发病的机理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都是在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在这个基础上又出现了进一步的血栓破裂,引起血管的堵塞。但是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它的发病机制又不完全一样。对于ST段抬高型心梗,它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以后完全堵塞血管,如果堵塞时间长达20-30min以上,就可以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般在破裂的基础上血管并没有完全的被堵塞,也正是这一点不同,导致后面治疗的方案也有所不同。

诱发心肌梗死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体力劳动者、情绪过于激动、血压急剧增加,导致心脏的负荷增大,易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出现急性心肌梗死。②进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进食大量高盐、高脂后,身体血脂浓度增高,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导致身体血流缓慢,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引发急性心肌梗死。③休克、大出血、外科手术或患者有严重心率失常,导致心脏供血量减少,冠脉血量的供给减少,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④在6:00-12:00时身体的交感神经活跃,心肌收缩增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⑤吸烟酗酒,大量饮酒和大量吸烟引发身体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而引发心肌梗死。

根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发现,心肌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或者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耐糖量异常等;另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比如高糖、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等,近年来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的数据显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死亡率不断增加,并且发病率不断趋于年轻化态势。

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数据、患者的放射性核素检查数据及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了解患者的心肌功能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主要包括:①对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吗啡或内注射哌替啶肌,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和濒死感;②采用硝酸甘油,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但对于低血压患者不适合采用;③利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采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采用磺达肝癸钠,口服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可建立和维持梗死相关血管的通畅,预防血栓的形成。对于血脂高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他汀类药物通常安全性较高,但应用时也应注意检测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患者病发时的心率失常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造成患者严重心率失常或猝死,使用维拉帕米、美托洛尔、胺碘酮等相关药物,如药物已经不能有效控制,则应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的方式。

针对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通常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通过挽救患者濒临坏死的心肌或缩小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从而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脏正常功能,并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但要注意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大小、身体体质及有无其他病史状况,确定患者可不可以耐受手术治疗的方式,患者的具体症状不同,采取的手术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当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受阻,血管堵塞达到80%以上,可以对患者采取支架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使心肌供血量和供氧量恢复正常,缓解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以免患者发生猝死的意外事件。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称为心脏搭桥手术,对于特别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介入手术已经无法缓解患者的症状,可以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取患者自身的一段血管,取大隐静脉血管或者内乳动脉血管,用这根血管绕过堵塞、狭窄的病发部位,搭桥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位置,使其他部位的血液可以通过这根血管流向心脏部位,给心脏供血,从而缓解患者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保障患者心肌供血供氧状态恢复正常,从而缓解患者的胸痛、胸闷、心绞痛等临床症状。

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出院回家进行康复护理治疗,患者回家后也应遵从医嘱,按时服药,适当的进行康复运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状况、身体指标情况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在身体可以承受的情况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每日的运动量,促进身体体力的恢复,有效提升心肌功能,减少患者复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不要扎堆;生活作息规律,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勤洗澡换洗衣服,但要注意患者的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水温不宜过烫,不要在饱餐后洗澡,严重心肌患者应该在他人的陪护下洗澡,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忌熬夜及劳累,戒烟戒酒;饮食禁忌辛辣、忌易胀气的食物、忌高胆固醇、忌高脂肪及其他发物,饮食宜健康清淡,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蛋白质类等。

综上所述,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查数据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贯穿着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严重的患者必须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但出院后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在后期的康复过程中,也要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避免疾病的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更快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