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浅谈中职 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

赵巧珍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本人通过企业实践与培训学习,从新能源汽车专业基础建设、新能源专业混合式课程建设、新能源专业教学要求等方面浅谈中职新能源专业建设。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


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技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现代社会对于能源问题与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能源的供应无疑将会成为一项影响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问题。汽车市场经过几年的过度已逐渐由传统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发展。汽车行业发展已经从传统化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迈进。

我有幸进行了一些企业实践。经过学习,本人对新能源汽车及专业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的理解和学习。

一、新能源汽车专业基础建设

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意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以及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简单电路识读和故障分析等专业知识,培养具有高度的安全防护意识,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及相关行业需要的管理、生产、服务等一线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本专业课程,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新能源汽车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在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发展做好知识准备。

2.调研

(1)了解学科体系下理论知识

中专学生应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知识,包括掌握新能源汽车发展史、类型、结构、核心技术、驾驶与操作、专用工具使用、安全防护、维护方法等。通过基础知识的渗入,加强中专生对岗位环境的认知,进而激发对专业技能学习的渴望,通过学科培养,引导学生由单一的知识理解向知识迁移过渡,进而向知识创新提升。

(2)汇总及调研国内外标准

通过汇总、学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标准,特色专业建设案例,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确定符合学校实际教学的各项标准。

(3)地区企业、兄弟院校调研现状

我专业需要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增加新能源汽车实训模块。并根据国家政策及天津市汽车发展趋势,布局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专业方向,联合汽车整机厂或服务经销商按企业和行业标准,结合学校实训场地资源初步建设完成“校内新能源认知体验实训基地”,同时借助企业资源建设完成“校外新能源培训基地”,相应调整部分班级教学计划,融入新能源相关课程,更好服务汽车新能源后市场。

为了我校新能源专业的建设以及建设一批能够适应新时期汽车发展的教师队伍,我专业组织老师前往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交通技术职业学院等相关企业院校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了兄弟院校的办学情况、课程设置体系、新能源实习实训设备、新能源课程在课程安排中的比例、新能源所需开设的基础课程。调研结果显示,新能源专业的开设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能源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电学基础,因此开设了电工电子基础,电工学。

了解我校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距与优势所在,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实训室资源的利用。

通过与新能源相关企业的探讨,了解新能源汽车信息化教育的 软、硬件资源,认识新能源相关教学实训台,确定我专业新能源方向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兄弟院校和企业的走访和调研,我专业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较好的调研效果,必定为后续专业教学开展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

3.确定课程名称,提炼工作任务

通过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职业性和专业性的要求,以学生认知、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成长规律为主线,融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并形成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内容

公共基础课

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体育与健康、历史、艺术欣赏

职业能力课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底盘结构原理与维修、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器原理及检修、发动机结构原理与维修、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知识拓展课

汽车4S店经营与管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汽车实用英语

技能实训课

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实训、动力系统拆装实训、底盘系统拆装实训、电器系统实训、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综合实训、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定岗实习


4.确定工作任务、编写讲义

(1)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

(2)故障产生原因和排故方法

5.编写教材、课程体系

(1)走访企业及员工

(2)问卷调研

6.实训室建设

根据新能源汽车结构规划实训室的组成模块:

  1. 整车实训模块

  2. 电驱系统实训模块

  3. 能源系统实训模块

  4. 电动空调实训模块

  5. 车身电器实训模块

  6. 底盘实训模块

二、新能源专业混合式课程建设

本专业课程主要依托泛雅学习平台进行建设,整合教学资源,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学习没兴趣,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总结以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吸取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参加教学教法相关的培训,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收集、整理课程资源,开发好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兴趣。

课程主要依托泛雅学习平台,做了2-3个不同形式的课程设计,经过实际课堂的验证,最终确定其中一种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设计更注重教学活动环节的引导作用,利用学习平台的发布通知、签到、选人、抢答、讨论,作业等功能。

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每个章节都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的,每课时有1-2个任务。课前对学生进行章节开放,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分层次讲解,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了解部分进行自主学习。课后通过章节小测或小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目前初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资源。利用这套课程资源,学生对课堂活动比较感兴趣,专注力有所提高。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能源专业教学要求

1.明确教学基本标准

根据国家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情况,与行业专业及专业骨干教师一起研讨,制定相关的教学基本标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2.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对教学质量好坏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培养教师过硬的专业教学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专家培训学习,了解中职新能源专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新型教育教学理念与手段、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等;通过兄弟院校调研及座谈,吸取经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企业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积累实际教学案例。

3.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与引领能力。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形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校企合作

在我专业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下,进一步深入合作。

(1)共同开发专业教材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有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依据企业前沿技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教材,确保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统一,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使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2)企业技师兼职授课

企业技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强大的信息化技术,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相结合,聘请专业的技师进来线上授课,既弥补了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又解决了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学时间冲突的困难。让学生及时学习企业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提升岗位能力及认可度。

(3)深入校企实践

我专业有较好、较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每学期的教学中都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进入企业实践,亲身了解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学习专业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探讨.林波,刘祥,赵红荣.河北职业教育.2021(03)

【2】广西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秦国峰,黄春阳,糜沛纹,谢奇伟.职业教育.2021(04)

【3】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对策[J].谷守印.职业.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