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成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成效研究

——以“寻百年足迹,探乡村振兴之路”团队为例


乔亮 徐燕思

天津商业大学 理学院 天津 300134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开拓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十分有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培养教育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环节,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探究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和方法,对提升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寻百年足迹,探乡村振兴之路”团队(以下简称“百年团”)以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大事件为脉络,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学生归属地就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新形式,力求取得新实效。

关键词:社会实践、实效性、改革创新、学生成长

一、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困境

1990年6月开始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历30年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青年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了解国情民情的主要载体和高校课外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但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实践活动背后,社会实践的主题特点、开展形式、育人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践形式内容同质化严重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载体平台,根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应当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的创新上缺乏创意和力度,更多的是地重复已经成熟的实践模式。例如,很多高校社会实践多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走访企业、公益支教、开展调研等传统的形式为主,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同质化严重。同时,大学生在面对实践内容单一、实践形式具有局限性的活动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选择的自主性不高,这导致在实践过程中“走过场”“形式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二)与社会热点焦点结合不够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热点焦点,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的重要渠道。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就是要聆听时代的呼声,观察社会的热点难点。在实践中受什么教育、长什么才干、作什么贡献是需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紧密结合的。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聚焦时代主题、关心社会热点”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根据国家最新文件精神和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精细确定。

(三)与学科专业结合度较低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暑期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与学生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探查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但现有社会实践中过于追求形式,调研类、参观类较多,专业实践类较少,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 “两张皮”,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是活动成效的基本保障。大多数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临时联系,由学生自己在家就地解决。学校于实践基地的联系为“一锤子买卖”,无法与实践基地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无法满足更多学生参与实践的现实需求,导致活动不深入、不持久、缺乏长效性。此外,部分学生因为实践基地远离学校,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约束,敷衍了事,不能真正进行社会实践。

(五)实践动机功利化

暑期社会实践的初衷是在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中央、各省市每年也会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评优,旨在选拔优秀的团队。但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比较淡薄,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获得个人荣誉的手段。此外,该项荣誉一定程度上成为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评职称的支撑材料,指导老师中也存在着功利化动机。

(六)组织管理不科学

首先,缺乏保障体制。社会实践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大多数高校少有专项资金支持。缺少经费的支持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其次,评价体制不科学。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应从社会、学校、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而目前很多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评价标准具有单一性和短期性,未能顾及到各参与主体的不同需求,存在着团队针对评价指标各个击破的现象。例如考核的指标中有媒体报道的要求,实践团队则通过个人人脉关系一味追求媒体的级别,忽略活动实际效果的提升。第三,激励机制不科学。高校对优秀社会实践学生的评选多以书面报告或PPT答辩为依据,重总结、轻实效,导致一些投机取巧者获得奖励,影响广大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二、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成效的方法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旨在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全方位提升自己。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来规避和完善。

(一)提前谋划,选好配齐活动队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高质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样需要提前谋划,精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在暑期进行,活动通知往往在临近暑假才下发。等到通知下发后再组队,这个时候学生在忙着复习考试,不愿意分时间出来。而且很多学生已经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临时招兵买马,阻力大、效果差。因此,团队的组建应当前置。指导教师和学生骨干要提前把握社会的热点焦点或围绕长期坚持的特色活动提前确定活动主题,选拔合适的成员,在暑假前选好配齐队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人员保障。“百年团”在暑期前两个月就开始谋划实践主题,通过宣传报名、集中面试等环节,结合实践地和家乡地距离、年级分布、男女搭配等因素,进行队伍的组建,形成了“红船精神”、“万里长征”、“抗日烽烟”、“建国大业”、“改革春风”、“复兴之路”和“直播小组”六支小分队,分别赴浙江嘉兴、贵州遵义、河北阜平、陕西延安、安徽凤阳和天津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当地深入对接,从红色精神的传承角度出发,探寻新时期乡村振兴之路。综合来看,学校要与社会实践单位沟通。一方面,将实践单位所提供的岗位及其职责、要求等信息公布于校园网上,为学生创造便利,自主选择,网络填报。另一方面,与实践单位建立日常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及接收单位的有关要求,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学校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方交流。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正确理解政府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宏观管理机制。此外,开通网上资助平台,将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果等信息公之于众,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物质支持及精神鼓舞,从而增加校企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机会,解决当前各高校面临的社会实践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根据学校优势挖掘运用社会实践载体

学校应着力加强以校园为载体的社会实践建设。建设一批品牌化的校园实践项目,重视其参与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工作能力、责任心的培养,形成品牌效应,鼓励分批次参加校园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局面,从而将校园社会实践普及到全体学生。以专项研究课题为载体,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其中承担具体工作,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指导老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在调研、走访等实践过程中了解国情,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形成学校“万众创新”的潮流。以就业实习基地为载体注重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的培养及专业能力的提高,加深对专业知识社会价值的认识。在此实践活动过程中应注重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实践环境,坚持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实践基地的不同情况科学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和谐环境激励人、引导人、充实人的作用。“百年团”结合学院贵州、甘肃、陕西等地学生分布较多等因素,充分实现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有利于当地的资源整合。运用社会舆论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力度,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三种社会实践应相互补充,形成广范围、全覆盖、有侧重的社会实践育人网络,从而有效突破社会实践所面临的困境。三是尊重教育规律,创新社会实践教学体制,有目的地制定适合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同时将一些带有公益性、服务性的实践项目纳入该培养计划中。课堂教学实践要以人为本,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互动式、探讨式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治学的严谨性,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此外,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体系,与课堂知识有机融合,以规定学时、学分的方式呈现,并明确其内容、形式、目的及相应的奖惩机制。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大学跨度三到四年,不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各有特点,因而设定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必须因人而设、因地制宜。如一年级学生,脱离寒窗苦读的中学时期不久,对社会不甚了解,则应以培养其“亲社会行为”为主旨,参加公益活动进行社会实践;二年级学生,仅具备一定的理论层面知识,需要对社情、国情有直观的了解与深刻的理解,因此应该采取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

(三)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职业规划充分融合。

四年级学生是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社会实践应以就业实习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形成示范作用,从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对参加社会实践指导并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可以量化的方式将参加社会实践并表现优秀的教师纳入优秀教师档案,作为其评定职称、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要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社会实践考核目的,在评定成绩的同时,必须能够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否则适得其反,必然影响其育人效果。因此,考核机制一定要客观、科学,既要定性考核又要定量考核,既要过程考核又要效果考核,既要结构考核又要综合考核,既要分级分等的宏观考核,又要做到细节上详细清楚,只有尽可能反映出真实的水平,才有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并相互交流借鉴,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此外,评价社会实践,应将社会、学校及学生三个层面的衡量标准有机结合,尽可能达到各参与主体的预期目标,真正实现社会实践锻炼人、培育人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鹏.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存在的不足与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2019(28).

[2] 姚佳妤.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 者服务团为例 [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9).

[3]戴媛, 吴思宇.乡村振兴背景下“校村互动”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爱益南商队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8):33-35.

[4]许智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赴扶溪支教调研为例[J].社会与公益,2020(06):67-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