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王 晨光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新城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电能的整个生产使用过程包括: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多个环节,由于电能会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相应的转换与传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阻抗和热能散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电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造成电能利用率的下降。线损是电网运行效率的重要参考,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而将线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推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作者分析了台区同期线损的异常,并研究了处理方法。
关键词:线损;线损分类异常原因;降损策略

引言

我国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线损管理强化,线损管理措施探索活动,并有效的降低电能损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电力企业管理中,还存在着线损管理模式不规范,能源损耗过大的问题,对于国家能源以及财产造成较大的损失。为了解决电网线损问题,就需要结合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线损问题,加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
一、线损分类

根据线损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其中,技术线损又称理论线损,可分为固定线损和可变线损。根据供电设备的有关技术参数和当时电网的负荷情况,可用公式计算出的线损的具体值。固定损失是指与电流变化无关的损失。其尺寸的变化与元件的电压变化密切相关。但系统电压值相对稳定,不会因外界条件而发生剧烈变化。因此,这种损耗值是相对固定的,所以称为固定损耗;变损耗又称负载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取值范围广,所以称为变损耗。线损管理是由于电能装置管理不善和计量误差造成的电能损耗。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遗漏、错抄、用户偷电等行为,大多是人为活动造成的,都会影响线损管理。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监督管理,可以大大减少线损。

二、影响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
2.1台区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及应用不合理

在许多区域中,变压器不在供电区域的中心,而是位于供电半径过大、电路末端电压不足的特定区域,这会影响用户体验,并导致区域中的布线大幅增加。变压器的应用也存在不规则现象,在许多反应区,变压器在日光下的负荷较低,因此许多变压器在夜间非常低,甚至可能超载。在这两种情况下,问讯台的线都会增加。

2.2配电结构不足,布线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村民分布不均,东部情况不同,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仅限制了电力线的复盖范围,而且影响了电力线的质量,其中许多已经枯竭,陈旧不堪。近年来,电力需求日益增加,相当一部分电路超载,进一步加剧了布线问题。

2.3电网结构缺乏优化

配电网络情况是影响线损降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降低线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配电网络当中的设备类型不合适、电源设置不够合理等都会造成线损异常。另外,若是供电半径设置相对较长、输电线路截面较小等都会增加线损的损耗。除此之外,供电方式设置不合理(例如采取单边供电模式等)也会造成线损增加。

2.4线损管理流程方面

台区线损从管控流程的角度出发,包括有设备维护、销售把控以及调度等方面。设备在出现特殊状况时,问题无法及时判断并有效解决,各方面职责也较为混乱,甚至是员工只关注自身工作,都导致问题最终扩大。所以,信息传输过程并没有真正达到制度化以及体系化的要求。2.2 窃电事故频发,管理难度大台区在实际运行中,窃电问题长期存在并不断扩大,同时各种模式的窃电也不断出现,线路损耗的把控很难真正达到目标。面对一些较为繁杂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常常可以轻易地发现但是却很难有效处理。
三、台区同期线损异常的处理方法
3.1加强检查,减少线损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电力公司监管不严使线损增加漏洞,因窃电、非法用电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损害电力公司盈利能力。因此,供电企业不仅要对违规者起到震慑作用,还要加强全面的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线路、变压器、仪表的实际情况,对线损偏高的情况进行处理。通过调查用户有大量线索和可疑点,尽量弥补业务漏洞,减少不明损失。
3.2逐户分析异常数据并现场查找处理

客户服务员每天从用电采集系统中将辖区所有台区同期线损导出,筛选负损及6%以上线损率台区,同时将小电能量台区通过系统白名单报备剔除,对剩余线损异常台区进行判断分析。针对线损异常台区对比采集系统中客户电能量变化情况,逐户分析是否有异常数据。系统核查无问题的通过派工单的形式通知台区经理进行现场查找处理。

3.3优化线损管理流程

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应优化线损管理流程,使线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效率。在线损管理中,应将不同的电压等级联系起来。低压变电站区域同期线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部门、各专业联合起来,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线损分析效率。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专业培训,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对每一个问题和故障都要有专人持续跟踪处理,切实缩短线损处理时间。

3.4汇总整治成果 确保整改到位
对线损不达标线路及台区实行“日监控、周治理、月考核”的管理机制,此举益于在提升客户侧电压质量的同时降低配变损耗。其中包括,严格管控抄表例日,严禁随意调整抄表结算例日,优化抄表例日,进行统计线损与同期线损对比,分析线损波动原因;加快高损线路治理力度,以日线损为主,优先对线损率大于10%的线路入手。主要从线变、关口倍率、表底正确性、表记接线等基础数据开展核查此项工作。从日采集成功率着手,营业采集运维人员加强对采集成功率的监控和采集异常及离线问题形成闭环管理,消除高负损台区,进而优化线路线损率,并将每月数据补录清单保留影像资料;将班组作为同期线损系统建设的执行主体,每条配电线路、每个台区的线损管理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人。对确实存在的管理过错进行认真整改,形成整改小结上报管理疑点核查小组,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保持整治成果,台区线损常态化运行。
3.5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供电企业为了对线路损耗进行控制,必须立足于管理人员角度,做好相关业务知识教育、技能培训,确保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体系,不断强化业务能力。通过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够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工作,采用学习和讲座方式,使管理人员明确线损管理的重点内容; 利用技术培训方式,有助于加强管理人员的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 采用同业交流方式,可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优化改进工作内容与方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更好地落实降损节能,就要进一步加强线损的管理,更加重视对理论线损计算和分析工作的落实。管理线损是为了达到在理论线损计算中所得到的结果的水平。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线损,运用经济线损率来进行指导刻不容缓,供电企业应立足实际,对工作进行管理,对理论线损计算进行基础准备。不断地积累关于线路或设备的参数资料以及负荷的改变等方面资料,从而得到更加精准的理论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1]李锐.营配贯通台区线损异常数据治理方法分析[J].低碳世界,2017(03):68.
[2]孙彦.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J]. 安徽电力, 2017(0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