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

王健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730900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观察组(n=48)。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足部护理、血糖监测、规律锻炼、规律饮食以及遵医嘱服药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糖尿病院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与常规干预方式相比较,效果较为显著,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糖尿病;作用效果

随着居民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几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研究表明,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不足30%,且仅有42.7%的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水平。且调查显示,血糖控制不理想主要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有关。临床主要采取电话回访、发放宣传手册、健康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属于单项的知识灌输,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本文就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具体结果采取报告形式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为医院本市常住居民,首发2型糖尿病,且诊断病史不超过1个月;年龄<70岁;认知功能正常,可以预言沟通;清楚该研究项目,自愿参加。排除标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行动不方便;合并其他重症器官衰竭疾病;已接受类似相关的研究项目;资料不完整。对照组年龄25-58岁,平均(46.25±7.41)岁;男24例,女24例;病程1-7年,平均(4.57±1.47)年;观察组年龄23-60岁,平均(45.98±7.18)岁;男21例,女27例;病程2-8年,平均(4.81±1.56)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意义,可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

1.2.2 观察组

1.2.2.1 成立循证预见小组

由该科室的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基于循证预见理论的小组,同时以护士长作为该小组的组长,主要负责配合临床医师的工作内容,对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当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由小组成员一同深入分析,并总结以往的临床经验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

1.2.2.2 循证支持

收取来自我国知网、万方、Sxiencdirct等数据库检索近3年有关于糖尿病患者术后干预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该文献资料阅读,再结合患者的病例情况进行分析,从资料中得知这类患者自护管理能力大多数存在下降趋势,是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将临床知识升华到理论发内心,继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为此制定出基于循证护理护理对策进行科学性、先进性且有效安全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指导[3]。为患者在住院休养期间打造良好的舒适环境,如病房内要保持通风和整洁,可将灯光调到柔和光线,避免噪音或是强化影响到患者休息,也预防患者因灯光刺激而提高并发症,尽最大能力保证患者睡眠质量,此外病房的责任护士要提高护理技能熟练度,做好预防给患者喂饭喂水时出现呛咳事件。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4]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8.0软件记录,数据采取±和卡方显示,检验方式以t和百分率代替,P小于0.05,证明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表1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x±s,分)

组别

糖尿病知识

足部护理

血糖监测

规律锻炼

规律饮食

遵医嘱服药

对照组(n=48)

2.25±0.81

2.19±0.65

2.34±0.47

1.87±0.55

1.91±0.82

2.01±0.94

观察组(n=48)

3.17±0.88

3.22±0.71

3.04±0.53

2.45±0.61

2.87±0.85

3.16±0.92

t

5.329

7.412

6.846

5.145

5.631

6.05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的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可引起微血管、大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致残率甚至死亡。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已经成为控制血糖、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的关键措施,也成为糖尿病防治中的重点。

常规健康教育中,受患者学历、年龄、记忆力等多因素影响,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为此需针对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完善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改变糖尿病人员不健康生活方式,减轻疾病所对社会带来的负担 [5]。基于循证护理护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被动变成主动,且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彰显出护理人员工作价值,提升护理人员的直观及客观思考能力,培养护理安全行为及专业技能,严格依照优先预防工作原则,降低因护理事故而引发的护患纠纷事件,为患者打造舒适其完全的服务环境,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拉动整体医院的工作质量。

综上分析,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糖尿病院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与常规干预方式相比较,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建娣,徐亚青,郑宋宋,等. AIDET沟通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医护工作的临床意义[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5):601-604.

[2] 陈凤娟,王僚阳,曾东贵. 远程家庭护理计划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3):55-58.

[3] 薛文俊,牛晓丹,王艳红.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2):225-232.

[4] 柏荣伟,叶赟,倪静玉,等. 糖尿病患者二元应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护理管理杂志,2021,21(9):655-659.

[5] 崔婧晨,张普洪,娜地拉·多里坤,等.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移动互动类平台的应用现状[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1,15(1):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