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

彭荣

宜春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江西宜春 331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均开展脑卒中偏瘫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与自主生活能力的改善。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

伴随急救医疗水平发展,大部分脑卒中患者能够通过早期有效急救挽救生命,但因脑组织损伤会累及神经功能,而继发一系列后遗症[1-2],这也是目前脑卒中诊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常见后遗症有偏瘫、言语不利、二便失禁、认知损害等[3],会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为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我院近年来构建线上家庭医护平台,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男女各34例、26例,年龄45~76(57.91±5.42)岁。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4]且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变者;发病前运动、认知功能正常者;对医护服务配合度高者。排除标准:确诊恶性病变者;既往骨科手术史者;伴严重骨质疏松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遵医嘱完善用药指导与疾病宣教,基于主治医生与康复医师制定的康复方案进行康复护理,患者离院前就居家运动康复方案与要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每月通过电话随访居家康复情况,并提醒患者定期复诊,开展为期6个月的护理。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①护理小组构建:纳入神经科、康复科经验丰富护理人员与康复医师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同时通过微信或QQ构建线上家庭医护平台,由院内信息网络工程师负责维护。患者离院前确保患者及家属均加入微信群或QQ群。②平台健康教育:组内医护人员通过会议进行脑卒中偏瘫康复方案的讨论,明确既往康复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优化调整,结合患者具体病例资料、检查报告等进行康复方案优化,护理人员结合康复方案内容初步拟定健康教育框架,并加入图片、视频与通俗化文字编制科普文,护士长审核后定期于平台发布。③运动指导:本组患者主要后遗症均为偏瘫,因而延续性护理指导需要围绕运动干预开展。护理人员在平台上就居家良肢位摆放、运动训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患者功能损害情况在线指导患者及家属开展运动训练与作业训练,每日由专人负责定时于平台回答患者问题。同时需要嘱家属多陪伴患者,与患者交流、陪伴其开展训练等,帮助患者在保持良好状态的基础上实现功能改善与恢复。


1.3、观察指标

1.3.1、神经功能评定:采用美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总分42分,评分越低功能恢复越好。

1.3.2、自主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恢复越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定运动能力,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616911d6197e0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与自主生活能力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与自主生活能力比较(616911d6197e0_html_40a4b0ee1f355f0e.gif ,分)

组别

时间

NIHSS

Barthel指数

FMA

研究组/30

护理前

24.19±3.68

67.59±6.12

60.21±4.82

对照组/30

25.03±3.71

68.40±6.09

60.15±5.31

t

0.295

0.441

0.218

P

>0.05

>0.05

>0.05

研究组/30

护理5个月后

9.85±1.27

81.31±3.10

79.37±2.04

对照组/30

14.27±2.15

75.23±2.86

74.12±3.45

t

6.742

5.972

5.668

P

<0.05

<0.05

<0.05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突发性脑血管病变,以突发性脑血管阻塞或破裂为主要病理改变[5],继发脑组织损伤的风险较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吸烟饮酒行为等是本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居民死亡构成中占比较高。急救体系发展与完善有效降低了本病患者急性期死亡风险,而后遗症期患者面临的主要功能障碍问题为偏瘫。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为患者开展的专业性延续性服务,通过搭建线上沟通平台,在线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医护小组能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与需求调整居家康复方案,通过健康科普文推送、在线健康指导等途径确保患者在家庭生活中接受专业医护服务。结果显示护理5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运动与自主生活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的改善,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易瑜华,乐碧芳,李芳,等.案例激励教育联合肢体运动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38-40.

[2]程丹.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2):160-161.

[3]周晓芳.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1,35(1):84-86.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6):379-380.

[5]张丽娟,董博,宋艳丽,等.居家康复期脑卒中失能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