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0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70 例研究

王芳玲 徐智广 代汝伟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17以及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运用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白头翁汤;美拉沙嗪片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慢性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可累及结肠和直肠的不同部位,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以及腹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当前在治疗UC时,药物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美拉沙嗪,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但是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较差。因此,本文对白头翁汤加味运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校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UC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病程8个月-17年,平均(8.3±3.1)年,年龄22-70岁,平均(45.4±11.3)岁,其中15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发病部位:20例为乙状结肠、直肠、11例为左半结肠、4例为全结肠;观察组病程9个月-18年,平均(8.4±3.2)年,年龄23-71岁,平均(45.6±11.4)岁,其中14例为女性、21例为男性,发病部位:21例为乙状结肠、直肠、11例为左半结肠、3例为全结肠。两组的发病部位、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即口服美拉沙嗪肠溶片,1-2片/次,3/d,1个疗程为2周。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基本药方为:秦皮10g、黄柏10g、黄连3g以及白头翁15g,辩证加减,若患者有表证,则加入荆芥10g、葛根15g;若患者合并血虚,则加入阿胶10g、炒当归10g;若患者合并瘀血加重,则加入赤芍12g、败酱草15g、丹参15g;若患者合并腹痛,则加入甘草6g、白芍15g;若患者合并脾胃虚弱,则加入白术10g、茯苓15g、黄芪12g;若患者合并食滞,则加入鸡内金12g、焦山楂15g;若患者合并里急后重,则加入槟榔10g、木香15g,冷水煎煮药材,取汁200ml,给予患者保留灌肠,1次/d,1剂/d,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包括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1.4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1)痊愈。大便经3次镜检,均恢复正常,经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消失,且体征和症状消失;(2)显效。经肠镜检查,可见黏膜病变恢复程度≥2级,且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3)有效。经大便镜检,白细胞和红细胞总数5个,且经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1级;(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2]

1.5统计学分析

由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和X2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35)

5(14.29)

12(34.29)

8(22.86)

10(28.57)

25(71.43)

观察组(n=35)

13(37.14)

11(40.0)

10(28.57)

1(2.86)

34(97.14)

X2





6.382

P值





<0.05

2.2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IL-17、IL-23以及TNF-α水平均较低,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x±spg/ml

组别

TNF-α

IL-17

IL-23

对照组(n=35)

35.62±3.11

235.46±23.09

443.56±48.65

观察组(n=35)

25.01±2.45

240.12±25.46

340.11±24.56

t值

7.309

8.112

5.207

P值

<0.05

<0.05

<0.05

  1. 讨论

祖国医学将UC划分为“便血”、“泄泻”、“腹痛”、“痢疾”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暴饮暴食、温热郁结、情志不遂等有关,病虽在大肠,但是与肝脾胃有关,是本虚标实之证,治疗通常坚持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的基本原则。白头翁汤中的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黄柏可以泻火除蒸、清热燥湿、解毒疗疮;秦皮具有收涩止痢的功效;白头翁可以凉血止痢、清热解毒,全方共奏行气调血、疏肝健脾的功效[3]。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头翁具有抗炎、杀菌的功效,能够使机体免疫力增强;黄连、黄柏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秦皮可以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抗氧化,并且全方可以调节炎症因子、黏附因子的表达,对细胞因子、氧自由基产生直接作用,对溃疡面愈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肠黏膜水肿充血减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

综上所述,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运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不仅可以发挥抗炎作用,还能减轻症状,使治疗效果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怡,高柴升,彭作英.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03):60-61.

[2]马乾章,李云,丁原全.白头翁汤加味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热毒炽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2):918-922.

[3]王安兵.白头翁汤加味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海峡药学,2015,27(06):226-227.

[4]王聪丰.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05):602.


作者姓名:王芳玲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0.11 籍贯:河北省唐山市

学历:本科 现有职称:高级实验师,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