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义分析下汽车无人驾驶和自主驾驶用户体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关于语义分析下汽车无人驾驶和自主驾驶用户体验分析

杜军

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276826

摘要:语义分析,是基于人的联觉和联想,从而实现对某一事物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汽车无人驾驶和自主驾驶的用户体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语义分析的视角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多内容的论述和探索,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语义分析工作的科研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和研究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语义分析;无人驾驶;自主驾驶


引言:随着我国多地区开展无人汽车运输服务项目,无人车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代表,其超高的技术水平以及科学价值引发一系列的讨论和关注。一方面,社会大众对于无人驾驶与自主驾驶的体验差距,依然存在一定的担忧,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需要在大量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1.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率先开展无人驾驶车辆的运载项目。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城市5G通信工程、计算机数字化建设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在某种程度上助力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针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担忧和困扰。无人驾驶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应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潜力较大,需要进一步增加相关领域的投入和支出,同时开展无人驾驶的用户体验调查工作,也是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的重要举措。

  1. 驾驶任务的设定

基于语义分析的前提下,在开展无人驾驶和自主驾驶用户体验分析中,需要结合相应的实验进行研究,同时设定对应的实验任务和实验要求。在语义分析环境中,需要根据用户的直观体验作为实验的评价标准,因此任务的设定,以以下三个项目为重要的实施内容。其一为速度控制,其二为避撞控制,其三为转向控制。以上三个实施内容可以作为实验的主要任务,同步还能够增加其他次要任务,包括听音乐、看地图、打电话等。通过设定一系列任务,对比汽车在两种驾驶环境中,用户体验的最终成效。

  1. 实验设计

为了规避试驾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隐患,本次实验采用现代化数字模拟技术,以3D控制驾驶系统以及计算机驾驶软件相结合的形式,以50位大众用户的直观体验为参考依据,开展汽车无人驾驶和主动驾驶的体验。其中,还可以额外添加相应的次要任务,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受。在二者的驾驶过程中,需要将用户的语言、行为、动作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用户的紧张程度以及对乘坐环境的直观感受进行有效记录。以100组的形式,让50位大众用户完成每人两次的驾驶和乘坐体验,从而实现用户数据的精准化和多样化。实验过程中,需要及时对用户的各项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特别是针对男性用户的驾驶感受以及女性用户的乘坐感受,要进一步强化对应的细节,明确实验设计的初衷。

  1. 用户体验报告分析

实验结束后,开展相关用户体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述。首先,针对无人驾驶的用户体验,几乎所有第一次驾驶体验的用户,都会存在一定的担忧,尤其是在汽车转弯、加速、超车等环节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率加快等现象,进一步说明社会大众对无人驾驶技术,在心理层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担忧和疑虑,特别是对于无人驾驶技术掌握程度不足的用户,其担忧程度以及驾驶体验更加明显。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本质上是为用户提供更为良好的驾乘体验,特别是针对用户的实质需求,能够给予有效帮助,而在实际的驾驶环境中,大部分的乘客都会存在一定的担忧情绪,进一步说明无人驾驶技术未能实现有效的渗透和影响。另外,针对无人驾驶过程中设定的次要任务,会进一步加剧用户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在多种声音嘈杂的环境中,用户的注意力无法从驾驶的前进方向转移,对应的紧张程度以及敏感程度进一步增加,不仅会增加用户的驾驶风险,还会导致驾驶过程中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主动驾驶环境中,用户的驾驶体验程度以及实际感受相对自然,说明了现有用户对于传统驾驶环境的适应性,能够从传统驾驶模式中,得到有效的放松。通过对用户语言体系的信息收集,可以了解到在无人驾驶环境中,用户大多是感受到汽车驾驶灵活度不足、驾驶速度偏低、驾驶体验较差,而在自主驾驶环境中,对应的驾驶体验则大多是用户的语气词,进一步说明在初次体验中,用户对无人驾驶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实验中,存在两个重要影响的变量,在语义分析中,两种变量对应的影响,极有可能会改变驾驶体验的最终成果。变量一,驾驶环境的虚拟化,会降低用户的实质感受,从而降低驾驶环境的真实度,让用户的心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安逸和舒适,不利于实验真实数据的生成。变量二,驾驶用户大多是未接触过无人驾驶技术,对于无人驾驶车辆大多仅停留在好奇的程度,未能更加深层次感受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乐趣和意义。因此,为了更加高效显示无人驾驶和主动驾驶用户体验的差异,借助现代化计算机软件,对乘驾体验进行计算和评分。在无人驾驶环境中,用户的综合评价偏于负面,主要是对于驾驶环境以及驾驶技术的不适应、不了解,对无人驾驶技术存在明显的负面情绪。在主动驾驶环境中,用户的综合体验相对正面,受日常驾驶因素以及驾驶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用户已经适应了传统的驾驶环境,并且在次要任务的影响下,对应的驾驶体验依然趋于正面,进一步说明主动驾驶技术已经深入人心,需要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无人驾驶技术进行优化

[1]

例如,北京地区某品牌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实现了与用户的智能对话,以AI的形式,实现用户和控制系统的有效交流,从而降低用户的不良情绪,缓解用户对驾驶环境的陌生感和抗拒意识。另外,上海区域也在开展无人驾驶项目时,增设驾驶管理员等人员,进一步降低无人驾驶技术客观存在的影响和问题,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根据当前用户数据的科学分析,在自主驾驶模式中,用户同时接受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虽然能够增加用户的驾驶体验,但是对于实际的驾驶安全性影响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还可以会对驾驶人员形成不良的驾驶习惯,导致后续的自主驾驶时,增加了风险出现的几率。因此,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自主驾驶,用户的体验和感受,都需要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当前无人驾驶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2]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无人驾驶和自主驾驶用户体验的分析,进一步得出当前无人驾驶体验中,其综合性的评价指标要低于自主驾驶,对应的原因主要受自主驾驶发展久远,无论是社会背景还是驾驶习惯,都在某种程度上优于无人驾驶,但是随着未来驾驶生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无人驾驶的用户体验必然迎来新的改变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伍装.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方向分析与研究[J].时代汽车,2018(10):25-26.

[2]李泽文,徐振平,董瑞智.自主驾驶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