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张明涛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云县供电局


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电力工程正逐步向精细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对维护国家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本文从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相关基本问题出发,对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分析,为今后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构建


引言: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信息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为供电领域的电路生产经营提供相关服务,通常简称PMS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电力生产和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我国电网信息化转型需要具体系统和硬件基础设施的直接支撑,因此需要积极构建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建立输配电管理体系的思路和目标

输配电管理系统力求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合理整合和分类,持续稳定供电,满足电力系统用户和国家发展的各种用电需求。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在技术层面上得到稳定的保障,打破传统过时的模式,实现现代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了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民族更加强大,所需的电力工程必须上升到相应的水平,因此电力工业不可或缺,其地位非常重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健康社会环境的挑战,也能有效连接电力行业和各类生产企业的整体、共同发展。


二、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相关基本概念

1、输配电模型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也称PMS系统,整个系统基于GIS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直接了解设备的机理,更直接地管理整个维修的设备台账,实现办公和设备数据的单轨管理,系统配备了最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每条输配电线路。该系统允许为输配电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图形符号库,并允许在图形绘制和图形编辑之外完全可视化信息。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转换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数据错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2、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内容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和庞大性是可想而知的,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图、变配电所基本模拟图、电气系统图等。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这些电力设备在哪里,当然这些设备有大大小小的电厂和地下通道,而且在变电站模拟图的情况下,图形的主要特征是一样的。该系统通过模拟配电和变电站中某些设备的具体接线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变电站外的某些线路条件,需要显示电气图设备,还需要能够考虑到一些事故的发生,准确地发现并及时消除缺陷,这也是一个更重要的过程。配套的调度系统和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也不例外,主要目的是加强调度管理,使每一步都能够成功,没有失误。

3、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实际特点

可以说整个系统将电力网络和静态信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实现了静态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电力平台的建设。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洽谈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这一系列的组合,让平台的运行更加稳定,系统搭建更加完善。


三、建立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的根本问题

1、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理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能源,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输配电生产管理建设以生产经营为基本职能,必须具备一定的输配电网络管理能力,虽然地域分布密集,但相对独立于输电,在配电管理方面独树一帜,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在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应包括两个方面来理顺电网信息的分类。一个是用户信息,另一个是商业信息,收集和整理用户资料信息、用电量信息以及供电区域内商业活动中存储的信息。

2、建立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对当前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正逐渐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力供应是当前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目的是满足当前经济生产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电力需求,逐步完善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实现现代化生产管理。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电网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信息共享,保障输配电生产活动的开展。应用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更加规范输配电生产活动,使各领域工作有序高效,更好地为发电提供高效服务。

3、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保证用电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必须不断调整电网结构,完善配套用电设施。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可以为实际工作过程提供平台,有效地记录工作中的数据和信息,便于后续工作的查询和分析。要加强电网建设管理,从电网规划入手,进行设计、规划和项目管理,利用GIS/DB平台为电网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为保证电能的安全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经济稳定的电力,需要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和尽可能缩短停电时间来保障电力供应。为保证各种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变电站和线路管理、电镀管理等专业化管理之间进行业务转移,以提高输电的带载能力,保证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输配电管理系统的建立

1、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及预期

当前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地理图,主要以图形方式表达相关电气设备和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信息。第二方面是变电站/配电站的一次性仿真图,即以图形方式描述变电站的逻辑布线和与配电站相关的一次性设备的系统。第三方面是电气图的构建,这是一个相关系统,以图形方式描述变电站外部设备的接线逻辑。第四方面是设备台账管理模块的建立,除了将设备台账管理与GIS图形相结合外,还应用了批量操作快捷方式,以提高台账分录管理的效率。第五方面是缺陷管理模块的配置,主要包括设备的缺陷过程管理、缺陷清单的查询和统计、报告管理等相关功能。第六方面是调度任务管理模块,具体包括调度日计划管理、班次管理、调度日志、地线记录、缺陷修复记录等,实现调度日自动生成,实现停电申请工作计划、许可证备案申报等任务。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希望实现电网的实际动态和静态信息进行全局规划,使系统、相关信息和状态采集可以在平台上运行,并实现系统与电力营销系统的融合,保证与用户相互沟通的效率,使相关数据与电力营销统一协调,实现电网信息、用户信息、状态的紧密联系,实现业务间的全流程管理。

2、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策略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从两个方面着手,构建电网基础数据平台和创建基础业务应用。输出标准化管理,如调度任务管理、施工缺陷管理等模块标准化设置。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基础工作得到一定保证后,进一步深化相关专业管理,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体系模式,进一步提升当前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和电力系统专业化管理。

3、输配电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以PMS系统的应用为基础,作为重大配套工程的试点,一般电力公司选择和专业化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基础的分支机构或电站,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解决PMS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PMS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由于对自身硬件和网络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不满足条件,整个系统就会瘫痪,这会增加PMS系统的运行成本 PMS系统编程的完整性要求必须能够承受整个系统运行中的工作要求,所以对涉及的人员的技术要求会比较高。最第二是PMS系统由于其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在实际应用部署中实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因此,在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中,加强专业化、智能化、简化建设和开发,推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全面提升整个系统建设和管理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生产管理流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系统的创建和研发必须与实际工作应用相结合,因此对相关产品的整体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在PMS系统中,为保证和完善SPM系统中应用模块的顺利开发和建设,在构建SPM系统时,必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性和专业技能。


结束语:

总的来说,当今国民生产生活必然与电能、电力工程密不可分,其依赖性非常高。由于整个制度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按照总体管理规范合理运用。该系统的成功部署,必将带来传统电力工程在管理层面的突破性变革。最重要的是,极大地保证了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田浩.基于GPRS的用电管理系统及其智能终端探究[J].机电信息,2013(36):117-118.

[2]曲传明,李树军.试论输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02.

[3]李学勇.浅谈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科技投资,2012(33):86.

[4]李建明,徐金明,王輝华.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J].科技与生活,2011(23):187.

[5]段海风,李建辉,李建明.配电网络GIS系统研究[J].科技传播,2011(2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