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方法诊断糖尿病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方法诊断糖尿病的价值

张玲玲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

摘要:目的:探析生化检验、常规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诊断的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生化组与常规组,各50例。生化组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验(果糖胺指标、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常规组接受常规尿液检验法。比较两种检测手段对糖尿病患者检验的有效率。结果:生化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96.0%,常规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取生化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常规检验法,能进一步确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状态,为后续制定、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验;常规检验;糖尿病;临床价值

糖尿病(DM)是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病程较长,发病与饮食习惯或生活方式不良有关,需进行对症治疗。但DM并发症较多,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公共问题。临床认为,尽早诊断能评估DM疾病程度,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加强对血糖水平的实时检测,可改善治疗预后。临床多通过常规检验筛查DM,但具有诊断局限性,存在较高的漏诊误诊率,需寻求新型诊断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究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的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症状、体征等与WHO制定糖尿病诊断内容相符合),盲目随机法分为生化组与常规组,各50例。生化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9~79岁,平均(61.1±4.2)岁;病程5个月~17年,平均(5.7±1.3)年。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0~78岁,平均(60.9±4.2)岁;病程在6个月~16年,平均(5.8±1.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内容相符合;在检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年龄18~80岁;临床资料完整;无意识障碍;能检验引导内容与顺利交流;无合并精神病病史、语言障碍情况;检查确认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存在恶性肿瘤疾病;合并严重的血液疾病;明确表示拒绝配合本研究。

1.3方法

生化检验:于前一晚嘱患者禁食,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3mL静脉血,若标本无溶血,则分离血清,置于常温状态下30~40min,于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餐后2h血糖(2hPBG)进行监测。葡萄糖耐量检查前,应正常饮食,糖类食物的总摄取量为150~300g,检查前应禁食,抽取2~3mL静脉血,口服葡萄糖水,检测其2hPBG水平。

常规检验:嘱患者于空腹状态下采集中段尿,于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计算。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测手段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有效率,有效:检测所提示结果和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数据相符合;无效: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存在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生化组患者检验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甚至有流行病的趋势,作为终身性慢性疾病,糖尿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性手段,患者需通过调整自身生活方式及长期服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2型糖尿病中老年人占比也随之升高,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身体机能下降,且对于用药的依从性也难以保障,这种特点决定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过程中要始终准确的掌握病情发展状态,因此,准确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价值。DM为慢性疾病,疾病初期无典型症状,而后出现消瘦、多尿与多食等症状,具有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眼底病变等,需及时诊断与系统化治疗。现阶段,DM无特异性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为主要治疗原则。有研究指出,及时诊断DM能改善预后,合理调整用药方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常规尿液检验可评估血糖水平,但需患者自行采集尿标本,且要求膀胱充盈,检验时间长,痛苦度高,患者的耐受度较差。生化检验是新型检验方法,检验速度较快,便于操作,可通过对TG、糖耐量与TG等指标检验评估DM病情。生化检验各项目有明确的检验要求,如葡萄糖耐量需正常进食后禁食,TC与TG需采集空腹静脉血,因此,需引导患者按照一定顺序接受检验。在此基础上,生化检验由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可及时指导患者配合采血操作与口服葡萄糖,可体现人文化服务理念,进而改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高度配合与满意。与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更具时效性,且标本采集与存放较规范,诊断可靠性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生化检验技术也逐步改进与完善,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具有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生化检验检测对象主要是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量等,通过多个方面来判断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更好的避免单一数据可能带来的偏差。生化检验项目中空腹血糖可实现患者糖尿病血糖指标的波动情况;糖耐量的下降则提示患者有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血糖总体控制情况;果糖胺有利于判断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综上所述,生化检验DM的效果更佳,可作为常规检验方法加以推广。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采取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常规检验法,能进一步确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亚强,仝义娜,仝宜芳.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2):186-188.

[2]吴春波.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