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州市与南方差距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关于德州市与南方差距的思考

吴洁

德州市委党校 253000

摘要:本文直面北方与南方的差距,提出了德州市与南方存在发展水平、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差距。

关键字:德州市;南北方差距;发展水平

近十多年来,东中西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而南北间的分化日益显著。区域经济格局从“东强西弱”走向“南强北弱”。与南方相比,德州市的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经济总量:现在,我们和这些城市的差距已经非常大,从GDP看,2018年我们是3380.3亿元,比苏州少接近五倍,别说对标江苏的发达地市,就是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差距也很大,比徐州少一倍,。

与浙江、江苏及其地市相比,德州人均CDP相当子浙江、江苏、温州、湖州、嘉兴、徐州、淮安、镇江的58.9%、50.1%、91.4%、65.3%、57.7%、71.7%、78.4%、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浙江、江苏、温州、徐州、淮安、镇江的45.4%、54.5%、44.2%、77.8%、76.5%、51.3%。

一是产业竞争力不强。

产业结构转型速度存在的差异。北方从总体上看,第二产业占比大,服务业比重较小。钢铁、能源、建材、化工等产业是北方的支柱产业,在“去产能”的背景下,不仅生产量不断下滑,市场价格也一路下跌,受到量和价的双重挤压,经济效益较差,投资力度不足,新兴产业也难以发展起来,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金融危机之后,使得南方企业开始转变模式,从密集劳动力型的制造业转向了高端制造和互联网等方向发展,实现了产业转型。这也是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广东、江苏两省第一大行业均为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我省只有2家,排名都在60名以后,滴滴打车、支付宝、微信红包等具有超前引领作用的创新模式,原创都没在山东。

德州服务业占比低: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德州9.5:47.7:42.8,全国10.9:37.7:51.4,山东6.5:44.0:49.5,浙江3.5:41.8:54.7,江苏3.5:41.8:54.7。

我市传统产业模体量大,占比70%以上,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重,工业产品多、服务产品少,工业中传统产业主营业务饮入占75%左右;传统工业产品多、高新术、高附加产品少。并且他们的传统产业也已走向高端,像宁波已经全部进行了智能化改造,而我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非常迟缓、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我们与他们已处于不同的时代。

新兴产业占比虽逐年提高,但是尚末形成整体性、规模性、持续性增长趋势。德州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处于起步静段,发展不足。我市传统制造业占比高,且大部分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而南方五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骨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南通达到50.1%,而我市仅为38.1%;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市创新平台不少,省级企业创新平台61家,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大中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64.3%,企业产品层次有限,创新停留在低端,很难形成产业链。缺乏像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研究院(石墨烯是一种新材料,课制作电池,德州奥冠也有石墨烯的研究,但是层次偏低。

二、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与南方五市相比,我们所有差距的根源都在思想观念上。南方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就大胆干大胆闯,而我们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成例不敢为,只要是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一律否决,创新意识不强,就怕触雷踩线,热衷于不干事不出事,错失了大量发展机遇。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家,都善于在世界大趋势、全国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发展。

南北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差距,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们不如人家意识超前、工作主动。这些地方见事早、行动快,抓住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搭上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快车。实践反复证明,错失一次机遇,就有可能落伍一个时代。从历史上看,我们也有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辉煌。上世纪80年代初,山东曾经创造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神话,经济实力跻身全国三强。而现在对比苏浙粤,我们的干部把握大势见事迟、行动慢、不敏锐,机遇意识不强烈,创新本领不过硬,在一片机遇声中丧失了机遇。

德州的干部能吃苦、敢担当,坚决听党的话、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没有问题。但不可否认,步入新时代,我们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新实践,观念转得慢了,步子迈得小了,创新力度差了,高质量发展来得迟了。受传统思想观念、思维定势的影响,遇到困难、制约,我们很多干部还是习惯于“向后看”、找惯例,自觉不自觉地回到老路上去。

三、工作作风上的差距

(一)担当精神不足

干事创业、谋划发展,我们不如人家富有激情、充满力量。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政策下,一个地方发展快与慢,关键靠事在人为。南方干部想工作、干工作有“胆”、敢干,有“识”、会干,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而我们的干部往往前怕狼后怕虎,怕风险、怕出事,担当精神不足。

思想保守、平平庸庸、求稳怕乱,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跟着别人吃螃蟹。世纪之交,南方一些地方也曾走过先发展后规范的路子,而我们大都是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结果人家总是当“头”、我们当“尾”。即使现在,我们也没有走出这一怪圈。

(二)落实不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南方领导干工作精准精细、实事求是,雷厉风行、定了就干,不仅注重效率,还注重质量。

实行精准考核。南通市实行改革创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作风建设的考核,量化赋分、简单明了,并设立"攻坚克难奖",形成了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市考核办要抓紧对标学习,按照导向鲜明、重点突出、可量化、易操作的要求,调整完善我们的考核办法,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

  1. 营商环境上的差距

《2018中国营商环境质量报告》从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情况来看,前十强城市是,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杭州、宁波、重庆和长沙。最适合经营企业的10个城市中,有8个是南方城市。这是由于南方率先开始了改革开放,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为成熟,很多企业表示,在南方地区跑业务、办事情更容易,而北方地区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发展观念较为滞后,营商环境没有南方地区友好,因此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低于南方地区。

而我们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总愿意当“婆婆”指手画脚,把公章“锁”在抽屉里,对“中梗阻”现象习以为常。能力素质不高,即使有“想干”的欲望,也不会干、干不好;审批事项繁多,注重搬“条文”看“规定”,扩大自由裁量权,放掉的是“僵尸职责”“僵尸权力”,该放的没有放到底,该管的没有管到位;工作效率低,办事周期长,与浙江、江苏形成明显反差。一是简政放权不彻底。放权数量虽然不少,但质量不高;"一次办好"事项少、效率低。二是服务企业质量差。重审批轻服务,发展平台功能弱、创新创业环境差。

据有关部门统计。群众对部门服务流程设置总体满意率为66%,网上办理率不到60%。有的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特别对新兴业态反应迟钝,标准化监管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普遍。


参考文献:

[1]李善同,何建武,唐泽地.从价值链分工看中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的扩大[J].中国经济报告,2019,(2).

[2]刘耀彬,陈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域发展观:产生、发展与展望[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1):3-11.

[3]张红梅,李善同,许召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演变[J].改革,2019,(4).

作者简介:吴洁,女,1989年,学历: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德州市委党校,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人口与环境经济研究。邮编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