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勘察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勘察技术

杨宗信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岩土工程的施工建设得到了技术、经济条件的有力支持,整体作业规模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在传统勘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呈现出客观性不足、真实较低的缺陷与不足,难以将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全面反应出来,无法满足后续工程施工的勘察需求。将综合勘察技术运用到现场勘察作业中,能够显著提升岩土勘测的作业效率,确保勘察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勘察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综合勘察技术;岩土工程;勘察施工

引言

由于我国的地理面貌十分丰富,所以岩土工程的实际勘察工作难度系数非常高。想要准确了解沿途分布的情况,必须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使用综合勘察技术才可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与此同时,为了能够降低工作的难度,必须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勘查技术才可以提升勘察的准确程度。

1综合勘查技术对于岩土工程勘查的意义

岩土工程的现场勘查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在野外工作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野外土质的情况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后续工程的施工顺利与否,更可以通过对土层结构的了解,形成全面的施工网络,从而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因此,通过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且有必要使用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综合调查,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画出准确的地址分布图。

2技术应用优势

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领域,相比于传统勘察技术,应用综合勘察技术体现出的技术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对勘察作业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显著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1)在岩土勘测作业中引入综合勘察技术,主要涉及到对各种小型新式仪器设备的大规模使用,新型仪器普遍自重量小,且体积不大,轻便小巧的器械为施工人员的操作与携带提供了较大便利,这也使得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量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对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并未涉及到复杂的操作流程,勘察人员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勘察现场点位的施工工作。(2)环境效益高。通过观察与分析传统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的作业模式可以发现,在技术水平受限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勘察结果的精准度,需要对现场存留的植被予以清理,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或防止勘察质量受到地表障碍物的直接影响,但这样的勘察作业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工程现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灵活运用综合勘察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测量精度,确保勘察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还能够避免周边生态环境、现场的地表植被遭受破坏,保证勘察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3综合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查的应用

3.1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由于岩石的电阻率比较高,使用传统的土壤电子产品,不可以准确的分析出其内部的结构。因此,需要使用电渗透率比较高的技术检测其土质的情况。一般需要设置相应的电场,并且改变供电装置的位置和使用的顺序。与此同时,记录地下流通电流的电量和分布情况。具体的应用阶段必须使用井下的供电机进行直流输电,这样能够保证电流输出的稳定程度。另外一个方面,需要测量每个电流流通的不同变化。如果发生了相对严重的变化,应该准确地记录在文件之中。

3.2地震反射波技术

利用人工方式对地震波予以激发,通过勘探介质中地震波的具体传播情况,对测区浅层地质结构的实际情况予以判断,是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与山谷回声原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种技术手段的勘探原理与之存在相似点。将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应用到岩土工程的勘察施工中,需借助于对专业仪器设备的操纵,有效激发地震波,完后勘察人员需及时采集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传播信号。了解并掌握地震波频率、振幅等主要参数信息的具体变化情况,即可对岩土施工测区的界面深度形态、浅层地层岩性等实况予以准确判断。一般情况下,按照地震波传播特点的不同,可以将这一技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透射波法,二是反射波法,三是折射波法。其中,最为常见且应用最广的是反射波法。此种勘察方法中的震源不会破坏或污染现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借助于电磁脉冲的释放,即可形成压电效应,然后便可以将地震波激发出来。在震源的选择方面,应对两类影响因素予以重点考量,一是地震信号的识别,二是其频率特性。在确保勘察精度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岩土工程的勘察作业内容。

3.3多道瞬态面波技术

依托面波在多层介质中相速度存在差异等特性开展勘察工作,瞬态冲击力作为震源激发面波,受到脉冲荷载作用后在地表处形成波动。通过预先配套的传感器的应用,能够高效记录面波的垂直分量,完成对波信号的频散处理,根据数据生成频散曲线,存在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可以关联某特定的地质条件或岩土性状,以便进行判断。

3.4物探方法技术

物理的探测方法主要是地球物理的勘测。其使用地质和水文方面的知识,作为重点的物理基础,通过对于重力场和电场的了解,分析出物理运行规律,以此判断出地址的构造,借助高密度电法的方式解析岩土的内部情况。在调查的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测量点位和测量机器,通过多组的测量,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各个测量点位的电阻率、把等离子空间的分布情况和结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由此发挥出物探技术的效果。在使用物探方法检测的过程中,可以综合电气截面和电气勘察的施工理念,充分发挥地探方法的施工技术效果。

3.5大地电场延性检探测技术

将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技术应用到岩土工程的勘察施工中,激发场源使太阳风引导形成的电磁波,针对测区地层中的不同部位,测量人员可以利用点频记录的作业方式,对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持续接收,以便对地层各部位深度、电阻率、电磁波幅度等重要的参数内容予以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工程施工区域内测区的实际岩层特性进行准确判断。通常情况下,应用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作业流程:首先将原始数据导入,在预览数据后,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向计算机系统中导入并统一处理数据,即可在短时间内生成CYT曲线。针对不符合规范标准的CYT曲线,需将其向计算机系统中予以重新导入。归中CYT曲线,并完成CYT曲线图的绘制,对横纵比例进行适当的调试后,即可输出预期的CYT曲线图,最后,按照具体的技术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解释即可。轻便小巧的设备仪器为这项探测技术在岩土勘察作业中的应用提供极大便利,小体积的CYT-V1型号仪器设备便于携带,少数的勘察人员可以直接开展独立性测量作业。在预定位置上安装设备后,即可勘探探测深度在10km范围内的地层。大地电场延性检探测法也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使得实际作业中的测量误差大幅减小。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呈现出待勘察范围内的岩土体分布特点以及变化特点,勘察结果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得到有效保证,有利于工作人员开展后续的工作,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与施工。

参考文献

[1]袁宗盼.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24):103-104.

[2]项京.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31-32,35.

[3]张云鹤,都厚远,戈爽.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勘察中的有效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4):251.

[4]汪清.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12):93.

[5]李从保,王宏成.市政工程岩土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措施[J].安徽建筑,2020(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