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管理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管理的策略

尉丽萍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店埠镇政府 山东省 莱西市 266600


摘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生活品质也有了新的追求,这就使得建筑工程遇到了新的挑战,不仅需要提升施工质量,也要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阐述了工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施工工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工序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施工工序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工序有着不同的施工内容。不管哪个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质量,所以需要对施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工序管理,可以保证材料质量,将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切实开展,也能够对施工工序的各项活动进行严格控制,全面消除不良的影响因素,最终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 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协同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始投入建设施工。而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管理优化管理在其中发挥出的优势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具体施工中,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各项工序管理,以此来充分发挥出其技术优势。

1.1 有利于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投资、质量以及进度进行全面的控制,这三个指标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为相关工序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则需要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还应该控制工程进度。针对各个工序进行管理时,需要针对工序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提升设备以及材料的利用率,合理节约成本,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确保各工序顺利推进,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2 有利于协调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根据建筑工程的诸多实践经验来看,为了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需要对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升工程质量。如果在延误工期的情况下,很容易增加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下,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这样就会留下较多安全隐患,为工程项目后续使用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会出现重大安全事件。为了能够实现工程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则需要对工序管理进行全面开展,平衡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提升质量,也能够保证工期,对成本控制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1.3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经常会大力提倡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口号,这句标语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要落到实际,不管是质量出现问题,又或者是安全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脚步,做好工序管理工作,使得复杂的工序能够得到简化,有条理性地开展施工作业。通过做好工序管理工作,能够满足人们的质量要求,让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要求,这样也能够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 工序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工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根据现阶段实际现状来看,进行工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相关问题,常见的问题包括:第一,施工组织比较混乱。在施工现场中,对于工序管理工作进行开展时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项目的顺利施工,也能够节约成本,但是,在施工组织方面往往存在相关问题,尤其在材料供应方面经常会出现不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这样就影响了施工工序管理效果。不仅如此,在质量方面也未能够严格把控,机械设备运行效率并不高,这样都会影响工期进度,不利于提升工序管理效果。第二,在材料质量方面也能够严格把控。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质量,在工序管理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不少企业会采购低价格材料,又或者降低材料质量,一旦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就会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也会存在着较多安全隐患,不利于工序管理的开展。

3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管理措施

3.1 施工工序之前进行质量监控

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工序操作要点进行全面地掌握,根据具体的工序重点进行质量控制,比如说,在砌砖工程中需要对砂浆饱满度进行充分的控制,还要控制灰缝水平度等等。再比如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振捣时间以及振捣叉点。作为工序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质量控制目标,把握工序进程。对于承包商来说,也需要对他们的资质进行检查,确保承包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还需要对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保证材料、人员都能够得到有效管理,这样可以节约成本。除此之外,对材料制度以及奖惩机制进行构建。对于建筑工程进行工序管理过程中,作为工序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尤其要对重点难点进行充分把握,针对样品档案库需要进行构建,不仅要形成书面技术档案也要形成实物样品档案。在施工现场中也需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达标才能够进行验收,这样可以在源头上把握工序质量。在材料检查过程中,作为收料员需要全面履行自身职责,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验收,不能够徇私舞弊。

3.2 施工工序开展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

对建筑工程进行工序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质量监控工作进行全面的落实,加大管理力度,针对样板制度需要进行完善,通过设置控制点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工序质量能够符合既定的标准。对于大面积工序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样板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分析潜在的问题,能够把握重点,通过对操作者素质进行提升也能够提升质量控制效果。对于操作者来说,需要在工作中根据实物进行检查,心中要有衡量标准,对于普遍性操作的问题应该科学地避免,尽可能减少返工。管理人员也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样板,工序产品的验收工作。在施工现场中还需要加大巡查力度,尽可能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充分地掌握,并且能够对工序动态进行全面的控制,如果发现问题能够尽早处理,避免造成返工。比如说,对砌体工程进行检查时,针对拉结筋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保证其达到相应的标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在工序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需要对他们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如果不能够得到制度的约束,工序管理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所以需要对制度执行力度进行不断提升,对承包商行为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各工序活动能够在正常范围之内实施,防止出现质量失控的现象。

3.3 各工序产品完成后进行质量监控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工序产品而言,需要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在工序产品完成之后,需要做好产品效果评价工作,还需要针对产品质量的隐患进行大力排查,尽可能地降低质量隐患的发生概率。作为工序管理人员,在具体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级检查制度,又或者是交叉检查制度,通过多级检查制度,能够对操作班组进行检查,还能够对质检员进行检查,使得下道工序的相关操作者做好准备工作,也能够让监理人员做好验收工作。对于交叉检查制度来说,主要是在完成工序产品后,让各个班组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发现他人的不足,优化自身的操作水平,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工序产品进行分别检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妥善解决实际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工序管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及外观形象,进而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带来影响,所以,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进行重点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需要合理地提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源.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投资,2019(7):66.

[2]崔春茂.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9(36):224.

[3]张建勇.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建筑•建材•装饰,2019(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