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差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差异分析

郭雪萍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方法以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5月-2020年5月,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另外40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更低,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GCQ评分、GQOLI-74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在体外摆放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骨折;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前言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骨折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患者活动受限,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进而引起较大痛苦,产生心理与精神压力[1]。因此,该类患者应当给予正确、有效处理,避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治疗为我国骨折患者常用治疗手段,需重视术中体位摆放管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促进恢复。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5月-2020年5月,40例为参照组,另外40例为研究组。在参照组患者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为41-61岁,平均是(52.84±4.16)岁。研究组患者中,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为40-62岁,平均是(52.76±4.5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吸烟、既往史等。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述疾病有关知识,包括发生原因、产生后果,要求患者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在术后,观察症状、体征等,关注心率、血压等指标。指导患者自主肢体功能锻炼,同时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日常运动等,促进恢复。

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模式:手术当天,鼓励与支持患者,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负性情绪;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后,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做调整手术室温度,尽可能减少暴露部位。加强术中体位护理,使用Braden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评分为10-14分患者,受压部位放置凝胶体位垫,关注患者的皮肤温度、颜色等;评分为15-19分患者,使用柔软束缚带,凹陷部位使用软垫衔接,关注淤血情况,在出现以后进行变换体位、按摩、减压等干预;评分为20分以上患者,护理方法为15-19分患者相同,并定期对风险状态进行评估,调整压疮预防措施。在术后,密切关注受压皮肤状态,存在红肿现象时需取气垫床放置;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若患者无法自主进食,需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随后,使用舒适度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估,共0-100分,随着分数升高,患者则更舒适,信效度>0.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使用 GQOLI-74量表,由5个维度组成,即社会功能、经理、躯体功能等,各维度为0-20分,随着分数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软件分析,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比较

对于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更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比较(n/%


组别

n

创口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褥疮

并发症合计率

研究组

40

0(0)

0(0)

0(0)

0(0)

参照组

40

2(5.00%)

1(2.50%)

1(2.50%)

4(10.00%)

X2

/

/

/

/

4.3254

P值

/

/

/

/

0.0489

2.2 两组患者GCQ评分、GQOLI-74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GCQ评分、GQOLI-74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两组患者GCQ评分、GQOLI-74评分的调查(分)

组别

n

GCQ评分

GQOLI-74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0

62.45±5.04

80.12±9.34

68.82±7.93

86.53±8.37

参照组

40

62.52±5.98

68.09±7.65

68.27±7.42

76.02±8.26

T值


0.070

7.846

0.399

7.037

P值


0.944

0.000

0.691

0.000

3 讨论

骨折疾病种类较多,如四肢创伤、脊柱创伤、骨盆创伤等,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多伴随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手术治疗时,负性情绪可引起生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过程顺利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较高,且压疮极易复发,治愈困难,发展较快,一旦发生将延长患者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骨科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需加强护理干预。舒适护理模式是强调预防为主的一种护理模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病情,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护理措施,避免发生风险事件[2]。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对于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更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GCQ评分、GQOLI-74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体位摆放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中,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风险评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体位管理,使用气垫床、透明贴等用具实施预防性护理,若患者气管切开,取厚棉垫护理,皮肤需保持干燥整洁,促使压疮发生高危因素有效减少;辅助患者翻身,取下肢抬高垫、翻身垫等用具,缓解局部压力,保护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同时还可减轻压疮的严重程度[3]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患者在体外摆放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万敬,曾秀霞. 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J]. 特别健康,2020(32):242.

[2] 朱春莲,税毅冬,代来,等. 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对比[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8):217-218.

[3] 周丹妮. 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