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改革后的资质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资质改革后的资质管理工作

李婧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企业资质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调控行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企业资质又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资质改革后;资质管理工作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使得我国提前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资质管理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一项重要准入制度,是政府调控市场、引导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于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必要的资质管理制度改革,除了能够规范市场,推动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1企业资质管理的发展

资质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业务能力,也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资质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进入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途径;高效的资质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也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是现代企业必备的条件之一。传统资质管理模式主要受制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有着纸质化、分散化的特点,如传统资质借阅,往往是现场借阅,即借阅人员需要使用资质时,去资质管理部室现场借阅,时常存在着资质正在借阅或已借出的情况。这间接引起资质使用部门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经常提前“占用”资质。这种纸质化的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十分不利于企业内部的和谐。规模大的企业集团往往存在多个子公司,资质种类繁多,传统资质管理经常是各自为政、互相防备的状态,这种分散化的管理模式,导致资质管理层次不明、结构紊乱。传统的资质管理模式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企业急需转变资质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现代化、信息化的资质管理系统。现阶段,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已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以其“简洁、高效、系统”的特点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企业应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效率的整体提升。

2资质改革后的资质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方案》明确了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在内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方案,提出将大力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同时公布了具体的资质改革措施以及改革后的资质分类分级情况,为企业换发资质证书设置了1年的过渡期。

2.1更新企业的资质管理模式,促进企业资质管理模式的多元化

现阶段,企业资质管理工作水平得不到提升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资质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单一的资质管理模式导致了企业的产业结构在升级、降级的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单一的资质管理模式也导致了企业管理者的惰性以及竞争意识的降低,严重挫伤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也影响了企业活动开展的效率,因此,想要确保企业资质管理健康发展,必须消除企业固有的单一资质管理模式。企业应树立大局观念,从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综合考虑,做到企业的动态化管理,既对于企业以往的历史成绩以及企业社会信誉做到了充分重视,又关注到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给予了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活力,避免了企业的发展惰性,企业可以从社会信誉、历史成绩以及专业技术等方面提高企业的资质管理水平,不再仅局限于专业技术以及管理经验。

做好企业的资质过渡和换证工作。研究制定企业资质过渡期实施方案,稳妥处理新旧资质标准过渡有关问题。其中对于整合为其他资质的行业资质、总承包资质、专业资质等,分别换发整合后的行业资质、总承包资质、专业资质等资质证书,等级保持不变(最低等级的换发乙级资质证书)。

2.2简政放权

现代资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审批一体化流程,这种管理模式还需要匹配高效的公司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公司与职能部门、子公司之间的职责与分工,实现资质源头总体把控、实体分级管理。企业在掌握资质总体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专业的资质管理下放到相应的业务实体,降低资质管理成本,提高资质管理效率和质量。将全部资质管理统一归口到某一管理部室,此部室横向平行统筹其他部室,纵向垂直统筹协调各所属子公司,该部室仅对其名下的资质进行变更、维护,其余资质仅负责统计、跟踪、监督等工作。

2.3申请资质认定条件

1.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具有与其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相对应的注册建造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3.具有满足对应资质标准的企业净资产;4.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或满足标准要求的厂房面积;5.具备从事建筑企业施工所必需的设备设施;5.具有并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三体系认证证书;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7.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2.4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资质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减少政府对微观市场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此,《方案》提出将持续深化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完善工程招标资格审查制度,优化调整工程项目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自主选择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企业。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信用信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完善“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行为,有效控制工程风险。

持续完企业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制订信用评价标准、信用法规体系和信用奖惩制度,强化信用信息在企业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应用,加大对违法违规项目查处力度,营造“诚信奖励,失信惩戒”的良好市场环境。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加大资质审批后的动态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强化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现场监管、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2.5行业竞争面临新格局

企业资质改革最受关注的举措之一,是将总承包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明确“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类别、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不再申请或持有其他施工资质”。这对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的影响极其深远,综合资质的出现,为企业各领域提供了机会。多年来,由于行政管理和投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各领域的“垄断”。资质标准调整后,将打破行业间的界限,扫除企业承接相关工程时在资质方面的障碍。

结语

综上所述,资质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准入证”,企业资质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资质等级的高低,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企业资质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杜增.当前我国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22):84-85.

[2]金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4):199-200.

[3]强光彩.企业资质管理浅议[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