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薄板材的直读光谱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不锈钢薄板材的直读光谱分析

崔彦红 于涛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

摘要:本文针对不锈钢薄板材(厚度≤3.0mm)的直读光谱分析准确度低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加装样品基座、散热器及改造电极端头直径,优化激发参数等方法,实现了不锈钢薄板材的直读光谱快速准确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令人满意。


关键词: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 不锈钢薄板材 散热材料 电极

前言:直读光谱法进行不锈钢样品多元素测定已有十余年历史,分析方法比较成熟[1]。ARLL4460型直读光谱仪内置的FECRNI不锈钢分析程序适用于各类不锈钢样品的测定,但实际生产中发现对我公司产品城铁采用的薄不锈钢板(0.8mm-3mm)进行检测时,其分析结果异常,且试样容易击穿。资料[2]报道直读光谱分析样品通常要求厚度大于3mm。因此,本文在研究仪器检测原理、解读其分析程序的基础上,对导致薄不锈钢板(0.8mm-3mm)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加装样品基座、散热器及改造电极端头直径,并针对不锈钢薄板材进行分析程序建立,分析条件的优化,确定干扰元素与基体校正模式等方面工作,解决了不锈钢薄板材检测结果准确度、精密度减低和样品易击穿的问题。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

AR1460直读光谱仪(美国热电集团);GPM-1光谱磨样机。

1.2 仪器工作条件:预积分激发源条件:Fe1 预燃时间:3s

积分激发源条件: Fe1 积分时间:80s

61372d760703b_html_db7010f43760e88e.jpg 冲洗时间:3s 氩气流量: 0.25-0.30MPa
1.4 试验方法与原理
分析样品和标样在同一条件下研磨,选用设定好分析条件与分析程序,进行激发分析(不锈钢板需放在散热片上).样品被激发产生的光经色散元件分光后投射到罗兰圈上形成光谱。在罗兰园上放置若干出射狭缝,将待测元素的特定被长光引出,通过反射镜透射到光电倍增管上.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曝光结東后,经微机计算直接读出试样的百分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散热材料的选择与散热片的制作:

资料[3]报道,分析时样品过热,分析结果波动大,精密度较差。取三块厚度0.5mm的不锈钢板进行激发试验,激发后样品有过热现象,且激发点周围及背面有过热氧化现象,证明样品太薄,散热性较差。为此,选用导热系数最高的铜作为散热材料。为增大散热面积,我们将铜块加工成如图散热片的形状,且表面光洁、平整,以达到最佳散热效果。然后将0.5mm的不锈钢板固定在散热片上进行激发试验,样品表面没有烧焦、击穿和过热现象。

2.2 试样的制备:

资料[1]规定,样品分析表面必须制备到平整、洁净。薄不锈钢板样品用专用磨样机磨制时,由于无法把持样品,样品磨制困难,样品表面光洁度达不到光谱仪分析要求。为此,我们采用粘接剂将样品固定在40mm×40mm×50mm的钢质基座上,这样磨制后的样品均能满足直读光谱仪的分析要求。

2.3 电极端头直径的改进:

取5块厚度0.5mm样品激发试验,观察样品激发点状态,发现激发点熔融深度过大,部分样品还出现击穿。通过与常规分析样品正常激发点对比,确认以上现象是电极放电端头面积过大引起。我们将常规的电极端头直径从5mm分别磨制成4mm、3mm、2mm,每种电极端头直径都对应2mm、1mm、0.5mm厚度的样品进行激发试验,每组试验进行3次,试验结果表明,将直径5mm电极磨制成3mm后,样品激发点正常,故本试验选择3mm电极端头。

2.4预燃时间、曝光时间的选择与设定

对于厚度小于3mm的不锈钢板,若采用出厂设置的光源条件激发时,必然会出现“白点”或激发斑不均匀的扩散放电现象,导致检测结果异常。合适的预燃时间和曝光时间将使样品表面达到熔融状态,使光强达到稳定,是提高分析精度和准确度的必要条件。 我们将仪器出厂设置的预燃时间从5s逐次递减1s,积分时间相应递增,对厚度0.5mm的不锈钢板进行激发强度试验,平行测定5次,试验结果表明,预燃时间为3s,积分时间为80s时,样品激发强度值稳定,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33%,最终确定预燃时间为3s积分时间为80s.

2.5工作曲线的绘制

选用十块不锈钢光谱标准样品,在上述条件下参照GB/T11170-2008建立工作曲线,拟合得到各元素工作曲线

2.6 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

2.6.1 精密度:对厚度为0.5mm的sus321不锈钢板进行精密度试验.,以验证各元素的重复性,结果如表1。

表1精密度

次 数

平均值

RSD

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0.016

0.015

0.018

0.014

0.017

0.016

0.015

0.015

0.017

0.016

0.014

0.015

2.31

Mn

1.44

1.42

1.45

1.48

1.46

1.44

1.47

1.49

1.144

1.46

1.45

1.45

1.75

Si

0.63

0.062

0.064

0.66

0.61

0.67

0.65

0.66

0.67

0.68

0.67

0.67

1.05

S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

P

0.028

0.027

0.06

0.029

0.030

0.028

0.029

0.027

0.028

0.030

0.026

0.027

1.78

Cr

17.43

17.42

17.34

17.39

17.38

17.42

17.35

17.43

17.44

17.40

17.45

17.42

3.41

Ni

8.95

8.90

8.94

8.91

8.89

8.67

8.96

8.90

8.85

8.92

8.94

8.91

2.78

2.6.2 准确度:

对两块材质分别为sus321(0.5mm)、301L(1.0mm)不锈钢板进行测定,并与ICP光谱仪、红外碳硫仪检测结果比对,以验证方法准确度,结果见表4。

表2准确度

样品

元素

C

Mn

Si

S

P

Cr

Ni

sus321

ARL4460

0.015

1.45

0.67

<0.005

0.027

17.42

8.91

ICP、CS仪

0.014

1.45

0.68

0.003

0.026

17.49

8.99

差值

0.001

0.00

0.01

--

0.001

0.07

0.08

国标允许差

0.002

0.021

0.027

0.002

0.003

0.10

0.08

301L

ARL4460

0.015

1.37

0.56

<0.005

0.029

17.10

6.46

ICP、CS仪

0.016

1.39

0.58

0.003

0.029

17.00

6.51

差值

0.001

0.02

0.02

--

0.000

0.10

0.05

国标允许差

0.002

0.021

0.027

0.002

0.003

0.10

0.08


3 结论:本方法能满足厚度为0.5mm~3mm的不锈钢板多元素的快速测定,已成功应用到我公司不锈钢板材的批量生产检测中,具有很好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GB/T4336-201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S].

[2] GB/T11170-2008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S]

[3] 魏晋英 黄文志等 铝合金板材的直读光谱分析[J] 光谱实验室,1998,15(2),55-57


作者简介:崔彦红,女,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化学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