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选课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张斌

重庆市忠县中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学校教育会面对很多的挑战,当然要想解决各种问题,“变”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在高中学段,应试虽然还是师生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考验,但是,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对其的定位已经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应对的态度上也已经产生了改变。当然,学校作为引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地,在这一方面也会展现出极大的专业性。作为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在解决旧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还会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如为了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建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确立适宜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并且将学校教育资源最大化的加以应用,我们正在积极地推进选课走班制。当然,作为一种还处于摸索阶段的教育模式,还需要不断地进行验证与实践。其中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选课走班制 班级管理 实践研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育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落实,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共育平台的生成,新的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究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育资源会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应用,学生会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中心,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助力,生成更多的感受。在高中学段,各种问题更为集中而突出,当然,各种改革与创新也会在高中学段最先积极地推进开来。其中选课走班制就是当前热议的改革模式之一。在普通高中,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考量,设计可以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有差异性的教学班,让学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优势,按照自己的兴趣、需求、能力完成课程组合,此时学生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参与各种学习任务,还能够确立适宜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并且完成职业规划。当然,这种选课走班制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它还处于一种摸索与实践的状态,其中所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难以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问题分析

1、认同感变得淡化。学校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群体活动空间,让学生之间不断地沟通交流,进而完成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碰撞,期间学生会生成强烈的认同感。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需求中包含着获得更多的认同。在借助选课走班制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这种认同感却在不断地弱化。如选课走班制使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每人一张课表成为现实。但是也出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致使过去的很多班级活动被迫缩减甚至取消。长此以往,就会削弱学生对行政班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荣誉感,不利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2、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加重。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一个教育者日常工作的主要组成,其中的主要责任人毫无疑问就班主任,相比传统的静态班级组成模式,在这种动态化的班级空间中,会出现很多的可变量,无形中给教育者增加了工作负担,当然这些负担多集中在班主任的身上。如由于走班制具有流动、灵活的特性,使得班级成员呈现出离散状态,这种临时性的集结增加了教学班的不稳定性,使教学班管理工作的开展显得格外混乱。另外,教学班班主任对流入到其所教班级学生比较陌生,迫使班主任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上。当然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教育者结成共同体,互相支持,沟通方法,发挥出主导价值,让各种不可控元素逐渐变得可预期、可控制、可应变。

二、方法分享

1、借鉴已有的经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开放化、共享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各种协作共同体也迅速的生成。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这种背景可以为我们提供极大的支持。我们在分析应用选课走班制会面对怎样的问题时,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参与文献研究,当然也可以打造教研工作坊,从我们的优势出发,将问题转变为课题,让身处一线的教育者能够生成更多的有实效的见解,让班级组建与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顺畅。如在西方国家中,“轮班制”早已投入使用,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下,现已具备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国在积极借鉴学习时,也应密切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我国的“轮班制”。在实行走班制的同时,有意识的进行学习型社区的建立,为其创造出更具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2、生成共育平台。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它和千家万户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可以影响学生的当前和未来。学生产生问题是综合元素作用的结果,当然在解决问题时,也需要生成更多的共同体,集合更多的教育助力元素来影响学生的发展。如走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影响力弱化、班级管理难度增大、德育工作困难等。走班需要先选课,对于高中课程学习时间不长的学生来说,一般没有足够的能力、经验选择选考科目。再加上很多家长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走班制的心理准备,甚至一些家长在选课上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此时就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都生成共同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建议,在学生开展自主选择活动时提供更多的支持,这样才能实现“集体主义教育”,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我们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是有职业规划、发展理想、兼备理性与感性的学习者。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发挥出能动性,进而落实选课走班制的优势效能。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行政阶级划分为几个群体。在进行分组时,应该严格以“自由组合”原则为依据。教师应该以学生自由选择的情况为基础。遵循男女搭配原则,对局部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小组成员的协作性,给日后小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如可以利用班级文化提升凝聚力与认同感。将教室的相关区域进行划定,让学生完成自主创作,在教室的内外布置文化宣传效能的标语。引领学生参与各种特色化的活动,结合学科教学引领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此时即使是选课走班制背景下的流动班级,也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新问题的生成必然会带给我们新的挑战,在高中学段推进选课走班制,目标指向就是解决新问题,满足学生的新要求。当然,在推进选课走班制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发挥出自己的教育效能,优化班级管理,有针对性的解决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而让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学的问题及其应对[J]. 付光槐,陈金玲. 教学与管理. 2019(07)

[2]高中“走班制”课堂管理:诉求、路径及保障机制[J]. 罗开文,朱德全. 中国教育学刊. 2020(12)

[3]“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J]. 文冬梅.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选课走班制下的班级组建与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号2019CQJWGZ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