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维护中的设备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变电运行维护中的设备安全管理分析

祖锋

葫芦岛供电公司 辽宁省 12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用电量持续增加,发电厂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气设备也开始具有复杂化的特征,电气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发电厂供电的可靠性。因此,人们格外重视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电气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有利于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推动电气设备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全;变电运行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个区域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呈与日俱增的趋势,为了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变电二次设备检修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要,以防发生不良供电事故。变电二次设备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继电保护器,但是对该设备的状态检修不具备明确的管理准则,并且检修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加强对变电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管理的研究,保障电网系统的平稳运行。

1变电运行维护中的设备安全管理问题

1.1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

在电气设施平稳运行期间,将会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增加设施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外在干扰因素包括工艺、人为等。运维人员在工作期间,无法使用已掌握的运维技术,在故障排查、安全运维各项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难以保障安全运维有效性。在设备发生性能故障时,对发电厂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安全运维检修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增加了设备故障问题的积存恶化可能性,为后续设施故障排查、安全检修各项工作增加了难度,无法保障设备运行能效。

1.2安全管理机制问题

安全管理机制在电力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实际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就眼下来看,很多电力企业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在实际的工作期间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缺少安全管理机制的支持,在整个工作的实施期间难以树立明确且科学的目标,这时后续一系列工作能否发挥预期的效果将无法保障,并且维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会有所下滑,这时各项工作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1.3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不完善

发电厂在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也没有明确的落实,技术安保体系也尚未建立。而且,关于隐患排查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在分级控制、计划管理、应急管理、隐患管控以及隐患闭环管理方面,都没有有效地落实。同时,隐患排查和整改方面也没有建立逐级负责制,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隐患,从而无法落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不利于设备的安全控制。

2变电运行维护中的设备安全管理

2.1状态预测技术

变电二次设备状态预测技术检测需要根据供电需求和设备运行情况展开,并且将运行情况进行预先分析,之后将数据进行整合,这样能够提前预测出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故障,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同时电力设备的在线检测和定期解体点检均需要通过该项技术实现,如果电力设备处于不在线的情况,通过该项技术也可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测。多数情况下,在线监测指的是将监测设备作为主要手段,对电力变电分散控制体系、信息管理体系以及数据采集体系等进行全面监测,将系统电力设备应用情况以及现阶段参数体现出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全方位监控。定期解体点通常情况下是指电力设备在停止使用或者检修运行低谷的各个状态阶段时,根据工业需求和检修规则对其进行解体,掌握电力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发现导致异常的因素并进行解决。离线监测通常将超声波检测仪等仪器作为检测手段,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测或者非定期检测。

2.2相关技术更新

发电厂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电力设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电厂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地管理电气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先从基层开始,在班组汇总创建一个管理平台,用来应对各类问题。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电力设备在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提高电力的生产效率,避免电力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技术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地监控电气设备,并且收集和整理相关设备运行方面的一些信息和资料,同时通过深入地分析,做好记录,并且针对电气设备的具体问题进行检修。检修人员通过运用检修技术,使用监控系统,可以提前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可以尽快地调整维修的方案,保证设备维修的时效性。还可以利用状态检修方式,详细地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安全故障。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还有利于节约大量的资源,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还可以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促进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够帮助工作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

2.3加强现场设备巡视

加强现场设备巡视,随身带好电筒、测温仪、听针,采用看、闻、听、摸、测的方法,加强转机声音、油站压力、轴(瓦)承温度、振动监督,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分析,及时消除设备存留缺陷及隐患,避免缺陷扩大。设备巡检,包括运行人员巡检和设备主人巡检,一般运行人员都是公司的正式职工,所以都是按照2h一巡检的要求执行,巡检质量也较好,重要的问题一般都能及时发现,但也存在巡检不到位的情况。设备主人巡检,因为很多新电厂的日常设备检修工作都是外委,所以设备主人一般都为外委人员。外委人员流动性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巡检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巡检、巡检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巡检水平低,最终导致设备缺陷一般都是由运行人员发现,设备主人只是在进行缺陷消除,不能在缺陷发生前进行防控,而且这种问题一旦持续下去,就会进入到恶性循环的情况,疲于应付缺陷的处理,不能进行事前防控。

2.4评分制运维检修体系

发电厂采取评分制形式,全面落实运维检修工作,以保障电气设施运行平稳性。当电气设施运行情况未达到设定标准时,对其采取暂停运行,检修运维工作,加强设备运行参数收集与分析,确保检修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在检修异常运行电气设备时,检修人员进行了各项数据信息收集,包括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时间、故障问题成因、故障发生频率等,继而有效记录设备类型,测定设备各项性能,比如绝缘性、气密性等。依据设备故障表现、性能测定结果,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保障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消除设备故障问题。与此同时,检修人员可结合电气设施的实际运行状态,设计具有较高操作性的检修计划,以百分制形式,评估判断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在评价结果<30分时,应立即对设备进行故障检修工作。当设备运行评价>80分时,证实设备处于平稳的运行状态,依据设备检修标准与规定,对其进行故障排查即可。
结语

电力系统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必须做好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运维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为改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综合水平、加强信息化管理和实施对设备的定期维护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运维管理的工作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得以持续高速的运转,从而为国民提供高品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峰,李霞.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技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120-121.

[2]胡新刚,巩方伟,耿斌,吕红,于磊,李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农村电气化,2016(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