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道路交通管理

滕飞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冲填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创新改革,越来越多的崭新的道路得到了建设,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破损道路出现在大众面前。为了切实满足社会国家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应当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施工原则宗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分析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此推动市政工程的创新发展,实现高效的质量管控。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

引言

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质量的施工过程管理,通常指的是在明确了项目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对企业内部应编制分解至分项工程每一操作工序的质量计划。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无论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哪一部分工序,都需要进行预检、复检,即使是出入的材料及其设备,也要严把质量关。在保证峻工工期的前提条件下,业主需要召集该县道路工程的各个参与方搞好资源配置,最大限度的努力降低所产生的成本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网络计划实施,使整个工期随时处于受控状态,做到环环相扣,保证施工进度,需要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完善施工工艺流程,追求优质、高效和低消耗,使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1道路交通施工特点

1.1施工环境复杂

相较于普通道路工程,道路交通管理建设跨度相对较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作业环境有很大差异,整个施工阶段必须考虑施工的连续性,为了确保后续施工的正常开展,施工前必须提前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和系统分析,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作业规划。道路交通工程作业计划必须与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相对接,如果道路工程建设和城市未来发展存在冲突,就必须做出合理取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1.2施工交叉作业较多

道路交通不仅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还承担着保护其他道路交通工程的作用。例如给排水管线、燃气管道、电力管线等基础设施对于维持现代化城市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而这些基础管线都设置在道路交通下方以节省更多的建设空间,有效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所以在道路交通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交叉作业,并且地下管线的铺设往往在道路施工之前,无形中增加了道路交通施工的难度。

2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过程管理精细化程度不足

城市道路交通里程较短,但单位里程的投资较大,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和效率,则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程度则至关重要;目前,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交通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程度普遍较低。首先,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整体跟进工作严重不到位,质量管理缺位情况严重,质量管理与道路工程倡导的全覆盖管理理念和模式相差甚远,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的“窝工”、“返工”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问题频发;此外,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未根据项目特点和总体情况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导致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手段较落后,以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不适应;最后,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的安全应急处突能力不足,由于施工过程中伴随征地、拆迁等于地方协调的事宜,需要质量管理团队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置和协调能力,但绝大多数的质量管理组织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2.2道路交通主体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突出

对于道路交通施工主体工程的路基路面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突出。首先,对于高填方路堤段,由于填方量较大,由于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路基填料容重不达标,路基顶面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陷病害,因路基沉陷造成的路面反射开裂则严重破坏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刚度;此外,在摊铺和压实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因现场施工组织不到位,导致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摊铺层数与设计不符,进而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施工质量。最后,给排水管道密封性不达标问题则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路面的积水外排效率,在给排水管道铺设过程中,因管道接口密封性不良,导致管道内气密性改变,进而影响到管道内的排水效率,管道内积水沿管道接口处持续外渗,大量积水留置在路基填土内,在车辆荷载和土体自重的长期作用下,致使路基承载能力持续下降。

3.道路交通管理方式分析

3.1加大对设计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施工前准备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工程设计对于工程的实施起着一定的引导和基础作用,因此设计成果的整体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及水平。在具体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与当地的环境标准紧密结合,切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也不能根据过去的工程项目图纸直接套用,要凸显出图纸的针对性、适用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以及安全可靠。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环节及施工过程,提高施工的适用性,对即将进场的人员设备合理组织,为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有效管控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

工程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材料的整体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项目负责人必须对进场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批监管,而监管单位也应当对材料设备及时送检,对其使用情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审核,定期对工程材料进行抽样送检,确保使用材料能够满足工程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避免劣质材料对工程质量造成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一旦发现材料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上级领导单位汇报,坚决杜绝使用不达标材料。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胶结砾岩与普通黏土、沙土比起来,其强度和稳定性是无可比拟的。

3.3建立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实施要求及任务目标,由法定负责人进行全面管控,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当发挥自身的督导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明确监督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责范围。与此同时,相关单位也应当对质量监督的具体流程进行有效的建设完善。一方面,严格审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资质证书;另一方面,建设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由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监管设计,同时明确审查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及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工程进行抽样检查或是不定期的巡查,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程材料施工设备设施进行检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质量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在工程建设阶段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道路交通施工管理而言,应加大对设计环节的监管力度,做好施工前准备,有效管控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控,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资料的整合管理效率,注重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刘佳琦.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9(S1):138~140.

[2]李波.重载交通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6.

[3]张冰.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10):165~166+1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