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2


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张晓云

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安徽 淮南 232052

【摘要】目的:评价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对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6月到2020年12月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选择5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护理干预,25例;乙组,常规护理,25例),分析康复满意度、康复效果。结果:甲组康复总满意度高于乙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实施后,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康复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干预;康复效果;满意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椎退变失稳后导致颈椎神经根受到刺激,阻碍颈反射以及累及颈椎交感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颈、肩、腰、臂)、肌力减退等症状,甚至活动受限,患者常伴精神症状,心理压力较大,家庭以及社会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1]。所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期间,要做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康复效果。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6月到2020年12月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选择5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护理干预,25例;乙组,常规护理,25例)。年龄26-68岁/(42.32±5.72)岁。性别比是女:男=1:1。两组资料P>0.05。

1.2 方法

给予乙组常规护理:饮食指导、规律作息、口头宣教等。给予甲组护理干预:(1)热情接待。护理人员在患者就诊时,主动自我介绍,热情介绍住院环境、相关设施、管床医生、责任护士、规章制度等。(2)健康宣教。普及疾病诱因、症状、治疗、康复等知识,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讲解不良情绪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而积极配合治疗以及康复。(3)针刺护理。针刺前,提前告知针感(酸、胀、麻、重)是正常反应,针刺中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确保患者保持镇定,积极配合,而得到适宜针感,保证针刺效果。(4)疼痛护理。经认知重构、分散注意力、想象等策略,改变可能加重疼痛的负性思维以及陈述。(5)心理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放松、调节情绪等方法,给予心理疏导,确保患者心理健康。(6)牵引护理。注意位置、姿势、牵引重量,牵引中观察头晕、心悸、恶心与否。讲解牵引意义与配合方法,给予呼吸训练指导和放松训练指导。牵引后观察一到两分钟,按摩颈部肌肉的起止点。(7)鼓励患者康复训练。给予患者颈椎操、按摩等康复训练指导,锻炼颈背部肌肉,提高颈背部肌肉的力量,确保颈椎稳定。经颈部功能练习扩大颈椎活动的范围,避免发生僵硬,同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消退,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介绍康复训练的意义者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8)纠正不良行为以及姿势。嘱患者低头伏案时,头部稍前倾,桌椅的高度差要适当,不宜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定期改变姿势或者做头颈部活动。不要躺者看书、玩手机,枕头高度适宜。黄带肥厚、钙化者的枕头要偏低,颈椎后缘增生明显者的枕头要偏高。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的不同护理措施开展后,对康复效果做出评估,患者的疼痛消失,肌力、反射以及感觉等恢复到正常水平,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是治愈;患者症状基本上消失,颈部偶有不适,在休息后会缓解是显效;患者症状部分改善,但是需进一步的指标是有效;患者症状变化不明显是无效[2]。经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对康复满意度做出评估,100分满分,<50分是不满意、50-80分是较满意、>80分是很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数据经SPSS23.0软件分析,以(%)与(61285347b8ebb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体现计数资料与计量资量,x2与t检验,P<0.05时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康复满意度对比

乙组康复总满意度低于甲组(P<0.05)。

表1 康复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不满意

较满意

很满意

康复总满意度

乙组/25例

8(32.0)

9(36.0)

8(32.0)

17(68.0)

甲组/25例

2(8.0)

7(28.0)

16(64.0)

23(92.0)

x2

-

-

-

4.5000

P

-

-

-

0.0339

2.2 康复效果对比

乙组康复总有效率低于甲组(P<0.05)。

表2 康复效果对比[n(%)]

分组

无效

有效

显效

治愈

康复总有效率

乙组/25例

6(24.0)

4(16.0)

6(24.0)

9(36.0)

19(76.0)

甲组/25例

1(4.0)

2(8.0)

3(12.0)

19(76.0)

24(96.0)

x2

-




4.1528

P

-




0.0416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常见的一种类型,可导致颈肩臂疼痛、手指麻木、颈项部僵硬、肌肉痉挛、活动受限、持物不稳等[3]。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且费用高,一些患者很难接受。所以,临床大都经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但是常重视治疗方法的选择,不重视护理干预。非手术治疗的显效慢,远期效果不佳,且易复发,疾病反复发作会到给患者巨大心理压力。所以,本文是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针对患者疾病认知与心理状态的个体差异开展认知干预、疏导、咨询以及信息支持,从而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的程度,缓解不良情绪,确保患者积极面对和配合治疗[4]。患者抱有积极乐观情绪,能够提高神经系统调节的能力,致使大脑皮质兴奋,确保神经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利于疾病康复,进而提高满意度[5]

总之,在护理干预实施后,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康复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沙瑛. 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9):255,257.

[2] 周晶雯. 综合干预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 饮食保健,2020,7(27):127.

[3] 冉崇兰. 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分析[J]. 文渊(中学版),2019,25(4):378.

[4] 王琳. 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改善分析[J]. 医药前沿,2017,7(30):290-291.

[5] 陈美霞. 探究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6):14941-1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