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马健美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2

摘要:利用科学的方式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术中体温的稳定性,提升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性,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作用。为此,本文结合引发术中低体温现象的相关原因,详细的分析了术中低体温现象的预防措施,由此为术中低体温现象的相关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手术治疗;术中低体温;引发原因;预防措施

1引发原因

1.1患者自身方面

首先,患者手术前通常会被禁饮禁食,所以会导致患者的机体能力下降,体温调节能力也随之下降,在手术紧张与恐惧心理的影响下,患者极易出现低体温现象。其次,针对患者而言,手术属于一种应激原,会导致患者的产热率低于散热率,所以机体散热会加快,从而出现低体温现象。再次,由于衰老时人体的机体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有机成分会出现下降情况,机体水的含量会减少,所以机体热储降低进而导致手术时出现低体温现象。

1.2麻醉方面

使用麻药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由此出现术中低温现象。主要是因为麻醉药物会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增加散热情况,而肌松药通过消除人体肌震颤阻碍热量的产生,从而引发术中低体温现象。

1.3低温环境方面

室内空气对流的速度过快,也会加速患者机体的散热速度,从而出现术中低体温现象。如果手术室的室温过高,则会增加细菌繁殖的概率,同时也无法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理想的环境。所以,手术室的室温都相对较低,在使用层流设备的条件下,手术室的对流散热比例会升高,进而引发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

1.4“冷稀释”的影响方面

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会输入大量的液体药物,这些液体药物的温度与手术室的室温是大致相同的,所以液体药物则对患者的体温产生了“冷稀释”作用,由此加速了患者低体温现象的发生。例如,患者手术过程中输血,而患者所输入的血大部分都是在血库低温保存的,血库的室温要明显低于人体体温,所以输入患者的身体后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体温症状。

1.5机体散热方面

手术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挥发性消毒液,从而在消毒液蒸发作用的影响下使得患者体内的热量被带走,由此出现低体温现象。此外,在手术过程中的冲洗操作,患者器官暴露等环节,都会使得患者机体的热量出现流失现象,同时受患者机体额外热量消耗的影响,患者自身的体温则会逐渐下降。

2预防及护理体会

2.1强化心理护理

首先,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亲切耐心的态度有效的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实现缓解患者术前紧张与焦虑的心情。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确保各项保温措施运行的有效性,并结合患者的具体体温检测结果对保温措施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2.2落实术前评估分析

在患者手术的前一天,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与综合评估,例如身体情况,病情等,并结合手术方案开展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如果患者术中低体温现象预估的发生概率较高,则要高度重视预防措施的可行性与针对性,从而保障术中低体温现象的有效预防。

2.3保障热量散失控制措施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2.3.1术前

在患者手术前一小时,护理人员要将手术室的温度设置为26℃,患者的盖被放置在40℃恒温箱内进保温处理,直至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出待用。如果患者为新生儿,还要科学利用热电阻加热毯,从而维持新生儿患者的核心体温,确保新生儿患者的体温能够保持在37.5℃左右,为新生儿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作用。

2.3.2术中

①在患者手术的具体过中,要通过利用麻醉机加湿器对气道进行加热处理与湿化处理,由此实现对麻醉回路中患者热量丧失的科学控制与有效降低。同时,利用湿化瓶,保障患者散热蒸发得到相应的控制,从而维持患者自身机体的热量。

②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与身体状况,选择最佳的手术薄膜覆盖方式,尽量降低湿敷料对患者皮肤的冷刺激作用,避免引发患者低体温现象。如果患者的手术时间过长,那么患者的腔体暴露时间也相对较长,所以则需要对患者术中使用的敷料,盐水纱布等进行及时的更换处理,避免因纱布温度过低而降低患者自身的体温,引发低体温现象。

2.4重视“冷稀释”作用的科学预防

由于患者手术过程中输入的液体药物具有“冷稀释”的作用,从而引发患者体温偏低现象。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所需输入的液体药物进行科学的加温处理,实现降低液体药物“冷稀释”作用对患者体温影响的目标。

2.5积极应用被动加温措施

在患者手术的过程中,要在保障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包布或被服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遮盖处理,从而减少患者身体体温的散失。另外,保障患者手术伤口周围无菌单的干燥性与清洁性,由此实现对患者体温散失的科学控制,同时避免低温液体药物渗透到患者体内而吸收患者身体现有的热量,由此出现寒战或血管收缩现象。

2.6积极开展患者术中体温检测工作

在患者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积极对患者的体温情况进行检测观察。同时通过应用患者术中体温巡回观察的方式,保障患者的体温情况与血氧饱和度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测分析,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相应的影响。

2.7提升医护团队的专业能力与保温意识

2.7.1专业技能

引导手术室医护团队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习,并对其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增强手术室医护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由此保障手术时间得到科学的缩短,减小患者手术期间皮肤暴露与麻醉对其体温的影响。

2.7.2保温意识

医护人员自身针对术中低体温现象的重要影响要具有客观的认知,针对引发患者术中低体温现象的原因要具有系统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与身体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术中低体温预防措施,从而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中与术后低体温现象的发生概率。

3总结

综上所述,积极分析影响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原因,有利于术中低体温现象的预防。为此,临床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术中低体温现象的综合分析与科学预防,并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预防措施的变革与创新,由此从本质上降低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现象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钱文静,钱蒨健.浅谈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危害及防护[J].家庭护士,2007,5(4C):55.

[2]王晓玲.手术病人发生低体温的预防[J].全科护理,2012,10(3A):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