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宋寒

荣成市中医院骨伤科,山东省荣成市, 264300

摘 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接收治疗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手术组和微骨折术组,每组当中包含有22例患者。常规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微骨折术组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方式,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骨折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别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过程中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疗效

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运动和生活。受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我国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发生率逐年递增,以老年群体最为多见。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外科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下文就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接收治疗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这些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手术组和微骨折术组,每组当中包含有22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0岁到72岁之间,其中包括27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可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完全符合临床上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标准;单侧全层软骨缺损;无麻醉过敏史;耐受性好;生命体征稳定;血流血压动力学稳定;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

排除标准:风湿性关节炎者;严重急性感染者;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剥脱性软骨炎者;呼吸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血压、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者。

1.2 方法

常规手术组采取传统的关节清理术:首先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借助硬膜外阻滞实施麻醉;然后将患者关节腔内的积液抽吸干净,以30°斜角将关节镜插入患者的膝关节外侧,同时仔细观察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实际状况;之后再利用刮匙和刨刀等工具对软组织损伤部位进行清理,最后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对关节腔进行反复清洗,关闭切口。

微骨折术组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患者同样取仰卧位,借助硬膜外阻滞实施麻醉;在患者的膝关节内植入关节镜,探测患者的软骨损伤状况,明确具体的损伤范围和严重程度,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首先对已经出现损伤的半月板进行处理,将软骨中的游离物质取出;然后利用刮匙、探针和刨刀等工具剔除松动软骨,并对软骨的稳定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在软骨稳定性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利用刮匙对损伤部位的基底钙化层进行清除,要求清理后损伤部位边缘和软骨之间形成90°的直角;之后利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软骨腔进行反复冲洗,确保腔内无碎屑和悬浮物。若滑膜炎症比较严重,则应该先剔除滑膜组织,然后利用微骨折锥打孔方式对膝关节损伤部位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软骨打孔方向应该和损伤部位呈垂直角度,同时还要保证骨孔分布的均匀性,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为3毫米,孔深控制为4毫米[2]。在打孔过程中如果骨孔出现渗血则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松止血带,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同时敷冰袋缓解患者的疼痛。术后2d制动膝关节,2d后逐渐开展关节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2 结果

研究发现,微骨折术组患者的治疗成效比常规手术组患者的更加优异,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手术组

22

9

7

6

72.72

微骨折术组

22

12

8

2

90.90

X2





4.889

P





0.027

3 讨论

膝关节在人体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负重度和使用率都比较高,若不小心受到了损伤,轻则影响正常活动,重则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关节软骨在人体中的作用更是比较特殊,主要作用是实现应力的维持、传导和承受,当关节软骨组织受到损伤后,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运动乃至行走。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属于一种慢性、长期且不断发展的骨性关节炎病症,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加,病理学改变不可逆转,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些年临床医学界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可以说关节软骨损伤治疗已经成为现如今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传统治疗过程中,关节清理术是膝关节软骨损伤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术将病变关节内的炎症介质和软骨碎片彻底清除,从而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实践证明,该治疗方式在软骨损伤修复方面效果不太理想[3]。除此之外,局部封闭、理疗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质酸钠在临床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中也比较常见,虽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但是无法从本质上促进软骨功能的恢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微创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操作简便、创伤小且恢复快等优势,所以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即在全关节镜下开展微创软骨修复术,主要是通过在软骨下进行钻孔,以促进骨髓渗血,从而促进血凝块填充软骨缺损区域,骨髓内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修复机制所调控,并分化形成纤维软骨等替代组织,对软骨缺损的修复非常有利。除此之外,由于微骨折术过程采用的主要工具的关节镜手锥,其角度多、生成热量少、操作方便,而且可以通过受力灵活控制穿孔的具体深度,避免破坏支撑结构。另外,因为这种治疗方式是利用血压和骨髓对软骨缺损部位实施的填充,所以排斥性比较小,有效促进软骨组织自行修复和生长,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是临床上的一种新型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方法,尤其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1)操作简便,消耗物品和设备比较少,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可以开展该项治疗[4]。(2)保留了完整的软骨下板,提高了软骨组织愈合率。(3)通过对穿孔深度的科学控制,很好地保护了软骨组织力学结构。(4)手椎避免热损伤。(5)对软骨受损区域进行了彻底清除,为软骨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治疗过程中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参考文献

[1]宋猛,张正,闫理想,刘丹平.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股骨髁大面积软骨损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03):330-334.

[2]张帆.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关节镜下微骨折修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4):69-70.

[3]李利军,潘志军.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富血小板血浆同时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03):143.

[4]陈光.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