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药材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野生中药材保护研究

史云峰

北京上草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00010


摘要:中药材是维系中医生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野生中药材的掠夺式开发对加速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更多珍稀物种的消亡,削弱中医医学体系的公信力等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野生中药材遭受的“涸泽而渔式”的采猎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加强野生药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打破传统的部门利益,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快一些濒危药材的人工繁殖,不断开发濒危药材的替代性产品,这些对将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野生中药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野生;中药材;保护


前言:我国原创医学就是中医药,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医体现出的生命力让世人惊叹。毫无疑问的是,突出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强大生命力组成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巨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所决定。现如今,中医学的衰落不但与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有关,还和中药药效的降低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今天,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我国野生中药材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此种趋势下,使得野生中药材面临着资源枯竭危机。除此之外,在人们健康观念日益变化背景下,市场对野生中药材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市场供需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野生中药材的过度采猎。为此,进一步研究我国野生中药材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1野生中药材保护现状

1.1珍稀野生中药材遭受严重破坏

近年来,由于市场上需求量和价格的节节攀升,部分地区对野生中药材的采猎更加肆无忌惮,我国野生药材物种不断减少,部分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已经到了消亡或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其中四川、陕西、新疆、内蒙等地形势尤其不容乐观。珍稀野生中药材正在经历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受到了媒体越来越多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1.2越来越多野生中药材加入濒危行列

除《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规定的野生中药材成为濒危物种外,现实中我国越来越多的野生中药材物种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在四川青川县天池山,由于长年累月的大规模采挖,野生中药材重楼几近被挖绝。重楼在我国云南等地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据报道,由于过度采挖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极端恶化,野生黄芪、党参、柴胡、桔梗在山西已几乎找不到踪迹。在我国秦岭地区,近30年来消失的中药已多达十余种,金丝带、药王茶、太白米、何首乌、黑枸杞等名贵野生中药材都已濒临灭绝。此外,野生雪莲、山参、三七、防风、鱼腥草在我国多地被挖掘殆尽。

1.3片面强调保护而忽略合理利用

在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都设置了一系列的禁止性条款来限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而立法本意却被严重忽视。我们都知道,有关法律规范的立法本意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使中医药发展拥有优质的物质保障,有效的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若对野生中药材进行盲目滥采滥捕为一个极端行为,则仅保护却不利用资源却也是向另个极端迈入。

如石斛,其为我国二级保护品种,亦为中成药“石斛夜光丸”的关键原料,若只是盲目保护,则就无法有效利用石斛的野生种质量,而今的自然环境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若不能合理进行利用,则会影响到重要的药效,势必也会严重的影响着中医的功效。实际上,最近一些年,石斛夜光丸的产量也已日渐降低,从而使得中成药的质量受到影响。

2野生中药材保护对策

2.1建立中药资源自然保护区和实验研究基地

如今,我国提高了重视度,并已构建了很多各种自然保护区,然而,这还不够,也需要我们构建更加完善的重要资源自然保护区,使药用动植物在适应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对珍稀、濒危、损毁严重的中药资源,应当建立绝对保护区,严禁挖掘;重点保护的中药资源,应当建立生产与保护并重的国家级保护区,野生名贵中草药的采集应以其再生能力为基础,为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的、定点的、定量的采集,以充分保证对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建立综合保护区和实验保护区,选择中药资源丰富、具有保护意义的地区建立保护区,从而有助于对自然生态系统及丰富的药用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并更好的为科研、教学等应用提供参考。

2.2宣传中药资源保护,加强法律监管力度

需要对各类形式进行充分应用,进而更好的进行宣传教育,要宣传保护中药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积极作用,宣传无限度开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严重后果,强调了保护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必要性、重要性。并进一步强化管理,若有必要可以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培训,对各类中药材采收的一般原则严格遵守,合理采集、利用自然资源。

2.3加快人工繁育,寻找替代手段

造成当前我国野生中药材乱砍滥伐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带来了野生中药材的巨大市场需求,而相对不足的市场供应又抬高了野生中药材的市场价格,畸形的市场价格反过来使得不法分子对野生中药材的采猎变本加厉。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让野生中药材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以休养生息,人类必须减少对其过度的依赖。野生中药材相对于人工繁育的中药材具有生长时间长、无化学危害等特点,往往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很多野生中药材远没有武侠小说里描述的“神奇威力”,其药效不应被“神化”。解决我国目前野生药材资源性匮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加快中药材由野生向人工培育、家种家养的转变。专家认为,天麻、人参、甘草、防风等野生中药材完全可以并且只有依靠人工栽培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实际上,市场上流通的很多中药材如秦艽、金银花、细辛、猪苓等大部分是由人工繁育的。

2.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濒危资源进行保护

中药资源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实施保护、再生及创新,紧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化学、生物技术,以科技为指导,通过中药分子标记育种、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活性物质、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和快速繁殖、药用动植物基因和转基因工程等方法,实现中药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药资源的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个人、企业,涉及医药、生物、农学、化工和环境规划等多学科。为了保护中药资源,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达到综合保护的目的。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医药的大好形势下,对于来自天然的中药,一方面迎来了快速大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对中药资源过度开发的危机。所以,在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时,要做到保护与采集相结合,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可以避免及减少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药用植物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医疗健康服务。

精准采摘野生中草药种苗,精准种植,精准补植,精准扶贫,采一棵补十棵,给后人留下百年草药,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中医药是真正的奢饰品,野生老龄药材是中医药的未来。

专业培养药农,认药识药采药种药的一批专业药农,用良心炮制最道地的药材打造中医药奢饰品平台,中医药市场不能都比价格,数量,要有一个企业出来比文化,北质量,一棵50年的人参,一棵50年的黄精竟然卖不过一个国外生产线上产品。

结束语:

总之,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在于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中药资源,使中药真正成为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它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精髓起着关键作用。中药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采取许多措施把它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水源,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医药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尹峰,梦梦,徐玲,等.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非法贸易调查[J].林业资源管理,2015,2(2):24-30.

[2]梅智胜,万艳芳,张文生,等.国家利益下的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保护[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15(12):5-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92-93.

[4]周跃华.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修订之探[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9):1-12.

[5]马月光.从自然生态观看待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3):213-214.

[6]郭兰萍,王铁霖,杨婉珍,等.生态农业: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231-238.

[7]郭兰萍,周良云,莫歌,等.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GAP的未来[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60-3366.

[8]李明,安钰,左忠,等.宁夏中药材栽培现状及对策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6,57(3):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