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问题与施工中裂缝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道路桥梁设计问题与施工中裂缝成因分析

周小龙

身份证: 460103198210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速,道路桥梁工程成为了最重要的设计施工环节。其设计问题与施工中产生的裂缝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给后续的使用带来许多隐患,威胁着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监管人员要加强监督力度,保证施工过程的严谨性,设计与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完成任务。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施工中的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问题;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引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便利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同时对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与技术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但是,在各个环节的工作中还是容易存在差错,比如:前期调研不足、设计方案缺乏可行性、后期管理程度不够等情况。如何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价值是当下急迫解决的问题,必须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发展进行深入探究,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一、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体系缺乏可行性

在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要对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考察,并进行投入产成比分析。但是在实际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经常出现理论体系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并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分析后再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忽略了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施工参数体系、设计规范性等,而这些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缺失了实践性就会给后续的施工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况且,现在桥梁施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对理论体系与实际情况的结合要求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完善好理论体系,才能打造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方案缺乏创新性

道路桥梁工程规模在扩大,使用性能的要求在提升,但是,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专业能力的缺乏导致了设计方案过于传统,不符合道路区域桥梁自身的特点。甚至有些设计人员为了省心省力,直接对以前的设计方案生搬硬套,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发展。而且有些设计人员过于依赖计算机软件,缺乏自我思考与创新,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存在着许多细节性的问题。

二、解决道路桥梁设计问题的措施

(一)充分结合理论与实际情况

在前期的设计工作中,要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而这往往就是需要借助大量的科学实验结果以及平常的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来的,设计人员可以模拟施工环境进行实验,并把每一组数据记录下来,作为理论体系最有力的支撑。这能让设计人员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有足够的经验去考虑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方案数据的精确度,进一步筑强方案的可行性。任务的理论知识都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确保设计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不是在做无用功。

(二)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选择最终的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绝对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缩减材料。方案的确定不能采取独裁性,要收集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的意见,争取得到每一位参工人员的看法,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设计与施工中的特点以及关键步骤,做到步步俱全,更有助于施工建设的高效完成。

(三)注重提高桥梁的耐久度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桥梁表面结构的耐久度,后期经常性修复同样会影响到桥梁的稳定性。为了提高耐久度并减缓其老化的程度,一方面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另一方面要保证其结构的合理性,这是保证其稳固性的关键点。可以从桥梁基层设计出发,精确到桥梁各个结构之间的比例,设计人员也要不断巩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再结合丰富的实验结果,才能不断壮硕设计的核心内容,打造桥梁耐久度的强劲引擎。

三、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

(一)温度变化与基础位移

在施工中出现裂缝,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温度变化以及基础位移造成的。首先是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原材料往往都是混凝土,它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不管是受冷还是受热,都很容易致使其形状发生变化。在施工中,混凝土经常暴露在太阳底下晒,一定程度上使得它的体积增大,内外结构压力不一致,从而出现裂缝的情况。其次是基础位移的情况,混凝土本身具有特殊性,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位移和沉降的情况,这会影响到桥梁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这时候就会出现裂缝。

(二)荷载作用产生裂缝

出现荷载作用而产生裂缝有三个原因,第一就是在设计环节就存在问题,计算荷载力与桥梁内部结构等数据时不够精确,直接导致在施工中存在差错。第二个原因就是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工作,造成内部结构松动震荡,其承载力受到威胁。第三就是在桥梁投入使用后,没有严格限制超载车辆的行驶,导致桥梁经常性的超负荷工作,另外再加上暴晒、暴雨的影响,加速了裂缝的出现。

(三)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过关

某些不良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建设成本,采用的混凝土质量不过关,而混凝土原本就是桥梁建设的关键材料,它的质量会影响整体工程的效果。另外,如果混凝土的比例不够科学、严谨,也会对它的强度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配合比是决定其强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混合剂包括水、外加剂、水泥,外加剂掺量不准、使用不当、水泥用量不足等情况,都会使其抗裂性差,提升其收缩的速度,进而产生裂缝。

四、预防道路桥梁施工产生裂缝的措施

(一)加强施工环境与工艺的控制力度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想要预防裂缝的产生,就必须加重对原材料碾压工作的进行,保证材料强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监管人员也要制定合理的工艺标准,特别是路基碾压工作的标准,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中,保证其工作能够一次性成功,如果反复碾压反而会使得其质量下降。并且要减少施工环境的影响,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减少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提高基层的稳定性。

(二)加强后期养护工作

为了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使其质量得到根本上的保护。一方面在完成施工后要进行浇水保护,让混凝土处于一个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要防止重物在新建桥梁上逗留,因为刚建好的桥梁还处于比较脆弱的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排水设计,防止雨水长时间停留在桥面上,从而出现渗水的情况,对桥梁内部结构产生影响。

(三)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程度

在建设道路桥梁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施工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筑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做好材料进出库的相关记录,从源头开始严格把控。施工单位还应当定期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比率,坚持节约施工成本的原理,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在材料采购的过程当中,采购人员应当根据沥青、混凝土、沙子、石子进行多家市场对比,挑选使用性较高的材料,购买之后分别储存,保障材料发挥使用效力。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挑选符合标准规格的石料,以确保施工能够有效开展,避免桥梁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发生。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时,往往会在设计环节与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不管是设计方案缺乏可行性与创新性,还是由于施工过程不够严谨而出现裂缝,都会对桥梁的安全性造成伤害。因此,设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方案的同时保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施工人员加强对自身工艺能力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失误的发生。监督人员更要加强控制力度,对桥梁的整体工作进程以及每个细节都把握清楚,严管严控,才能不断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一凡.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01:109-110.


[2]王英男.加强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管理的途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2:231-232.


[3]宋述评.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12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