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方法

刘永泽

身份证号 :62042219870919**** ,甘肃 白银 730700

摘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及APA浸水车辙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影响,并对3种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种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PA浸水车辙实验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真实路面中水损害情况,用APA浸水车辙试验来评价。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APA浸水车辙试验

1 引言

水稳性是指水对沥青和石材形成粘结层的影响程度。因为水分使沥青与石料的粘附能力下降,导致沥青剥离,使混合料耐久性下降,失去强度,所以有必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水稳性研究。混料水稳性能试验主要有:松散料试验、压实型试验。本论文使用的是第二个试验。为方便与APA浸水车辙试验对比,首先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水稳性试验,主要采用试验规程建议,并结合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浸水马歇尔法和冻融劈裂法。

2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方法

2.1 沥青混合料常规水稳性试验

为方便与APA浸水车辙试验对比以及现行水稳性试验方法的对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常规水稳性测试,即:马歇尔浸水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两种方法.试验时采用改进AK-13、AK-13G、SAC-13三种沥青混合料,分别采用北京路翔和重庆美仑2种改性沥青,使沥青都能满足PG70-16等级的要求,粗细集料均采用玄武岩。矿粉最大粒径小于0.15 mm.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及合成级配见表1.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路、美分别表示采用路翔、美仑改性沥青,下同).

表1 级配要求及合成级配表

611f1f1c96451_html_eeef0572064b2fc4.png

表2 浸水马歇尔试验(双面击实75次)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双面击实50次)

611f1f1c96451_html_bfe21d96d20dbf90.png

由表2可知,在SHRP中,不同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残存稳定度达到了75%以上,而冻融劈裂强度比也达到了SHRP推荐的70%以上,但是这两个试验结果之间有很小的差距.另外,2个试验方法的水稳性评价结果并不一致,并且很难比较3个级、2个沥青水稳性能的差异,说明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价方法存在不足,不能准确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2 APA 浸水车辙试验

APA浸水车辙试验,根据实际情况,主要考察油石与不同混合料、不同石比对APA浸水车辙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Superpave旋转压实技术,对试件进行了加工,根据所要求的油石比值计算混合料量。测试载荷为美国ASTM推荐的45 kg,换算轮压力为0.69 MPa,接近我国标准中标车的轮压力。相同试件成型后,在常温下保持至少4h(25℃),并在APA环境温度下恒温浸水6 h后进行测试,不同油石比下的浸水车辙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浸水车辙试验结果(空隙率为 6%~ 8%)

611f1f1c96451_html_b6028cb1bc214f96.png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中空孔隙率水平和其它试验条件相同时,8000个试件中油石比值随油石比的增大而减小,主要是由于油膜增厚,较易发生变形。对于同一材料,相同孔隙率、相同试样、浸水车辙等情况,应以混合料内孔隙度、沥青膜厚度等因素为基础,确定其差别应归因于混合料内部孔隙性、沥青层厚度等因素。

从浸水车辙8 000次的最终变形的大小来看(图1),按变形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为:AC-13Ⅰ调整1

2.3 冻融劈裂试验

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的规定,参照美国SHRP研究计划的成果,对各方案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水稳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等级的沥青混合料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在最优油石比的基础上,用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用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表 4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

611f1f1c96451_html_1877fcb4f3cb3869.png

由表4可知,5种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均满足美国SHRP研究计划建议的大于70%的要求,其大小排序为AC-13调整1>AC-20调整>AC-20>AC-13Ⅰ调整2>AC-25。

2.4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

结果表明,采用马歇尔浸渍法进行冻融劈裂试验,能较好地模拟路面实际状况,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它把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结果拉起了距离,从而便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水害性能,同时也适用于南方高温湿湿天气。实验结果表明,SGC模塑是用SHRP旋压实成型的。SMA、SAC、AC这3种混合料试件分别按照4%、7%、10%和13%的孔隙率成型,孔隙率偏差水平控制在±1%。其中孔隙率为4%、7%的试件采用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的直径101.6 mm,高度(63.5±1.3)mm。孔隙率为10%、13%的试件采用旋转压实仪SGC成型,试件的直径15 cm,高度(7.5±0.3)cm。成型过程中发现孔隙率达到13%时,试件很难成型。SMA—13无法制作试件,SAC—13、AC—13试件孔隙率也只能达到12%左右。每种混合料在每级孔隙率水平下成型8个试件,分为2组进行冻融劈裂试验。另完成了SAC—13在短期老化后和长期老化后的冻融劈裂试验。为研究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随孔隙率的变化规律,分别对SMA—13、SAC—13、AC—13这3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孔隙率的条件下进行冻融劈裂试验,孔隙率与TSR的关系数据见图1。

611f1f1c96451_html_33906c64152d4434.png

图1 SMA—13、SAC—13、AC—13的TSR与VV关系图

从图1可知,在不同的孔隙率水平下,3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优劣趋势不同,孔隙率为4%时,其水稳性按照SMA—13>SAC—13>AC—13递减;在孔隙率为7%时,其水稳性按照SAC—13>AC—13>SMA—13递减;在孔隙率为10%时,水稳性按照AC—13>SAC—13>SMA—13递减;孔隙率为13%时,SMA—13无法成型,而SAC—13混合料水稳性较之于AC—13高。

结果表明,在孔隙率4%~10%范围内,3种沥青混合料TSR值呈现出一致的特征,表现为从大到小,从小到小,孔隙率7%的TSR值最低。对于3种沥青混合料,TSR值变化幅度与SMA-13值分别为:SMA-13>AC-13>SAC-13。对孔隙率超过10%时,TSR值变化不明显。气孔率7%时,3种沥青混合料的TSR值最低,均低于80%,并不符合规范要求,属于水稳定性最弱的孔隙率,推荐使用7%的孔隙率对水稳定性能进行测试。

3 结论

(1)各种测试方法,如马歇尔、冻融、浸渍等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通常差别极小,这种差别可能会因实验条件、实验人员操作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难以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

(2)从浸水车辙8000次最终变形量来看,在相同条件下,粗级配密实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伤性能优于细级配沥青混合料。

(3)实验结果表明:用马歇尔法和冻融劈裂法评价水稳定性能,APA浸水车辙试验是一种动态的、非足尺模拟试验,能较好地模拟实际路面水损伤情况,因此,APA浸水车辙试验是一种比较好的非足尺模拟试验,对混合料水稳定状况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博,冯毅.融雪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影响[J].科技风,2020(22):159+165.

[2]李倩倩,房建宏.混掺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影响的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06):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