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

陈涛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 广东省 韶关市 512000


摘要: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体育爱好,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育人目标。而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方式、教学内容、活动项目等都比较单一、枯燥、乏味,对学生运动潜质的开掘、体育兴趣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且容易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与了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难以满足。而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则可以切实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性,使学生在不同方式方法、花样动作的驱动下获得耐久力、平衡力、弹跳力的提升,为小学体育教学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应该以花样跳绳为辅助,组织学生在不同跳绳花样的引领下感知体育之魅力,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与体育潜能的激活。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


前言:跳绳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体育潜能的主要途径。而且,由于小学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求知欲、好奇心比较迫切。这使得教师在开展跳绳教学时,如果按照固有模式与传统套路设计教学环节、活动、内容,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跳绳兴趣,跳绳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也会骤然下降。基于此,教师应该以花样跳绳为辅助,并将其充分渗透至小学体育教学领域,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花样、动作、跳法的过程中爱上体育教学,并创造出诸多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的跳绳方式,在展示、协作、创新中提升其综合能力,增强其身体素质。


一、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势

花样跳绳的历史特别悠久,自南宋以来就广受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在来回环摆的绳子中间做跳跃活动的体育项目,它既可以满足学生日常锻炼、强身健体的需求,又不容易使人受到伤害,可谓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首先具有经济实惠,易于获得的优势,其他的体育项目可能需要昂贵的教学器材,花费大量的金钱进行维护,而花样跳绳却仅仅需要一根简单的绳索便足够。这一优势使得花样跳绳在体育课堂的推广过程中不需要受到费用的限制,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能负担得起;其次,花样跳绳具有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其他的体育项目诸如篮球、足球等,需要在特定的体育场地才能进行,花样跳绳却可以在任何空旷的场地进行,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自主进行练习和游戏。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花样跳绳的进行可以自由灵活的开展,对于正值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较为方便的;最后,花样跳绳是一项可以自由发挥的体育项目,它不需要固定的游戏规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自己喜欢的规则或玩法,在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之后,学生便具有了灵活发挥的空间。在设置自己的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提升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这无疑是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方法探讨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保指导针对性

跳绳是一种形式简单,但玩法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其对于小学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基本都接触过与跳绳有关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跳绳基础。但是,由于其对于基本规范、动作、玩法、节奏的掌握有限,加之受到运动技能、身心特性、认知能力的限制,以致不同学生之间在花样跳绳的掌握、应用、实践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对于所有学生统一要求、标准、规范开展指导,势必难以切实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需要,花样跳绳的作用与功能彰显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以分层教学为辅助,对学生科学、合理分组分类,在充分关注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技术要求、动作规范等合理优化、变革、创新,以切实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例如,在开展“单摇前交叉”花样跳绳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跳绳花样要求,对学生科学、灵活分层分类,并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学生在欢悦且多样的实践体验中获得花样跳绳技能的切实提升与有效增强。这种以分层指导为驱动的花样跳绳策略,更为贴近小学学生的身心现状,教学的针对性也随之会显著提升。

2.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凸显教学趣味性

科学且有趣的方法指导,可以使花样跳绳的趣味性、生命力骤然提升,也更利于对学生运动兴趣与热情的激发。故此,教师在落实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时,应该以花样跳绳为辅助,做好对于学生动作规范性、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借助信息技术、亲身示范、图样展示等对学生开展规范化、多元化指导,就不同跳绳动作、技巧予以分解、组合,让学生在更为直观、形象的感知体验中形成深刻印象,并结合教师指导尝试、模仿、实践,以全面激发学生参与花样跳绳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开展“短绳前后左右开合跳”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辅助,展示有关“前后左右开合跳”的规范性引导视频,组织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了解并脚跳、单脚跳的动作要领,带着浓厚兴趣开启教学实践。随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亲身示范,就跳绳过程中对应的下肢动作、绳子拿法、身体站位等予以示范指引,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开展尝试与实践。这期间,教师可以巡回于学生之间开展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对于学生在动作、规范等方面的错误、弊病等予以纠正,使学生在多样、丰富、有趣的运动体验中获得锻炼与提升,发展与成长。

3.融入各类游戏元素,增强教学科学性

结合小学学生普遍比价热爱游戏的特性,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开展、游戏内容融合等方式,将游戏深度渗透至花样跳绳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多元实践、深度体悟中感知花样跳绳的作用与价值,也可以于无形之中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为确保花样跳绳教学效能提升给予保证。例如,在开展“花样跳绳步法动作”教学前,为了切实了解不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融入“剪刀石头布”的小游戏,让学生三人一组自由自组合,“石头”是双脚原地并拢跳、“剪刀”是双脚前后交叉跳、“布”是双脚左右跨越跳,组织学生在丰富且欢悦的游戏情境驱动下学习花样跳绳的基本步法、动作,达到深度培育学生花样跳绳意识的目的,使教学的科学性、发展性得到显著提升,为学生体育潜能激发提供保证。

三、结语

总之,在教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花样跳绳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体育精神,这对于学生主体和我国教育事业都具有积极地意义和价值。花样跳绳的诸多优势,使得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现实性、发展性。而且,在花样跳绳的驱动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将会得到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运动潜能激发,也会获得充分实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学生的身心特性不同,体育能力各异,以致教师在落实花样跳绳教学时,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跳绳的方式方法与手段花样科学规划,予以调控,以促使学生在不同花样的引领下逐步提升体育能力,开启全新体育学习发展旅途。使花样跳绳更好服务于小学体育教学开展,更好作用于学生体育素养塑造。


参考文献:

[1]陈国光.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体育风尚,2018(09):66.

[2]陈海江.浅谈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8(08):22.

[3]沈婷婷.小学体育课堂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体育风尚,2017(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