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唐玲

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6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年限范围选定为2017年5月-2020年5月,择取样本共1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全部患者均子宫切除术,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48例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研究分析诱发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因素包括高龄,子宫内膜厚(P<0.05);48例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均属子宫内膜样腺癌,其中44例患者手术分期为Ⅰa期。结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主要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等,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分期早,预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理升级;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临床多发妇科疾病,主要指子宫内腺体组织过度增生,且存在异型性,临床无浸润证据。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主要因素包括雌激素刺激及缺乏孕激素对抗等,此类疾病具有恶变倾向,临床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1]。临床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多依据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实施子宫切除术,大量研究证实,子宫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为此需深入分析诱发病理升级的因素,进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本研究择取本院相关患者为研究评估样本,探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年限范围选定为2017年5月-2020年5月,择取样本共1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年龄区间段为28-66岁,平均(47.55±2.63)岁,全部患者经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未合并其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近期未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干预,对本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同意。

1.2方法

全部患者经诊断性刮宫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医师依据操作规范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对130例患者实施随访并行病理检查,统计术后病理升级患者例数,并总结其各项临床资料。

1.3评价标准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模式总结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引入SPSS23.0软件进行研究数据计算分析,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的(611e128e58cbe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法,并采用t检验模式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为%表示法,并采用χ2检验模式对比分析,如检验值P<0.05则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单因素分析

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48例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占比36.9%。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P<0.05)。

表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单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术后病理升级(n=48)

术后病理未升级(n=82)

χ2/t值

P值

年龄

51.29±4.68

45.72±2.59

8.743

0.000

异常出血时间(月)

9.45±1.57

5.83±0.86

16.998

0.000

绝经

18(37.5%)

9(10.9%)

12.944

0.000

子宫内膜厚度(cm)

1.15±0.42

0.83±0.27

5.287

0.000

2.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因素包括高龄,子宫内膜厚(P<0.05);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属子宫内膜样腺癌,44例患者手术分期为Ⅰa期。

表2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多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B

OR

95%CI

P

高龄

0.069

1.052

1.028-1.116

0.019

子宫内膜厚

0.758

2.245

1.053-3.749

0.038

    1. 讨论

    高分化子宫内膜癌与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理形态近似,且子宫内膜增生采用诊断性刮宫诊断模式可重复性不佳,极易漏诊子宫内膜癌。同时,内源性、外源性激素对子宫内膜产生刺激作用期间如无孕激素对抗,可导致多个部位腺体增生,继而引发子宫内膜多部位病变,采取宫腔镜下诊断或诊断性刮宫无法整体获取子宫内膜,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癌漏诊。

    本研究中130例患者经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漏诊子宫内膜癌48例。全子宫切除术病理升级单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等,多因素包括龄,子宫内膜厚。分析其原因,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患者普遍病程时间较长,合并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而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可导致局灶性病变漏诊。临床预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需综合分析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及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子宫内膜厚度、临床症状等,以避免漏诊,对年轻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可采用孕激素逆转治疗干预,待其生育后行子宫切除。本研究中,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均属子宫内膜样腺癌,针对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可结合其分期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3]

    综上分析,诱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主要因素包括高龄、异常出血时间较长、绝经、子宫内膜厚等,术后病理升级患者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分期早,预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毛毛,程玲慧,王雯,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6):463-466.

    [2] 王丹,哈尼克孜·吐尔逊,张亭亭,等.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合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24):45-47.

    [3]张月华,王路祎,张色华.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及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