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双主体班临床课间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双主体班临床课间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廖元龙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224000

摘要:目的:探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双主体班学生临床课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56名二年级护生组成护理二主体班,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课间见习教育。 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度。 结果,第三学期前、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56名学生学业效能感量表的学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和总分依次上升,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均高于第三学期前的得分(均P<0.05 )。 56名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问卷总的来说是( 125.32±11.04 )分,其中以支持性学习风气的维度最高,其次是教师逐步灌输在让家长有信心的维度得分。 结论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护理双主体班学生的临床课间见习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师的支持度。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护理双主体班;临床课间;见习教学;应用

引言

护理临床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既要求护生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也要求护生通过临床见习、实践等教育方式掌握扎实的床技能。在学校的指导下由教学医院独立承担护生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医院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班杜拉作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其一般学习理论由观察学习理论、交互决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三部分组成。社会学习理论和学习护理双主体班都强调环境和替代的作用,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的适切性,在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讨护理双主体班的实习教学中缺失与重获,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9月选取2018届高校学生组成的护理双主体班学员56名,其中男生6名,女生50名,年龄18~23岁,学员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双主体制教学,双主体制教师对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采取“PBL教学”“情景教学”“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几种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抽象的问题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图表、对比和举例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在教学前,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布学生需要预习的课程内容,下课后将教学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上传至微信群,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对相关问题展开交流。(2)实验教学对护理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疾病系统或几个章节理论课之后,紧接着就会安排学生到所学疾病相应的临床科室去上实验课或见习课,即“边教学边临床”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在一学期所有的理论课程学完之后再去临床见习,这是传统教学达不到的,也是小班制的护理双主体制教学的特色之一。学生被分成多个小组并有专任临床教师授课,教师会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同时分享或设计一些临床案例供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学生对教学过程及时进行反馈评价。(3)科室见习开放制度。护理双主体制教学对学生实行临床科室全天开放制度,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地去临床科室见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需求,寻求自己导师或其他专任教师的指导,尽早地接触临床、适应临床环境,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学习效果,这也是护理双主体制教学的另一特色。(4) “一对一”导师制双主体制教学还为学生配备了专属导师。医院集中遴选一批中级以上职称并愿意为教学事业奉献的优秀护理临床工作者承担导师,对双主体制班学生采取“一对一”导师制,帮助学生“一对一”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减少学生的不适感,使其有归属感,这是传统大班制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11e12754e9a1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生自我效能感

第三学期前、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56名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学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和总分依次上升。 (均为p<0.05 ); 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学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均高于第三学期前的得分( p<0.05 )。 参见表1。

611e12754e9a1_html_8b39fa60ac182184.png

2.2教师支持水平

56名学生感知的教师支持问卷总分为(125.32±11.04)分,其中支持性的学习风气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教师逐步灌输的自信维度得分,各维度得分见表2。

611e12754e9a1_html_30ea5b7a9b5ff41a.png

3讨论

3.1护理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护理实训教学模式单调,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性实训教学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验证上,仍遵循着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课后作业,对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认识不够。上护理实训课学生不参与实训设计,只是反复模仿教师的演示操作步骤,教师没起到主导作用,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开放护理实训室力度不够。主要是实训室开放时间方面,仅限于上课期间的晚上时间开放,周末没安排开放时间。另外,护理实训室开放的操作项目也有限制,这就导致有些护理技能薄弱的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其他的操作。加上学生思想上认识不够、人力及护理实训室资源有限,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3)强调护理操作规范性,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护理实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反复的强调操作标准规范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比如思考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探索新知识能力。护理实训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仍采用传统的灌注式方法,即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回示点评——教师总结,从头到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反复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久而久之学生对护理实训课程产生了枯燥情绪,有的学生甚至怀疑该课程的技术含量,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

3.2提高护理实训教学效果的主要对策

(1)培养责任心及同情心。在临床中,同情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够使患者感受到亲切感。而护理实习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需保持细致、热情、耐心及诚恳的态度为患者进行服务。与此同时,在临床中,护理实习生自身责任心也十分重要,与患者预后及整体治疗效果有直接联系。而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胜任力,增强护理实习生责任心的培养。(2)增强仪表言语培养。带教老师叮嘱护理实习生进入病房时,必须确保衣帽整洁、佩戴口罩,走路过程要轻,不可影响患者休息;在病房内不可打闹,需主动给抢救治疗的医务人员让路;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尽量以普通话为主,保持和气礼貌。(3)培养护理实习生应急能力。每位患者病情程度有所不同、类型不同,此时需要医护人员保持头脑敏捷及极高的医术水平,可通过嗅、触、叩、视、听,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予以患者早期有效治疗、抢救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当每次见习所有系统疾病过程中,应抓住主要特点,针对不同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讲解,从而加深护理实习生印象,提升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及知识水平。(4)护理双主体制教学管理体制完善,但应注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为满足双主体制教学工作需求,医院教学管理中设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兼职人员,开设内科护理教研室、外科护理教研室和妇儿科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来配合医院教学管理。从教学学时数、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及监督等全方位把控,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是实际行动的有力保障,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医院教学管理能力,提供更优质的双主体制教学服务。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人才定位于拥有国际实力、综合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开设护理双主体班教学,医院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保障双主体制教学的顺利进行,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丽君,胡聪莹,杨晶.护理生课间见习教学核心知识导图的设计——以乳腺癌护理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109-111.

[2]吴玲君.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模式的研究进展[J].医药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5):326-328.

[3]梁迎接,张洛灵,李春香,陈士芳,李转珍.基于规范化课间见习的翻转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03):356-358.

[4]宋宇,于景龙,赵丽波,郗昕.老年护理专业课间见习课程标准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6):237-238.

[5]于春妮,徐艳,魏军,朱丛丛.改良CBL教学法在护生内科护理学课间见习中的应用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