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其周边环境水土流失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其周边环境水土流失的影响

陈宇 申卢晨 张前进 赵祎斐 李蒙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此次研究以工程实体为载体,文献分析法为辅,结合江南地区建筑工程水土保持施工现状,同时查阅大量建筑施工项目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关的文献,为文章的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来源。通过研究可知,建筑工程项目导致的水土流失与气候和水文、植被覆盖情况、地形地貌有关。同时,优化排水系统,增加植被覆盖、利用废渣和建造挡土墙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缓解的水土流失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土流失;建筑工程项目;植被覆盖


前言:在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中,造成水土流失存在差异性,会随着施工阶段的不同和施工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施工场地一般位于沟峁河流所在区域、雨水充沛裸土区域,在隧道、桥梁和其他交通路基工程的修建阶段,也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在任何建筑工程中,只要存在挖坑的环节,就会导致土壤的结构被破坏,使土壤的结构出现极不稳定的现象,此时如不采取相关稳定土壤结构的措施就贸然施工,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本文基于无锡市滨湖区某项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该项目具有占地面积大,施工过程中裸土区域多,雨季雨水充沛等特点,极具研究价值。

  1. 建筑工程项目导致水土流失的危害

建筑工程导致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大量的泥沙进入河流,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大幅提升,也会将诸如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带入水系统中,使周边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建筑施工导致的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后会对下游的水利设置造成严重的影响,妨碍蓄水、发电和防洪,不仅影响了水利发展,也给国民经济造成大量损伤。

此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土石废料,这些废料如 不妥善处置,随意堆放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因为这废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施工区域植被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如果长期将这些废渣对方于一个位置,那么这一位置的土壤将会失去固结作用,加速水土流失。

  1. 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

    1. 气候和水文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的位置的土壤如长期受到风力侵蚀的影响就会导致土壤风化严重,施工位置的地表河流较为密集,水网密布,或者气候为多雨的季风性气候,降水量大,就会导致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但这些地质和外部的侵蚀因素只是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填筑路基阶段,工程会直接影响土壤结构本身,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强降雨的情况就会导致不同程度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如图1所示),不仅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会直接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

611dede6d5341_html_89840ba2e55d6bb3.jpg

图1 滑坡现象

    1. 地形和地貌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且复杂,因此各省各地区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时需要面对的地形情况十分复杂,在平原和盆地地区进行建筑施工难度不是很大,也不会轻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但在山地和高原建筑施工时,则极易引发地质灾害,造成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为此,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地形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如需要开挖土石,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必须考虑到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

    1. 植被覆盖因素

绿色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很少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这是因为绿色植被发达的根系可以固结土壤。建筑施工项目会对地表的绿色植被覆盖造成严重的影响,施工区域的绿植面积将大幅减少,使土壤失去外力的固结而变得更加疏松,同时,建筑施工项目产生的废弃物堆积在土壤上,会污染附近的植被,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将大大减弱。

    1. 人为活动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结构被改变,导致水土流现象。比如在建筑工程中开挖地基导致的地表径流出现变化,会接连影响到周边地区土壤密度和粘结性的变化,使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大幅提高。

  1. 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1. 优化排水系统

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前期的设计阶段要控制好地形的坡度,坡面的长度和坡度都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在出水口处这一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的位置采取固结土壤的措施,并在施工便道的两侧设置好排水设施,将建筑施工项目中产生的废水和正常的降雨雨水都排入到路旁的明沟处,这样施工便道就可以减少被冲刷程度,使施工环境更加安全。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土石废料应当放置于明沟和路堑边坡一侧并夯实,通过地面排水有效收集雨水,可以用作养护周边绿植的用水[1]

    1. 提高施工场地植被覆盖

在施工场地进行绿化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分割区和时间段进行差异化种植。在项目前期的路基阶段,绿化种植应以草坪为主,这是因为草本植物的种植难度低,且生长速度快,可以起到稳固根系的作用,也为其他根系发达的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后期,绿化种植的植物种类应以灌木为主,灌木可以与草坪一同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帮助建筑施工场地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更好的状态

[2]

    1. 合理处理废渣

施工单位对于废渣处理要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将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材料进行合理安置,为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惰性增压的方式。同时,在排水系统附近要减少废渣的数量,避免废渣顺着排水系统流通到其他位置,造成污染。

611dede6d5341_html_ae27bfb0d6f6719d.jpg

图2 建筑工程挡土墙

    1. 建立挡土墙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挖出来的土壤需要集中放置好,之后砌筑成挡土墙(如图2所示)。在建筑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挡土墙不仅可以减轻土石堆放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还会减轻水土流失的情况。此外,挡土墙还有助于后期植被绿化的处理,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降至最低[3]


结束语:当下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会逐渐增多,进而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工程安全事故,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施工方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施工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参考文献:

[1]王海霞.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特点及治理对策探析[J]. 地下水, 2020, v.42;No.204(03):229-230.

[2]张晓刚. 防洪工程建设及其水土流失防治研究[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 v.3(02):120-123.

[3]武坤. 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J]. 建筑工程与管理, 2019, 001(003):P.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