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手机管理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7
/ 2

农村寄宿制学校手机管理初探

邹华

资源县镇初中

摘要: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主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手机逐渐渗透于各个领域,对于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必备品。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是否应当让学生配备手机,是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手机管理是应当重视的一个现象,学校应当制定相关制度来完善这一教学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制定学生手机使用制度;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班会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手机管理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学生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相对较弱家庭方面所承担的人生观教育以及生活习惯教育相对较少。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手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部分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缺失,以及为了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往往会使得学生配备手机,这使得在寄宿制学校中,手机管理也成为一项重点内容。因此,学校应当重视这一现象,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策略,以此使得学校和学生互利共生。

一、制定学生手机使用制度,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制度是保障学生权利的基础。在寄宿制学校,手机是否使用由学校决定。若学校手机可以进入,要明确相关的手机使用制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通过合理的手机使用安排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

例如:如果将手机带入学校,在手机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制定相关制度。如,如果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为防止丢失以及学生不自觉将由教师统一保管。学生需要与家长相联系,沟通可以向教师索要手机,进行电话交流,用完后及时上交。为了更好地实现劳逸结合,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可以在每周日下午结束课程后有1个小时的手机自由使用时间。对于课堂知识学习以及课下作业资料查询过程中,由相关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联系,决定手机学习使用时间。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解决学生的手机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家长与学校相合作

在农村,大多数家长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会选择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工,此时孩子在寄宿学校,与家长联系较少。因此部分学生使用手机与父母相互联系,但此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部分不自觉学生会在此过程中玩手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对其个人造成一定影响。家长与学校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因此加强家校之间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

例如:对于手机管理问题,首先教师与每位家长相互联系,询问家长是否同意带手机进入学校,尊重家长的意见,及时与家长互相沟通。其次,在家长想要定期与学生进行通话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告诉家长没有手机情况下会怎样沟通。如,家长在微信群或者QQ中与教师相互联系,然后教师向学生传达家长的意思,可以使用教师手机让学生向家长回电话。其次可以班级合资购买一部手机,仅限于打电话功能,帮助学生与家长相互联系。最后,教师应当定期与家长相互交流,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寄宿,可以向家长交流这些问题,如孩子的学习情况,个人生活情况,个人心理健康等,实现家校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家庭教育相对缺少,因此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习知识之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能力以及人生态度,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综合性得到发展。

例如:在农村寄宿学校手机管理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思想观念的培养以及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于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班会,首先教师应当确定班会的主要内容以及主题,如“当今时代手机使用的优点与弊端”。教师在班会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几个问题,“你从手机使用中得到了什么?”“手机对于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个人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改变了什么?”通过问题的提出,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来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从手机中得到了乐趣以及新鲜感,手机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但是个人在手机使用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坐姿,时间观念,注意力等。其次,教师让学生观看当今时代“微课”“云课堂”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发言,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自己明白了什么,在今后如何去改变等,以此提高班会开展效率。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农村寄宿生拥有正确的认知能力,能够科学有效地运用手机等信息技术,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成长以及生活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当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手机的管理,通过相关教学方法的实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教师在实际方法探究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进行方法分析,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综合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手机管理问题也得到高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徐志经.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6-197.

[2]朱锦 侍凤.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J].教育(周刊),20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