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朱华

山东东汇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关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细节,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技术,实现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建筑房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是房屋使用寿命的重要承载部分。在施工阶段要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成本。

1 混凝土施工技术简介

1.1基本概念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科学填充技术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除了主要的建筑材料外,混凝土也常被用作辅助材料。在现代建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强韧性和安全性。

1.2混凝土技术优势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和韧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从而更好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另外,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进而解决建筑物的漏水问题,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3混凝土产品基本标准

混凝土产品最基本的要求是强度要求,即必须满足建筑的强度要求。另外,在不同的建设项目中,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和耐腐蚀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新拌混凝土还需要满足一些工作要求,如要求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和流动性等。不同的工程队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不同的要求。

2 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及相关外加剂组成。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就要合理安排上述构件的配合比。建设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应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施工成本,合理选择配套方案,合理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细致的计算,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最佳匹配方案。另外,在拌和作业中,骨料中的含水量往往与理论值不符。因此,在正式拌和作业前,技术人员必须准确测量骨料中的实际含水量,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后续拌和方案。

2.2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根据施工配合比,按有关顺序依次掺入砂、水泥等材料,并及时调整骨料含水率。搅拌时,作为技术人员,应严格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如果配料标准与要求有差异,应调整后再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90秒,以保证搅拌均匀。混凝土输送至混凝土泵时,应停止约30分钟,以避免泌水和离析。或每5分钟启动一次泵送一定量的混凝土,可有效防止泌水和离析。

2.3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将增加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概率,威胁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浇筑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减少施工缝的出现,提高其抗渗性。

其次,底板应分层浇筑,上层应在下层浇筑结构初凝前浇筑,以保证层间粘结效果。下层浇筑完成后,先拆管,再进行上层浇筑,并计算清楚每层浇筑厚度。浇筑厚度一般控制在600mm左右。

再次,浇筑作业前,应注意初步规划,确保各项参数的准确性。操作人员应按参数要求进行相应的标记,为浇注作业提供依据和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泵管和布料器,保证浇筑顺利进行。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使其在初凝时间内。而在实际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均匀抬升。通过分层浇筑,使下层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水化热得以充分散发,从而减少蓄热,避免水化热的积聚,进而降低低温应力。

最后,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2m左右。若超过此标准,应加长软管或串筒,以保持浇注质量,减少意外问题的发生。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运输设备应保持畅通,减少堵塞造成的不利影响。

2.4振捣技术

一般情况下,振动操作需要与浇注操作同时进行。进入这一施工步骤后,施工人员应合理选择振捣工艺,保证原材料分布均匀,混合料中多余的空气能及时排出,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振捣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再次检查混凝土结构的压实效果,并用填充模板进行局部处理,以免漏浆。其次,施工企业需要指派监理人员参与振动作业的全过程,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督,避免过振和漏振。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振动操作主要分为机械操作和人工操作,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振动,都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均匀设置插入点,从而保证设备能顺利进入下层混凝土,使上下层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2.5维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覆盖材料,以达到保温效果。塑料薄膜和草席是主要的覆盖材料。在电梯井道位置,应在外面贴一层草袋,以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避免大量水分蒸发产生收缩裂缝。在保温、养护过程中,严禁在表面喷水,以免温度迅速下降而产生裂缝。

附着物搭接部分的宽度应控制在200mm左右,并用砖或木块压实,避免结构直接暴露在环境中。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有效控制养护时间。

测温结果表明,混凝土中部温度不再下降或接近表面温度。当外部温差在25℃以内时,可以停止绝缘操作。在拆除塑料薄膜和保温被子的过程中,应逐层进行。除去一层后,应根据测得的温度结果保留一段时间,以防出现明显的温差。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实测数据,先将上部保温层全部拆除,然后再拆除保温层,并开始浇水。实际维护时间应超过14天。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注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配合比技术和温度应力控制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应采取更加严格、谨慎的态度,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投入资金,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案,以严格的施工规范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探究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J]. 孔令敏. 建材与装饰. 2020(13)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 [J]. 赖丽姗. 砖瓦. 2021(06)

[3]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J]. 李中奎. 居舍.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