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喂孩子吃药的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掌握喂孩子吃药的技巧

罗廷会

宾市兴文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400


可能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让生病发烧的孩子乖乖吃药,是一件令人担心又焦虑的事。一方面,看到脆弱的孩子生病受苦而感到非常心疼,另一边则是想着喂药怎么都喂不进去,非常令人头痛。如何有技巧地喂药?是许多家长都想去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鉴于此,文章结合实际情况,简单阐述了关于孩子喂药的相关技巧等内容。

1.关于给孩子喂药的几点技巧

①选择果味型药剂。若条件允许能够选择药剂种类,最好选择果味型药品,例如果味泡腾片。因为将其放入水中后,会产生大量气泡,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且口味相对较甜,因此孩子也更愿意饮下。但要注意此药药剂的正确用法,千万不可让孩子之间吞服。②在剂型的选择上,还可选用咀嚼片、滴剂类药物,尽量不选择胶囊、片剂类药物,比如胶囊很容易遇水粘在口腔中,若必须用胶囊类药物,可先让孩子喝点保持口腔内湿润,服药后用水冲服。③若喂药时发现孩子一直不张嘴,可轻轻按住其两颊上颌处关节便于喂药。④日常灌输观念: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告知其用药的目的,千万不可将吃药当做是一种类似惩罚的方式,而是让孩子发自内心觉得服药是勇敢的体现。⑤做好用药前的准备工作。例如阅读说明书:家长要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禁忌等,确认无误后,才可喂药。⑥合理地选择喂药的工具,能够大大地减少喂药时孩子的痛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滴管(适用于剂量很小的液体药物)、量杯(适用于要控制剂量的药物)、塑料注射针筒(提前去掉针头,适用于孩子的依从性不高时)、喂药器(有针筒式、奶嘴式、滴管式,能够方便家长喂药,且药量能够得以控制)小型匙子(可简单替代喂药工具)。⑦掌握好喂药的时间。需要注意,每天三次用药≠必须间隔八小时用药。每天三次用药对实际的间隔时间没有明确限制,但家长尽量保持平均,但若注明了间隔8小时吃药就需严格遵循,不可单纯理解为早中晚各服用一次。另外,要注意区分几个用药时间点:饭前服用,指的是饭前15~30min,饭时:随饭服用,饭后:吃完饭后的30min;空腹:指的是饭前1h或饭后2h。⑧若采用喂药器喂药,可将药液缓慢送至牙龈及颊黏膜中间,但要注意避开口腔内的敏感处(如舌根、舌尖),以免孩子不适呕吐。⑨部分家长要喂药时,为改善药物口味保障孩子乖乖用药,会加入少量的果酱等,但需注意,部分药物是严禁和其他物体混合使用的,例如果汁内的果酸可能影响某些药效果,因此家长需提前仔细和医生进行确认。

2.关于不同年龄孩子的喂药法

首先,喂药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姿势。一般是采用半仰卧、半坐位的姿势,可轻轻将孩子四肢固定好,此姿势喂药,不但能够避免药物不小心撒漏,还能预防孩子吃药时出现呛咳。其次,关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用药方法也不尽相同。①若孩子年龄在1岁以内,最好是使用小滴管喂药。为孩子系上围嘴后,将滴管吸少量药后挤进其牙龈及颊黏膜处,等到孩子吞咽后再继续,服用完后喂适量水。②若年龄在2~3岁时,可采用抱着喂药的方式,让孩子半坐,家长固定好其胳膊和头部,同时由另一个家长轻轻用压舌板按压舌头,可用小型的汤匙或注射器(已去掉针头)协助用药,服用后喝些清水。③若年龄3岁以上,此时孩子都能简单听懂一些道理了,家长要循循善诱,并结合“生病了吃了药就不难受了”、“宝宝最勇敢了,一定不怕吃药”等语言,让孩子能够从被动吃药转化为自愿吃药。最后,则是在喂药过后实施一点“奖励制度”。例如可在孩子乖乖用药后,进行语言上的表扬,或是准备糖果、甜点等礼物进行鼓励,不但能够消除药物的苦味,也能愉悦孩子心情。

3.关于不同性状药物的喂药法

首先,关于颗粒状冲服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将其用温水稀释,水量尽量控制在20~30毫升,以免影响药效。另一种则是浓缩,将其化在少量(如5ml)的水中,随后用吸管吸入喂药。常见的颗粒状药物如头孢克肟颗粒,都可用两种方法进行冲服,但最好将水量调少一点,及时喂完。其次,是悬浊剂药物。一般此类药物的剂量较小,三岁以内的孩子药量在5ml内,可使用推药器喂送,若孩子对药物的口味能够接受,可直接用药物配备的小量杯喂药。最后则是关于中成药,一般孩子都特别排斥此类药物,因为其味道难以接受,若必须服用,可选择用推压式滴管喂药。

4.关于给孩子喂药的几点误区

除了要掌握喂药技巧外,家长也需明确喂养到的几点常见误区:第一点,部分家长采用了暴力喂药的方法。比如捏孩子的鼻子送服,很容易发生呛咳,严重时还可能肺部感染,甚至直接窒息。第二点,部分家长为引导孩子用药,喜欢擅自混合果汁或是牛奶。此方法很容易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及代谢,因此最好要提前询问医师。第三点,也有部分家长在喂药时发现忘记上一次喂药了,便让孩子服用多一倍的量,此行为错误且非常危险,必须引起重视。第四点,在孩子说话或是大哭时用药。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此方法喂药成功率高,但也很容易导致药物被呛进气管内,造成呛咳。最后一点,擅自将片剂药碾碎。通常而言,只有说明书上注明了可以碾碎外是不建议采用此做法的,例如一些缓释片、肠溶片均不可如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