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上海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调查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4

字上海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调查报告

麦紫咏 李冰雨 许敏

上海海洋大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施的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养老成为解决我国日渐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的新途径。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在政策的支持与指引下较早开展智慧养老工程的城市,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智慧养老的使用现状和需求情况,发现上海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认知度较低、智慧养老服务还需进一步契合老年人自身需求、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慧养老 老年人需求 使用情况

智慧养老服务是通过智能科技产品及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护理、衣食住行、医疗设备、通讯社交(微信)、线上学习等一系列便利的服务。2021年4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在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智慧养老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该主题活动获得了各城区、街镇各个政府机构、各种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的竞相回应,共汇集了64家68个智慧养老服务实例,在68个实例中智慧养老提供的服务类型有安全防护类、生活照护类、健康服务类、情感关爱类以及综合运用类。上海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多以社区为载体,受益人群广,例如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管理中心显示,平台的服务覆盖长宁区20.43万老年人;奉贤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显示已为4200位居家老人提供居家生活监测、应急救助、定位、健康管理等服务;上海康普护理站为上海市普陀区5100余位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智慧养老服务通过社区、政府机构等中介进入老年人的生活中。

1999年,我国就已进入了老龄社会,而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强调各养老主体可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养老系统和设备[1]。在政策的支持与指引下,互联网技术被运用于养老服务方面,“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智慧养老服务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它的研究多集中在内涵与服务模式、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等方面[2],存在些许不足。左美云[3]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探究了智慧养老的内涵,但没有依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开展研究。白玫等人[4]认为在规范管理、顶层设计、养老信息化建设、专业性方面存在掣肘,并针对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但学者没有深入了解老年人实际需求就开展研究。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从老年人自身出发来了解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帮助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

1 调查目的和内容

    1. 调查目的

我国的智慧养老产业虽然有政策的鼓励和技术进步的支撑,但目前发展仍面临很多考验。比如许多智慧养老的相关产品并未考虑老年人的使用能力与生活习惯,缺乏一定的人性化;智慧养老提供的养老服务多注重于身体健康照护和便利的生活照料,忽视了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通过调查后的数据分析,希望可以从上海老年人出发来了解到当前影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认知的重要因素以及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从而来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深层需求,最终能帮助老年人改善生活质量。

    1. 调查内容

从上海老年人经济收入与生活状况、养老方面所存在的困扰、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了解情况、使用智慧养老服务情况以及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调查,从而根据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1. 调查结果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共有208人参与调查,其中男性占14.42%,女性占85.58%;从受教育水平来看,33.17%的老年人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62.5%的老人具有初高中的文化水平,只有4.32%的老人是小学及以下的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的选择上多数老人选择与他人同居,只有 9.13%老人一人独居,55.77%老人与老伴一同住,11.54%老人与子女一同居住,20.67%老人与老伴、子女一同居住,2.88%老人与亲戚朋友等其他人一同居住。97.12%的老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在身体状况方面,大多数老人身体状况良好,只有3.85%的老人身体差,需要别人的照顾。养老困扰方面的选择上(见表1),困扰集中在文体娱乐太少,占比52.88%,家务事情繁重占25.48%,医疗不便占23.56%。


存在困扰(%)

不存在困扰(%)

不清楚(%)

起居生活无人照料

12.98

80.29

6.73

文体娱乐太少

52.88

45.19

1.92

家务事情繁重

25.48

72.12

2.4

外出不便

18.27

78.37

3.37

常感到孤独寂寞

17.79

76.92

5.29

医疗不便

23.56

74.52

1.92

其他

20.19

42.79

37.02

(表1)


    1. 调查对象关于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情况

上海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或产品的使用中,(见表2)使用率较高的有语音视频聊天或智能游戏、外卖或快递服务、健康、文体课堂和运动等网络课堂以及电子血压仪,其他颈椎治疗仪、智能手环、网络摄像头、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以及医疗预约或远程会诊、健身计划、洗衣服等生活照料类服务超过50%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使用过。在这几个产品和服务中,语音视频聊天或智能游戏、外卖或快递服务、健康、文体课堂和运动等网络课堂以及电子血压仪这四种服务或产品与其他的服务或产品比较,使用频率也或更高。

61161b2fa4ac6_html_480a012991214bf1.png

表2(数值越高代表使用频率越高)

老年人不使用智慧养老产品或服务的具有各种原因(见表3),包括操作复杂且难以学会、产品费用较高、不喜欢使用智能产品、担心隐私泄露、对产品安全有疑虑、不了解智能服务产品、没有使用的需求。其中,不使用的老年人中57.69%的老人表示是因为没有使用需求而不使用相关产品或服务,38.46%的老年人因为不了解智慧养老服务产品而不使用,有33.33%的老年人担心隐私泄露,32%的老年人认为操作复杂,难以学会,29.49%的老年人对产品安全有疑虑。可见,除了一部分老年人自身没有使用需求外,加强智慧养老的宣传以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可以促使更多有需要的老人使用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另外,老年人也更加注重服务和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当面对社区内有相应的智能医疗服务产品,大部分的老人是有愿意去使用的倾向,只有13.94%的老人选择不去使用,49.52%的老人选择看情况去使用智能医疗产品,36.54%的老人选择去使用智能医疗产品,老年人对医疗类的智慧养老服务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只要社区有相关产品,大多数老年都愿意去使用。

61161b2fa4ac6_html_d4ebefa5b1beee50.gif


    1. 关于智慧养老服务与产品的需求满足现状

我们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四个维度来总结概括目前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的功能与作用,分别为身体检查更方便、生活护理更方便、交通出行更安全、文体娱乐更丰富、结识更多好友、亲人联系更频繁、学习新技能、有动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如表4所示,这八种需求满足情况中,亲人联系的需求满足程度最高,达到87.49%,其次是通过智慧养老服务结识更多的好友、学习新技能、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交通出行更安全、便利,其满足率均达到80%以上;同时,生活照料类的服务,如身体检查和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生活护理该类型服务的满足程度较低。可见,智慧养老服务与产品依托互联网更能满足老年人精神情感的需求,老人可以通过网络兴趣社区平台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排解其孤独感,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世界,而生活照料类的服务需求更多地以传统的养老服务满足,满足程度较低。

表4 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产品的需求满足情况表


非常满足(%)

比较满足(%)

一般满足(%)

累计百分比(%)

不太满足(%)

不满足(%)

身体检查更方便

3.37

14.42

57.69

75.48

10.58

13.94

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生活护理更方便

4.33

12.5

56.73

73.56

9.13

17.31

交通出行更安全、便利

6.25

24.04

51.44

81.73

5.77

12.5

线上麻将、游戏等文体娱活动变丰富

4.81

18.27

56.73

79.81

6.25

13.94

结识更多的好友

5.77

18.27

60.58

84.62

7.69

7.69

亲人联系更频繁

8.17

27.88

51.44

87.49

6.25

6.25

学习新技能

4.81

23.08

54.33

82.22

7.69

10.1

有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71

25.48

49.04

80.23

7.69

9.62

      1. 关于智慧养老服务与产品的需求情况

    如表5所示,老年人最具有需求倾向的服务是社交活动服务,即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自动为老人推荐社区社团、兴趣小组等,需求率达到84.61%;其次是网络学习服务,即开展健康讲坛、文娱课堂、运动课堂的网络课程,需求率达到83.65%,可见,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已经从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精神文化层面,希望通过智慧养老服务结识更多兴趣相同的朋友以及学习更多知识。

    表5 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产品需求状况一览表

    智慧养老服务或产品

    非常需要(%)

    比较需要(%)

    一般需要(%)

    累计百分比(%)

    不太需要(%)

    不需要(%)

    健康档案建立

    15.38

    28.85

    31.25

    75.48

    8.65

    15.87

    健康预警服务

    16.83

    32.69

    29.33

    78.85

    6.73

    14.42

    医院就诊预约、专家网络会诊

    18.75

    29.81

    31.73

    80.29

    9.62

    10.1

    营养食谱订制

    13.94

    25

    33.65

    72.59

    10. 1

    17.31

    智慧家居改造

    18.27

    29.81

    27.88

    75.96

    7.69

    16.35

    智慧护家服务

    22.12

    26.92

    30.29

    79.33

    5.77

    14.9

    网络学习

    12.02

    26.44

    45.19

    83.65

    9.13

    7.21

    网络社区

    11.54

    25

    45.67

    82.21

    9.62

    8.17

    社交活动

    14.42

    30.29

    39.9

    84.61

    9.62

    5.77

    即时定位

    18.75

    28.85

    31.25

    78.85

    9.13

    12.02

    一键求救

    26.92

    31.73

    24.04

    82.69

    7.69

    9.62

    1. 主要发现

    3.1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认知度较低

    自2020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的文件中,国家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发展异地养老,深化长三角养老服务合作”,智慧养老的发展规划在上海许多街道社区进行落实。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约有38%的人并不了解智慧养老的产品,上海老年人关于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度较低。

    3.2 智慧养老服务缺少适老化设计

    在调查过程中,有57.69%的老人表示是因为没有使用需求而不使用相关产品或服务,有33.33%的老年人担心隐私泄露,32%的老年人认为操作复杂,难以学会,29.49%的老年人对产品安全有疑虑,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缺乏实用性,产品操作复杂,缺少安全保障,所以老年人对其使用率降低。

    3.3 目前智慧服务能较好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但生活护理类服务仍需加强建设

    从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来看,目前老年人最大的需求是社交活动服务,其次是网络学习服务,这两类服务都属于精神文化层面,而在需求满足调查中,结识更多的好友和学习新技能的需求满足率均在80%以上,目前智慧养老服务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但是在智慧养老服务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生活护理方面的服务依然有26.44%的老年人没有得到满足,其他生活照料类的智慧养老服务也比其它类别的服务满足程度更低。调查显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其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基本成反比,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差,越需要智慧养老为其提供养老服务

    [5],针对健康情况与自理能力较差、独居的老年人对生活照料类的服务需求更高一些。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增强智慧养老认知度

    目前许多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的认知较少,因此需要政府前期先行投资一定资金建设相关的智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推出适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服务平台,然后加大宣传力度,在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如公园或者社区对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科普知识讲解,以期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接受程度。同时,通过社会政策的改进与发布,能够推动智慧养老产品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从而拓宽业务面,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改进提升产品功能。

    4.2 研发更贴近老年人生活的智慧养老服务产品

    生产者在开发产品智慧养老服务或产品可预先做好需求调查,或者利用服务平台收集老年人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为老年人提供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或产品。设计产品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诉求,设计的智能产品要方便、简单、可操作性强。另外,注意老年人心理安抚的需要,多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务。

    4.3 针对不同类别的老年人提供与之相应的智慧养老产品

    年龄越小的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需求度高,因为年龄小的老年人对新生事物接受的积极性高、接受能力强,可以更多地为之提供精神文娱类服务。而健康状况差、有疾病的老年人则跟多地需要生活照料类服务,平衡不同类别老年人的需求,需要智慧养老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个人安全及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2017-3-6) [2019-3-1].

    [2]李燕鸽,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开封市的调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4):93-100.

    [3]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2014(10):48-50.

    [4]白玫,朱庆华,智慧养老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6(9):63-65.

    [5]高林,刘德华,宋淑霞,张瑜,王庆华.社区老年人“智慧养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