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无瘢痕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颈前无瘢痕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李文 沈家林 冯智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甲状腺疾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9月的甲状腺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传统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治疗和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照中,一组分别是73.47±10.63(min)、35.68±4.79(ml)、25.49±3.94(ml)、4.35±0.69(d),二组分别是95.16±10.42(min)、62.65±7.31(ml)、57.14±6.28(ml)、7.83±1.06(d),(t=6.562,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甲状腺患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治疗效果好,并且颈部“无瘢痕”,该种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颈前无瘢痕切口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常见,而且该种病症多数发生在女性中,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或者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然而由于我们基层医院没有相应的腔镜设备,只能采取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女性患者多,使用传统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治疗术后瘢痕明显,影响其美观性。为了解决该方面的问题,可以对患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手术治疗,该种手术方式因锁骨是天然的遮挡物,外加切口部位隐蔽且切口较小,术后通过衣物可轻易遮挡,近似无疤,同时该种手术治疗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基于此,本组研究甲状腺疾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9月的甲状腺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有患者25例,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4.15±4.24岁,男5例,女20例。二组有患者25例,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3.68±4.31岁,男4例,女21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二组

二组采用传统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手术治疗,该种手术有以下内容:患者首先采用仰卧位,并且将颈部垫高,使头部向后仰,充分暴露颈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使用全身麻醉,并且在胸锁关节上方约1.5cm处做弧形对称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后,游离皮瓣,再沿颈中线纵形切开颈白线,向两侧拉开带状肌,充分暴露甲状腺,确定气管位置后,在气管表面游离甲状腺峡部,切断甲状腺峡部,将甲状腺牵拉向内侧,显露甲状腺中静脉,切断结扎,显露甲状腺上级,紧靠腺体切断结扎上级血管,游离甲状腺下级,切断结扎甲状腺下静脉,紧靠甲状腺切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沿甲状腺外侧向上分离,在确切保留甲状旁腺、保护喉返神经的情况下将一侧甲状腺腺叶完整切除。术中送冰冻,若为恶性甲状腺结节,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完成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手术完成[2]

1.2.1一组

一组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手术治疗,该种手术有以下内容,患者首先采用仰卧位,并且将颈部垫高,使头部向后仰,充分暴露颈部。手术过程中使用全麻,沿需行切除甲状腺腺叶相应锁骨上最低皮肤纹路(锁骨上约1cm)入路,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游离皮瓣,游离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游离颈前部分带状肌后缘,离断肩胛舌骨肌中间腱,适当牵拉舌下神经袢,以暴露术区;显露甲状腺中静脉,切断结扎;拉钩向上抬拉暴露上极,予以超声刀离断上极并结扎,游离甲状腺下级,切断结扎甲状腺下静脉,紧靠甲状腺切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后拉钩向气管侧暴露峡部,予以超声刀离断峡部,拉钩偏向腺叶侧,充分牵拉已离断上极及峡部腺叶,沿被膜分离同时寻找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最后离断腺体完整切除;术中送冰冻,若为恶性甲状腺结节,需行中央区清扫,则拉钩向所需暴露中央区下方牵拉,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完成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手术完成。

1.3 统计学

采用SPSSI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照

一组和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照在表1呈现:

1两组手术指标对照

组别

数例

手术时间

出血量

引流量

住院时间

一组

25(例)

73.47±10.63(min)

35.68±4.79(ml)

25.49±3.94(ml)

4.35±0.69(d)

二组

25(例)

95.16±10.42(min)

62.65±7.31(ml)

57.14±6.28(ml)

7.83±1.06(d)

t

--

4.561

7.332

7.906

6.45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并发症对照

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对照在表2呈现:

2两组并发症对照

组别

数例

颈部神经损伤

感染

皮下淤血

总发生率

一组

25(例)

0(例)

1(例)

1(例)

2(例)8.00%

二组

25(例)

1(例)

2(例)

4(例)

7(例)28.00%

X2

--

--

--

--

19.341

p

--

--

--

--

0.000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可以使用的手术类型有多种,我们基层医院没有相应的腔镜设备,只能采取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临床上一般会采用传统颈前低位弧形切口手术治疗,这种手术方式的优点是视手术操作简单,解剖层次清晰,因经过颈白线,可减少出血等风险。但是该种手术方式组织损伤范围大,需断离部分颈前肌肉,结扎颈前浅静脉等因素,可诱发血管及淋巴管破坏,造成患者术后肿胀,增加患者术后颈部活动不适,瘢痕组织增生等。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可以对患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手术治疗,该种手术是一种相对微创手术,手术后对患者创伤相对小,切口较小,术后通过衣物可轻易遮挡,近似无疤,患者能够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在本组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甲状腺疾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手术治疗效果,使用两组对照分析。从一组和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照中分析,一组分别是73.47±10.63(min)、35.68±4.79(ml)、25.49±3.94(ml)、4.35±0.69(d),二组分别是95.16±10.42(min)、62.65±7.31(ml)、57.14±6.28(ml)、7.83±1.06(d),(t=6.562,p=0.000),结果有差异。再从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对照中分析,一组是8.00%,二组是28.00%,(x2=19.341,p=0.000),结果有差异。从上述分析获得,患者采用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手术治疗后颈部“无瘢痕”,并且手术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颈前无瘢痕切口(颈侧低位皮纹入路)

参考文献

[1]陈懿,田武国,张刚,李治荣,汪玲俐,赵健洁,张晓华,罗东林.微创钨针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应用[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0(01):23-24-25-26-27.

[2]廖继红.三种缝扎止血术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05):61-64.

[3]田文,孙文海,果磊,张浩.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切口管理专家共识(2018版)[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8,12(04):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