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

杨芳

彭州市丹景山镇卫生院 四川省彭州市 611941

相关调查数据表示,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之多,但治疗率仅有45.8%左右,控制率只有16.58%,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尤其是高血压用药误区比比皆是,以致于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大受影响。笔者为此给大家整理了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希望各位患者能够纠正误区,正确用药。

高血压用药误区一:防控高血压与他人无关

不可否认,高血压的发生与个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但是高血压患者妄想单独依靠改变个人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而没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很难实现。原因在于,限制食盐量是主要降压方式之一,如果高血压患者购买的食物中含有很高的钠盐,那么限盐就成了空话。再者,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无论是患者还是其身边人,如果不戒烟,那么高血压患者就永远都消除不了这一心血管因素。所以说,防控高血压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公众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大家联手共同对抗高血压。

高血压用药误区二:凭感觉用药

血压的高低是用专业测量仪器测出来的,而不是感觉出来或是估计出来的,身体没有不适感并不能说明血压没有升高,很多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是因为患病时间比较长,身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水平,即便血压正在升高也不会出现明显不适感,可能直到发生脑出血,患者才会有真正的“感觉”。

高血压用药误区三:不愿过早用药

首先大家要认识到,降压药与抗生素不同,它并不会产生抗药性;第二,血压升高的危险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它会给全身大小血管和重要器官组织带来严重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第三,降压越早,保护血管的效果就越早、越好,因此建议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应坚持在一至三个月内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若血压仍处于140/90mmHg以上的较高水平,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启动药物治疗。

6114975c5a52f_html_bd16a4d8831936bc.png

高血压用药误区四:用药初期不能用好药

其实不然,治疗高血压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降压效果好的药物。首先应选用具有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比如普利类、地平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其次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普利类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地平类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高血压以及伴有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周围血管病等高血压患者。利尿剂适用于老年高血压、食盐量较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及伴有下肢水肿和心力衰竭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且利尿剂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基础用药。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中青年高血压、心率偏快以及伴有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最后需要患者在同一类降压药中选择长效药物,因为一日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能够有效控制全天以及晨峰血压,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用药误区五:降压药伤肾

这是最错误的观点,并不是降压药伤肾,而是高血压水平伤肾,不可否认,任何一种降压药物都会产生副作用,但是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远不及高血压本身给身体带来的损害。另外,个别患者虽然对某一种降压药不耐受,但是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有1%--5%,并非每一位患者用药后都会产生不良反应。而且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还能够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速度,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而地平类降压药可以在降压的同时产生保护肾脏的作用。

高血压用药误区六:降压速度越快越好

高血压患者虽然需要降压,但却不可求过快降压,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极有可能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从而引发缺血事件。一般来讲,大多数患者需要经过四至十二周的治疗才能够使血压达标,而老年患者、耐受性差的患者需要的时间更长,即便是长效降压药发挥稳定后的降压作用也需要一至两周的时间。

高血压用药误区七:单纯依靠输液控制血压

输液确实能够治疗高血压,但是长期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的危险因素才是高血压患者最好的治疗方式,输液并不能预防血栓的发生。也就是说,除了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高血压急症患者需要静脉滴注降压药,以求快速降压以外,其余患者并不需要输液治疗。

高血压用药误区八: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

高血压患者应认识到高血压与伤风感冒并不同,该病无法自愈,也无法彻底治愈,只能够被控制,坚持服药才是延长高血压患者生存寿命的正确道路,故需要患者谨记,一定要坚持长期或终生用药,期间不得擅自停药,以免血压波动过大给心脑肾等靶器官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

高血压用药误区九:过分相信纯天然降压

很多患者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而纯天然药物无毒无不良反应,商家就利用患者这种心理大肆宣扬纯天然药物的疗效,但其实天然药物也有不良反应,且大部分天然降压药的效果有待商榷,不可盲目轻信。另外患者应警惕所谓的纯中药,很多不法分子都在中药中添加了价格十分低廉且已经被淘汰的中药成分,用药后不仅不会起到降压作用,甚至会给身体带来其他危害。

6114975c5a52f_html_566354ac2e4768bf.png

高血压用药误区十:迷信保健品和保健仪器

其实,市面上能够见到的保健饮品、降压手表、降压鞋垫等大多不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便有效果也十分轻微,达不到治疗的目标,相反还有可能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危害患者的健康。

以上就是本文做出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广大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