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的影响

彭磊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目的:探究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88例患者,时间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投掷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保守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与试验组(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清醒程度、神经功能、血小板活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该疾病患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老年患者;神经功能


脑卒中属于老年人死亡、致残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第1危险因素,其中大面积脑梗死发病极为凶险,占据脑卒中发生率的10%。手术是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提高的唯一方式[1]。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该疾病方式成熟,但手术时间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程度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表现[2],早期手术可将脑梗死面积减少,避免脑组织再次损伤,促进其康复。但截至现在,临床对此无统一标准。基于此,本次以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为例,探究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该疾病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88例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2018-2为纳入起始时间,2020-4为截止时间,病案室将患者病历、家庭背景等录入后台电脑。投掷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中由男性24例、女性20例组成,年龄区间66~83(74.5±12.0)岁,梗死部位:优势半球25例、非优势半球19例;病变血管:大脑前动脉10例、大脑中动脉9例、大脑后动脉6例、颈内动脉19例;试验组中由男性25例、女性19例组成,年龄区间67~84(75.5±12.5)岁,梗死部位:优势半球27例、非优势半球17例;病变血管:大脑前动脉11例、大脑中动脉8例、大脑后动脉7例、颈内动脉18例,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且≤84岁;②早期CT显示大面积大脑动脉供血区出现梗死;③神经功能评分(NIHSS)>15分;④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同时参与另一研究;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存在双侧半球的大面积脑梗死;④合并脑干受损者;⑤中途退出者。

    1. 方法

对照组选取保守治疗,患者发生脑疝后行大骨瓣减压手术,患者采取平卧体位,给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取标准大骨瓣问号型切口,整齐将骨瓣取出,前缘至发际中线处,后缘至顶结节处,下缘至颞窝处,骨窗约10cmx14cm,取出骨瓣包埋在左下腹皮下,择期取出,并对缺损颅顶取出。

试验组给予超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发病24h内、发生脑疝前行手术(方法同对照组)。

    1.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昏迷情况,采取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总分0~15分,分数越高,意识越清晰;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采用NIHSS量表,总分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变化。

    1. 统计学分析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GCS、NIHSS评分与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等计数资料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CS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GCS(6.68±0.75)分、对照组(6.74±0.79)分,两组GCS评分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T=0.365、P=0.358);

治疗后,试验组GCS(10.91±1.27)分、对照组(8.75±1.02)分,试验组GCS评分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T=8.796、P=0.000)。

2.2 NIHSS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NIHSS(33.12±2.57)分、对照组(33.22±2.64)分,两组NIHSS评分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T=0.180、P=0.429);

治疗后,试验组NIHSS(16.77±1.06)分、对照组(25.12±1.67)分,试验组NIHSS评分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T=28.002、P=0.000)。

2.3 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组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6114849befeac_html_80f8db4085328906.gif ±s)

组别

PLA

PLyA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n=44

23.96±2.38

14.26±1.29

28.71±3.26

17.81±2.38

对照组n=44

24.05±2.44

18.09±2.03

28.76±3.31

21.18±3.06

T

0.175

10.563

0.071

5.766

P

0.431

0.000

0.472

0.000

注:PLA-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y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大面积脑梗死临床都会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即出现颅内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而大骨瓣减压术虽不能对梗死脑组织出现缺血损伤直接改善,也不能对病灶脑神经功能保护,但可显著降低颅内压,避免因颅内压升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血小板活化在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占据了重要作用。而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粥样硬化、血栓均存在关联,PLA为反应机体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可对血小板活化功能判断。相关研究中,急性脑梗死患者PLA水平显著升高,之后诱发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加快白细胞、局部内皮细胞的黏附与渗出,从而导致脑梗死[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以及试验组血小板活化能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超早期大骨瓣减压术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加快苏醒。

综上,超早期大骨瓣减压术对于该疾病患者具有实施价值,可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韩毅, 邓文涛, 刘洋. 开颅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极或(和)额极切除内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 2020, 22(4):610-612.

[2]彭菲, 马珊珊, 张薇,等.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老年中高危TIA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5):80-82.

[3]邹蔷薇.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