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皮影艺术的传承

曾家楠

云南省腾冲市蒲川乡清河完全小学 云南 腾冲 679100

摘要:皮影戏发展的时间较长,是古老的戏剧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涉及雕塑、文学、戏曲、表演等多个方面,而今,受到诸多文化的冲击,为一片艺术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这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传承皮影艺术,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从艺术的传承入手,探究其中存在的难点,并根据这些难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会对小学美术老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皮影艺术;传统文化;传承;小学美术;建议

引言:

皮影艺术经过艰难的发展历程,流传至今,为我们认识古代的艺术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现如今,由于社会的变迁,新兴文化的冲击,对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对皮影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加强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皮影艺术的价值,主动地去承担传承的责任,为皮影艺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皮影艺术传承的现状

(一)皮影靠子的制作

皮影的技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既要考虑制作的工艺、操作的手艺,还要考虑表演人员的戏曲功底,需要三项全能或者两人互相配合,完成整个过程的演出。而对于皮影的制作,则更加复杂,每个地区的皮影高度各不相同,腾冲的皮影个头较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之后更多,对制作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其中,对于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大的讲究,比如,制作蜡板的时候,需要艺人自己把控,选择较为纯净的皮影靠子,这样才能制作比较优质的蜡板,并且要按照标准的比例进行配料,避免在雕刻的过程中出现色彩混淆的复杂的问题。经过硝皮、打磨、上色等多个程序,历经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将一个完整的皮影制作出来[1]

(二)皮影戏的演出

早期的皮影戏演出被人们称为“土电影”,而正是这种土电影,在没有电视的年代,成为人们极为追捧的表演形式之一,其中比较著名的皮影戏有《智取威虎山》、《杨家将》、《兄妹开荒》等等。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皮影戏迎来了巨大的浩劫,保存至今的皮影戏不到一半,流传下来的皮影班子也屈指可数。现如今,在云南腾冲一地,存在着文化的体验式的皮影戏表演,表演的方式比以前更新颖,但观看的人却越来越少,大大削减了皮影艺人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皮影表演艺术的复杂性,年轻人想要踏踏实实的学习,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并且很多人对这种“土电影”的表演方式,并不感兴趣,导致皮影艺术的传承,受到巨大的限制。

(三)皮影艺术的保护

现如今,皮影艺术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墙皮艺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举动,引来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增强了皮影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激起了皮影艺人们的表演积极性。在腾冲一地,一些民间艺术团以表演皮影戏为职业,为皮影艺术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也将皮影戏列入教学课程,从小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提升小学生对皮影艺术的认同感,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对皮影艺术的支持力度,将皮影戏作为地方文化广泛传播,为艺术的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

二、传承皮影艺术的建议

(一)创新教学方式,重视传统艺术

教育部门将皮影艺术列入教学课程,远远不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破除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皮影艺术的了解,让皮影艺术的传承根植于小学生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指导小学生学习关于皮影艺术的传承历程,以及皮影艺术的制作过程和表演过程,让小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皮影艺术的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皮影靠子的绘画,先想象自己想要画出的人物形象,再根据选出的人物形象进行描摹,按照“弯弯眉,细细眼,圆额头,尖下巴”的口诀,完成整个皮影的绘画,让学生亲自动手获得良好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皮影戏的兴趣[3]

(二)观看皮影表演,加深学生的认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理论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特有的天性,在校园中引进皮影艺术的表演,为学生创造认识皮影艺术的机会。比如,由学校出面,邀请当地皮影艺人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为期一天的表演,满足学生对皮影艺术的好奇,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拓展艺术活动,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以这样的方式,比起教师进行理论的教学要更加有效,让学生在原生态的表演中,感受到皮影艺术的魅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保存皮影艺术

在当下,信息技术贯穿整个教育,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之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小学生皮影艺术的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很多在课堂无法实现的皮影教程,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直接的感受到皮影艺术的魅力。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素材,在上课的过程中,将皮影戏与电影的融合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从视频中认识戏剧、唱腔等多种元素,以此来加深对皮影艺术的认识

[4]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皮影艺术的传承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的人们对皮影戏的制作演出以及保护都比较陌生,仅仅靠传统的皮影艺人来进行艺术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传统文化的完整的传承下去,教师在对小学生的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激起小学生,对皮影戏的兴趣,加上小学生对皮影制作、演出、保护的认识,让小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皮影艺术的魅力,为毕业艺术的传承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红梅.论皮影艺术的价值与传承[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08):67.

[2]赵芳.皮影艺术在美术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9(5).

[3]梁浩.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如何在青少年中传承与发展[J].休闲,2019,No.198(06):65-65.

[4]赵晗,王小彦."非遗"语境下云南腾冲皮影戏的田野调研与传承保护问题研究[J].戏剧之家,2020(3):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