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宫外孕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奚梦璐

哈尔滨市阿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观察宫外孕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取72例试验对象(即:2019.12-2020.12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病人),抽签分为参照、试验组,前者用甲氨蝶呤治疗(n=35),后者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n=37),对比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观察恢复进度。结果:试验组月经(28.22±7.76)d复潮,孕酮(11.17±4.12)d恢复,β-hCG(15.42±4.67)d转阴,腹痛(8.03±2.54)d消失,包块(17.97±5.26)d消失,比参照组用时短,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2.70%(1/37),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宫外孕治疗中,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可减少不良反应,加快患者恢复进度,提升用药有效性,值得借鉴。

关键词:效果观察;宫外孕;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宫外孕具有较高发病率,若未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将会导致患者休克,引起腹腔内大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需及时配合科学用药方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故此,本文取72例我院 2019.12-2020.12接诊的宫外孕患者,观察分析了联合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恢复进度,治疗有效性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12-2020.12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病人取样72例,排除标准:(1)对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过敏;(2)心、肺、肝、肾功能障碍;(3)先天性输卵管畸形;(4)输卵管破裂者。入组标准:(1)无输卵管破裂、阴道出血;(2)签署知情同意书;(3)生命体征平稳,孕囊直径≤ 4 cm的宫外孕患者。参照组包块直径 1.5至4cm,平均(2.68±0.33)cm,21至43岁,平均(28.36±3.79)岁,试验组包块直径 1.6至4cm,平均(2.72±0.35)cm,21至42岁,平均(28.27±3.74)岁,P>0.05。

1.2方法

参照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批准文号:H20080251,生产企业:依比威药品有限公司)用法用量:每天1 次肌肉注射30 mg甲氨蝶呤。试验组则在肌注甲氨蝶呤的同时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20000628,生产企业: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用法用量:每天1次, 口服 25 mg米非司酮片,连续治疗5d,评估效果。

1.3观察指标

记录宫外孕患者用药后月经复潮、孕酮恢复、β-hCG 转阴、腹痛消失、包块消失用时以及发生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例数,治疗效果观察:有效:妊娠包块减小,β-HCG 、孕酮指标改善;显效:妊娠包块消失,β-HCG 、孕酮指标恢复正常;无效:妊娠包块无减小迹象,β-HCG 、孕酮指标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资料,计量(610b995650144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观察

观察效果:参照组82.86%(29/35)总有效率比97.30%(36/37)的试验组低,P<0.05。

表1 总有效率 n(%)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

参照组

35

6(17.14)

20(57.14)

9(25.71)

29(82.86)

试验组

37

1(2.70)

11(29.73)

25(67.57)

36(97.30)

X2

-

-

-

-

4.273

P

-

-

-

-

0.039

2.2恢复进度

对比恢复进度:试验组月经(28.22±7.76)d复潮,孕酮(11.17±4.12)d恢复,β-hCG(15.42±4.67)d转阴,腹痛(8.03±2.54)d消失,包块(17.97±5.26)d消失,比参照组耗时少,恢复进度更快,P<0.05。

表2 恢复进度 (610b995650144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d)

组别

例数

月经复潮

孕酮恢复

β-hCG 转阴

腹痛消失

包块消失

参照组

35

33.54±7.12

14.71±4.66

21.17±6.42

14.57±7.55

24.48±6.44

试验组

37

28.22±7.76

11.17±4.12

15.42±4.67

8.03±2.54

17.97±5.26

T

-

3.026

3.419

4.363

4.981

4.709

P

-

0.004

0.001

0.000

0.000

0.000

2.3安全性

治疗后,参照组有8.57%(3/35)胃肠道反应,2.86%(1/35)白细胞减少,5.71%(2/35)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率17.14%(6/35),比试验组2.70%(1/37)高,X2=4.273,P=0.039,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宫外孕发病原因通常与自身发育异常、输卵管炎性反应有关,清除妊娠物或切除输卵管

等手术治疗方式易引起盆腔黏连,具有一定创伤性,故此,针对无明显出血、异位妊娠包块较小的患者,手术通常不作为首选方案,科学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不仅有较高安全性,还可达成终止妊娠的目标。廖婧文,林少敏,陈芳敏[2]研究认为:宫外孕治疗中,联合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显示: 治疗后试验组症状及相关指标恢复用时、不良反应率皆小于参照组,用药安全性更优,恢复进度更快,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分析药学原理:甲氨蝶呤可对黄体生成素、雌激素释放起到抑制效果,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3],能够有效终止妊娠,使组织坏死脱落,促进滋养细胞凋亡,但此药物具有高敏感性特质,易引起不良反应。而米非司酮不仅可抗孕激素,还可抗糖皮质激素,具有双重功效,主要通过与孕酮受体竞争,拮抗孕酮活性达成终止妊娠的目的,可降低β-hCG 、孕酮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和大出血风险,加快患者恢复进度。

综上所述,在宫外孕治疗中,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可减少不良反应,加快患者恢复进度,提升用药有效性,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龙彬宜.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及对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9):87-88.

[2]廖婧文,林少敏,陈芳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及对β-HCG、CA125表达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0,17(03):21-22.

[3]林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疗效与血清 CA125、β-hCG、孕酮水平的影响[J].华夏医学,2020,33(0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