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李少勇 汤辉

身份证号码: 51072719850612**** 身份证号码: 5116221984011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来说,质量是保证其安全使用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时对施工技术进行良好的利用,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建筑物的建设质量。为此,下文将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稳定性较为重要,其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地基的承载力达到施工标准要求时,建筑下部结构可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可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固性,避免其出现不均匀沉降。地基具有天然地基、人工地基两种形式。天然地基可基于地质本身状况,对原有的土层进行处理,使其承载力达到施工要求,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无法深埋。人工地基是基于天然地基存在的问题,使用人工手段对其进行改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以确定埋深,提升地基承载力,实施有效的桩基础施工。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特点分析

2.1 土质的复杂性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且东西跨度大,各地地下土质各有不同,盐碱地、冻土都有涉及,因此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时要因地制宜,才能使工程顺利进行。我国东西跨度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地质上,在气候上各地也存在各种不同,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所以气候条件也是地基基础施工的考虑因素。此外,我国也是地震易发国家,有些地区地震较频繁,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也是要考虑的。

2.2 多发性明显

所谓多发性,主要是指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因为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作业流程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大,使得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作业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就必须科学选择桩基础施工方案,不断降低经济损失,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3.1 排水施工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改变较为疏松的地表土质,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排除其土壤中的多余水分。部分空气潮湿的地区,地表泥土的含水量较大,若不进行排水处理,其土层结构硬度无法达到地基基础施工要求,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此,可在建筑工程地基周围设置砂井,在塑料排芯板上打孔,并使用灌砂的方式排出土壤中水分,使土层结构更坚固。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特征,可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

3.2 夯实碾压施工技术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保证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力,以此地基的基础要牢固,要平展,而如何提高地基承载力,需要采用一定的施工技术来完成,即夯实碾压施工技术,其主要的施工原来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来使地基的密度、强度不断提升,以此为高层建筑物更好地施工提供有利条件。在使用夯实碾压施工技术施工的时候,为了增加地基的强度,一般借用推土机、碾压机进行地基表面土层的作业,以此保证土层密度满足施工要求,处在一个较高强度的状态中。其次地基的密度在需要调节的时候可以借助工具使土层不断震动,来实现密度的调节,保证土层在适宜的状态中。通常下在进行地基建设的时候,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固,都会在地基的构建中融入夯实碾压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施工中,夯实碾压施工技术首先对地基表面进行夯实,然后对一些特殊的部分采用电动机来实现进一步的夯实,并做好土层的调节工作,以此使地基基础满足建筑施工需求。

3.3 高压注浆施工技术

采取高压注浆施工前,先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处理,再实施注浆施工。钻机钻孔前,提前平整场地,保证钻机机械设备平整,钻杆垂直于地面。若发生偏移,偏移角度不允许超过1.5%。对钻机工作进行检查,确定钻机正常运行,安全措施保证做到位。完成准备工作后再进行灌浆施工。成孔施工应当根据土质条件,合理选择成孔工艺。若土层标准贯入值N<40,可使用钻机直接插入注浆管。一般情况下,先使用钻井成孔施工,然后再插入灌浆管。用钻机提前成孔,需要保证成孔的直径控制在75~130mm范围内。完成成孔施工后,再进行注浆施工。施工前需要检查注浆口以及输浆管,检查注浆口是否通畅,各管道是否存在泄露。对节点进行检查,没有异常后才能进行注浆施工。完成注浆施工后,拔管清洗干净。拔管后再进行清洗。若浆体凝固地基出现下沉的情况,还需回灌施工,保证回灌高度达到设计高度。

3.4 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该技术大部分情况下被运用到高层建筑项目的地基基础作业环节,地基施工技术工作者应当在施工活动开始以前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有关施工过程和实际的作业标准,娴熟运用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第一,地基作业管理工作者逐一审查地基建设计划的各个方面,保证地基建设机械、原材料、人员的充分供给。第二,地基建造监督管理单位,应当结合地基工程作业的疑难点审查开挖计划,保证基地作业的所有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第三,地基作业人员在挖掘土方时应当基于作业现场的现实状况进行有侧重性的建设,对设计图和施工现场开展深层次的探究,确定科学的地基挖掘地点,保证孔位、坡度等都达到施工标准。

3.5 搅拌桩地基施工技术

搅拌桩基础的施工在含水量较少的土壤和沙质土壤中更为常见,搅拌桩基础的施工主要有两种方法:干法施工和湿法施工。干式建筑方法主要使用粉末喷涂,而湿式建筑方法主要使用深层搅拌。施工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土壤质量特点合理选择,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清洁并调平搅拌设备,严格检查施工安全措施和设备工作状态,确认无异常情况再进行施工。搅拌桩基础的施工要求桩基的垂直度误差在1°以内,位置误差在0.05m以内。灌浆完成后,应清洁搅拌机管道。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关闭搅拌机,在这种情况下,暂停期应超过3小时后再进行清洁。

3.6 静力技术

在桩基础土是通过建设桩体来实现的地基稳定,桩体建设成功之后,为了保证地基的紧实,往往需要外力来对地基进行不断施压,以此来保证构成地基的内部成分没有空隙,为提高施工建设承载力提供有利条件,静力法利用的是压降柱下降而实现的地表下沉,这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果,保证地基的构成成分之间的空隙变小,有较好的施工质量,但是从施工成本和工作量来看,静力法施工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需要施工者不断地施加外力才能实现,由于地基的面积较大,所以完成整体的地基施工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使用静力技术的时候,应综合分析整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要求,在没有紧急施工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静力法来完成施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是房屋建设的主要目标。基础建筑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结构和基础部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整体建筑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建设单位应根据建筑施工的目的和要求,加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建筑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在项目的地基和桩基结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加了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肖肖.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房地产世界,2021(11):78-80.

[2]李江平.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6):155-156.

[3]马松.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