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施行举

中铁十五局集团东来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工程的造价费用也随之加大,作为制约整个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性的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从项目整个建设周期进行成本管理的管控措施。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全过程之中,既包括项目的决策与设计,也包括项目的施工及竣工,而其中设计阶段对于造价的控制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将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等都囊括其中,同时还需要结合该建筑项目工程的具体地质报告去确定具体的各项参数,然后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同时还需要根据结构差异化形式以及不同建筑承受力的不同去设计一个完善、全面的方案设计,建筑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进行综合评估。

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

1.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不是简单的将建设成本、采购费用、人工成本等进行累加,而是要运行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建筑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进行融合并深入分析,才能进行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具体就是结合经济学的原理、应用数据建模工具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预测来进行全面的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实际就是通过综合性的集成管理方法,重点对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及评价,最重要的是追求工程项目在建设期以及未来运营和维护期的总成本最小化。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按照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规律,采用最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做到对造价的合理确定以及有效控制,对运营维护阶段高度重视,设计人员需要在这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和核算,对每个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认真验收,并对预算成本与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比对,确保审计后的结算结果更为真实和精准,最终达到相关投资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1.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能够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摆脱了由设计或管理人员进行人工成本数据计算和分析的状况,实现利用现代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充分参考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外部条件、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经济、高效的方案设计和材料选型。若将分析角度转向针对生态以及环境保护,则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社会成本以及环境成本方面计算以及控制是相当严格的,相关的设计人员将环保以及节能材料列入首选的建筑设计选材,这样经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将建筑造价控制到了最佳位置,实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环保等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2建筑设计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具体措施

2.1设计理念的合理性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阶段,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执行原则,在具体施工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对通风、集热等因素充分利用,能够减少外界因素对施工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还需要对太阳能以及先进设施充分利用,以降低能源消耗。在对墙体材料进行选择阶段,还需要基于本地区的发展环境,为其选择出性能更好的墙体材料,这样在最大发展程度上才能维护建筑物的稳定性。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70%取决于设计阶段,实际建筑设计在方案阶段就已经基本确定了成本的范围区间,对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把控可以较好的进行成本控制。

2.2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类型

如果要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将多个要素进行整合,例如具体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一定要根据原本的设计理念,对整个结构设计类型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完整的设计机制和设计流程,进而达到减少工程造价的目的,做到质量与造价管理共同优化。例如,在同一栋建筑中,如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剪力墙的方式进行建设,那么就会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变得狭小,如果后续想要做成大空间,就会很难实现或做出很大的代价。相反如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转换梁结构,那么就可以使得空间得到拓展,不过这种方式对技术要求极高,同时花费的成本也比较高。这时就需要设计部门进行调研综合分析,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化,实现建筑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2.3  优化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基础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基础建设质量对整体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而在总工程造价中,基础造价在其中占有将近10%,比例很大,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做好地基造价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在对建筑结构基础部分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对建筑实际地形地貌以及地质力学特性等进行考虑,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同时需要根据施工经验以及实际施工情况,去进行工程造价核算工作,完善工程质量。

2.4造价控制应紧密与设计相结合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设计人员负责设计阶段的概算、估算、预算,设计院在这一阶段对于整个项目起到主导作用,但是设计人员对于市场上设备与材料价格的变动是较为不敏感的,同时也很少有设计人员会去主动向市场优选材料或询价以控制成本,这就需要工程造价单位的介入,需要对于整个项目的材料、设备到施工各个方面做比较细致的统筹考虑,全面了解市场和掌握建筑设计的核心体系,以此来指导设计人员平衡工程成本与建筑设计。

2.5进行方案的优选及优化

在进行建设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宏观考虑建筑的使用类型、项目位置以及对使用的材料、设备要求等多个方面。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防尘、防腐蚀性等因素的要求,另外还要充分分析后期运行维护过程中的运营成本,要选用后期维护、备件充足的设备从而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在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结束之后,需按照各方案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的成果对比方案,进行必要的优选,在具体的优选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必须保证在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下,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的最优方案作为第一候选方案,然后还应将按照相关计算得出的第二以及第三方案作为候选方案进行备用。另外,为了保证优化方案的最佳效果,需预留至少三个方案作为备用。

2.6方案设计评价

方案的设计评价主要是指在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和优选之后,为了甄选出更为合适的设计方案,需要对所提供选择的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案之间的优缺点,实现查漏补缺,也能够完成对于方案的最终确定。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工程成本。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能够在设计阶段重视建设要求,有效采用环保、节能材料,减少后期的运维管理成本。本文在分析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具体措施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以此来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从而将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秦玉兰.试述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28~29.

  2. 周正海.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2):129-130.

  3. 刘世刚.论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思维与全寿命期成本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6,39:179,240.

  4. 甘玉珊.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