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

周原

华电新疆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十分普遍,成为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中,如果设备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还会产生各类安全隐患,影响企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保证电气自动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对策

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系统依靠电气设备实现自动化。所谓自动化,是指设备或整个系统在无人或少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生产目标的一种生产方式。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电线。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出现不安全因素,势必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甚至对运行人员造成危害。

2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2.1环境因素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将考虑环境因素。环境温度、粉尘粒径、湿度、降水量、日照等都可能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当环境的温湿度高于或低于自动化设备所能承受的温湿度时,会影响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如果环境中灰尘过多,可能会进入系统,堵塞换热通道,甚至直接造成电路损坏。对于一些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自动化设备,每天的阳光和降水也会造成损坏。一般来说,恶劣的环境会使自动化设备存在安全运行隐患,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设备自身的影响

如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电气自动化设备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的时代,研究、生产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厂家也越来越多,这些厂家的技术水平与专业实力也都各不相同。这也就导致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基础品质也参差不齐,尤其是各个厂家所使用的元件也是各不相同,而任何一个元件都会影响整个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这其中就不缺乏一些厂商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各类不合格产品,导致设备无法达到标准工况,稳定性与安全性也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

2.3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安装调试水平不同,也会对设备的后期运行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安装调试完成后,还需要人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维修和保养,而大部分电气自动化设备较为复杂,因此操作和维护人员极有可能发生误操作,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管理策略

3.1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可靠性检测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试验是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主要有现场测试法、实验室测试法和保证测试法。现场测试方法是直接在现场采集数据进行测试,对测试设备要求不高,数据更真实。实验室试验方法是在实验室内模拟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试验。它不需要去现场,可以反复测试,但需要更多的设备,而且模拟的设备不能与原设备完全一致。保证试验方法是出厂前的试验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的试验。能保证设备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3.2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以及设备的元器件选型与采购合理的选择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设备不仅会受到自身性能和质量的影响,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设备的选择上,首先要从应用环境入手,综合分析设备的周围环境和使用条件,合理选择设备,确保所选设备在特定场景中稳定、安全地运行。其次,严格控制内部电子元器件质量,严禁使用劣质和不合格元器件,确保相关元器件符合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零部件采购。在零部件的接收和入库阶段,零部件的各种合格证、检验报告、合格证和说明书应齐全。检查或抽查部分元器件的质量,保证元器件的完整性和质量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元器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测和质量检验。在保证元件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元器件的经济性,保持价格与市场价格基本一致,并控制成本。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必要综合分析和考虑设备的运行条件和环境,选择设备,严格控制设备和元器件的质量。

3.3散热性

电气自动化设备需要电源才能工作。与其他电器一样,机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也会发热。然而,电气自动化设备一般运行时间较长,会导致内部过热。如果散热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电气自动化设备本身有散热器,但其散热有时不能满足设备长期运行的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在设备散热器顶部增加一些散热片,帮助设备散热,防止设备内部温度过高。

3.4提高供电质量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离不开电源,因此电源的质量也会影响设备的安全。研究发现,电源中的谐波成分会影响供电质量,导致设备安全问题。因此,企业需要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供电质量,降低供电中的谐波成分,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

3.5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及检修

电气自动化设备本身是较为精密的,并且在设备更新换代也是较为迅速,因此在维护与检修上就对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维护与检修水平,首先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重视相关人员技术水平,保证相关的人员能与时俱进,做到维护与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其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调动每位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安全意识,促使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在检修上要保证计划的科学性,每次的检修都要进行完整的数据记录,为以后的维护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每项工作都应明确责任人,保证每位人员的责任意识。设备的维护保养到位才能真正的加大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少故障率的发生。

3.6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合理的安装

安装是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安装才能使设备正常的投入使用。在安装前首先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设备质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其次要对安装的场地、环境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合理的安装计划,根据设备的安装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做到标准化施工,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流程进行施工。在安装完成后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试,保证各个参数都符合要求,根据运行工况合理的制定运行规则,保证正常运行需求的同时大大的延长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

结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场景不断的增多,其能安全稳定的运行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也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而如何能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成为了当下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综合分析使用工况和设备所处环境来合理选型,加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保证相关从业的技术水平与时俱进,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安装上要分析安装条件,制定合理的安装计划,调试上要科学的进行,保证使用需求的同时合理的使设备正常运行,制度上要合理合规,不止对设备本身的运行要制定相关的运行规程,在人员的维护、检修、运行上也要合理的制定制度,保证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多方面的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实施,从而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证企业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党涛.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J].湖北农机化,2019(24):103.

[2]林浩.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探微[J].河南建材,2018(6):335-336.

[3]毕东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分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22-24.

[4]沈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安全性研究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11):58.